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延華
摘 要:信息時代的到來,使人們的生活和觀念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盡管在鄉鎮農村初級中學的信息技術教育也都發展迅速,根據現代教學新課程的三維目標中明確提到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網上飛速傳播的形形色色的信息與中學生相對滯后的價值判斷能力和行為自控能力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同步現象。本文論述將一些德育思想如何有效的滲透到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德育融合;道德教育;滲透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319-01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顯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術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使他們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識,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法制和道德教育,對學校教育尤為重要。
一、德育教育的滲透必要性
1、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要求:“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課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根本目的。這就要求信息技術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形成個性化發展,還要讓學生明確信息社會公民的義務和權利、倫理和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責任感和價值觀。
2、是信息技術學科特點的需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它給人們帶來了精彩,也存在對中學生成長不極這不利的因素:計算機病毒肆虐,惡意侵犯他人隱私,色情、暴力游戲的傳播等等。面對這些,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尚未定型的農村出來的中學生自然會有不少的思考和困惑。而作為信息技術課,它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們僅僅是掌握了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還遠遠不夠,應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更應該有意識的滲透德育。
二、實施德育教育的幾個要點
1、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學生時期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的一生都很受益。
首先信息技術學科不同于語文、數學課,它注重對學生操作技巧的培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良好素養,嫻熟、規范的演示,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資源管理器的簡介”的教學就蘊含著培養學生分門別類地管理文件、為文件取個好名字的好習慣的目標,教師若隨便給文件取個名字,隨便放在一個文件夾里,就會把壞習慣傳給學生,會影響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對于學生來說,教師不僅應該是知識淵博的智者,而且應該是道德修養的榜樣,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位教師,不管你是否自覺,本身就是學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師在平時的生活和教學中,要以身作則,為學生作出表率。這樣言傳身教才能為學生樹立榜樣,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2、德育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逐漸被引入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給學生布置操作任務的時候,要盡量選取與最近時事有關的主題,并要求學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創意。
例如:在講解“文本框的使用(編輯賀卡等)”中,給學生布置任務自己制作一個精美的賀卡為災區的小朋友們送祝福,這樣在授課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大膽創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查找、收集、整理資料,以及展示作品的過程中,對這次災難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能感受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通過對賀卡制作,學生增強了熱愛生活,奮發向上意識,也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促進了學習效果的提高。
3、把握網絡道德教育主動權
當今,網絡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和快樂。不懂上網,不會上網,會被未來的世界所淘汰。但我們也看到,網絡中包含有很多黃色,暴力等不良的信息?,F在就鄉鎮中學而言70%的學生都有自己QQ號碼,但很多學生閱歷非常淺,是非辨別能力尚未成熟,自控能力等各方面還不完善,在網上很容易把自己的所有信息輕易的告訴對方,輕易相信對方,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站,怎樣才能還孩子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空間呢?教師的正確引導,培養其良好的網絡道德。
我認為,首先讓學生了解讓學生了解網絡和電腦并不是很安全的,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保護意識,也讓學生明白非法傳播別人的隱私,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傷害,也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次,針對個別沉迷網絡的學生,分析其原因,找其談話,與其交心,告訴他們初中階段不應該沉迷網絡,而應該多學知識,引導其樹立目標,促使提高學生對有害信息的識別能力、抗干擾能力和免疫力,注意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增強其敏銳的鑒別力和政治責任感。
最后教師要和學生建立網絡溝通,例如QQ,E-mail、博客等形式。給學生介紹一些健康有益的網站,如:中學生在線,中學生信息技術網,本校網站等。教會學生到網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網絡道德。做一個文明的小網民。
學科滲透德育要講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完成貫徹德育教育的基本職責就必須做到努力鉆研業務、切實提高自身修養,既要傳授知識、技能,還要關注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要針對學生年齡特點、結合課程特點,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有機地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滲透,才能完成新時代賦予每一個教師的使命,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2] 羅 勇《德育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滲透》
[3] 許建鋒《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4] 邵紅祥《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5] 戴志國《談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