紀艷雨
摘 要: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棗學校體育教學在實現素質教育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國家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跨世紀人才而提出的極具遠見的戰略性決策。
關鍵詞:激發;體育訓練;興趣;主體意識;強化學習信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041-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健康理念的增強,體育課教學已經引起廣大有識之士的重視。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機能,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特別是初中體育課程明確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指導思想,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也較之以前更加重視。
體育運動具有不同形式的對抗性,不論是個人或集體項目,因其有不確定性特點,則可把表現為肢體對抗的外在形式引伸為內在人腦間的智慧較量。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技術動作的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的發展;通過觀察法、對比法和示范法的運用,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教學比賽和各種體育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與應變能力。
作為教師,我們對此更有切身的體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都不假。每個人都有惰性,所以,每節課的體育課教學,往往有些學生會偷懶,沒有學習興趣,沒有訓練的興致。意志是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支配行動,克服種種困難而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職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一“興趣”被激發了被喚醒了,讓體育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體育課教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傳統的初中體育課教學很多時候都是以教師為中心轉動,圍繞教材轉動,圍繞課堂轉動,教師教得乏味,苦不堪言;學生學得辛苦,怨聲四起,課堂教學效果低下。隨著我國社會兩個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貫徹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學校體育還需引進終身體育教育的思想,運用終身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 ,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要求教師心中要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也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會延伸。
體育教師要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關注每一位學生,無論哪種學生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通過指導訓練,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的體育成績、體育技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進步與提高,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熱情,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通過這些教學我們從中可以發現,就連平時上課不愛上的人,積極性都會高漲。所以,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好這一點,那教學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校體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種創造性的心理動機與行為,能使他們逐漸形成準備和樂意接受未來社會的各種新事物的心理傾向。由于任何一種體育運動的成效都是人們在長期磨練的過程中獲得的,在寬松的環境,可以讓人產生愉悅的心情,從而更加樂于從事某項活動或工作。
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努力,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人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意志努力總是和克服困難的行為相聯系的。教師經常采用相互觀察、相互保護、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種教法指導下,在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學生都將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具有鮮明、強列、豐富、多樣、易變等特點,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
實施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但要形態美,還要心靈美。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中,教師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 各種隊列練習與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以至體育場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并獲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美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使學生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善于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結合實際,把學校體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
目前,初中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已經被廣大師生所接納。在平時體育課堂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二步法加以落實,強化學生參與體育課堂訓練活動的意識的。教師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構筑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這個意識是主人翁的意識,可以改變先前那種“我不參與,是別人硬逼我要參與體育”的被動狀態,變成“我要參與體育活動訓練”的活躍、生機勃勃的盎然景象。能讓初中學生明確參與體育訓練的目的,從而端正學習體育、積極參加體育的態度。態度一旦轉變,體育課的學習就有了一個落腳點。而這一態度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要立足于平時的不斷強化、不斷訓練,才能逐漸形成并構筑起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
初中體育課的教學,雖然不乏體育技能的訓練,但一切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講解。通過講解“灌輸”,教師通過講解快速跑的目的要求以及作用,然后再進行訓練,學生就有了一個訓練的“意識”,學習起來就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從而增強了學習效果。這樣,很多學生就會更加注意,積極參與一些體育活動訓練,從而推動了體育課堂教學的展開與落實。
總之,初中學生參與體育課的學習,成績的好壞、水平的高低,跟學生個人對于教學內容的探究程度的深淺有直接的聯系。同樣要積極提倡探究性的學習,注意構筑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訓練的問題探究,真正把初中體育課教學的有效性落到實處。通過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獲得一些知識技能,從而達到體育課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