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 要:一個國家的大學生資助體系主要包括資助資金的提供主體、資金發放形式、獲得資助的標準、資助的經營者和資助目的。從不同側面來看“多元”其內涵不同,從而形成多元資金提供主體、多元資助形式、多元資助標準、多元資助經營主體和多元資助目的。在多元大學生資助制度體系中,政府資助占據核心地位并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多元資助;大學生;政府定位
一、多元資助形式中國家資助的主要形式
(一)多種形式的大學生資助。大學生資助形式多種多樣,從資助發放的形式來說,大學生資助首先可分為直接貨幣性資助和非直接貨幣性資助。大學生勤工助學制度在各個國家都很普遍,但是作為獲得這種形式資助的對價學生需要付出的勞動,所以這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資助。從獲得的資助將來是否需要返還這個角度來看,直接貨幣性資助又可以進一步分為饋贈性資助和借貸性資助。饋贈性資助將來不需要返還,一般也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包括我們所說的各種獎學金、助學金和困難補助等。借貸性資助不僅將來需要返還,而且在大多時候還需要支付一定利息,這就是向學生或家長的助學貸款。
(二)國家資助的主要形式。第一,獎勵先進,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促進整體學生學習成績和教育質量提高的功能。第二,實現國家某一類人才培養的戰略目的。第三,為國家特殊政策服務,比如少數民族獎學金等。國家助學貸款的標準比較寬松。縱觀世界上主要國家的助學貸款制度,國家助學貸款的標準相對都是比較寬松的,只要達到大學入學成績或在校學生的成績達到一定合格標準,都有可能得到某種形式的國家助學貸款。
二、多元經營主體和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運營機構
(一)大學生資助的多元經營主體。根據資助形式的不同,大學生資助主要可以分為獎助學金和助學貸款兩種形式。其中獎助學金是一次性發放,發放后資金提供者和資金使用者之間幾乎不會有實質性的厲害關系,所以這種形式的大學生資助在管理和運營時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助學貸款就不同了,助學貸款發放后還有一個最大的任務就是貸款的回收,如不能順利回收則意味著助學貸款制度的失敗,而助學貸款能否順利回收的關鍵在于回收制度設計是否完善,而回收制度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如何擺正貸款經營管理機構的位置。
(二)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運營機構。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運營機構和助學貸款的資金來源有密切關系。來自國家財政的資金容易為國家政府經營,來自商業銀行的貸款容易為商業銀行經營。國家大學生貸款的經營主體有國家部門、政策性中介機構、學校和盈利性金融機構。國家助學貸款既然是貸款,其經營業務就存在著貸款發放和回收兩部分。一般來說,貸款的發放和回收應由同一機構負責進行,但是隨著國家助學貸款制度的發展,拖欠貸款不還者日益增多,又出現了兩類衍生的貸款回收機構,一個是貸款擔保機構,一個是催促拖欠貸款者還款的機構。
三、國家助學資助制度不同側面間聯系
(一)資助資金提供主體與資助目的之間的聯系。大學生資助體系中存在政府、大學和社會三個資金提供主體。其中,政府提供的大學生資助往往以提高高等教育機會的公平為主要目的。大學提供的大學生資助主要從高等教育的效率角度出發,為大學吸引更優秀學生。社會提供的大學生資助主要出于慈善目的。在大學資助體系宏,由國家提供資金的國家助學貸款目的相對比較復雜,往往是以高等教育機會均等為主的混合目的。雖然從原則上說,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機會均等的程度,但這里的高等教育機會均等在不同時代會稍有變化,而且即使同一時代不同國家也不盡相同。
(二)資助形式與資助目的間的聯系。對于一般大學生資助來說,主要采取獎助學金的形式,采取助學貸款這一形式的很少,實際上,助學貸款是國家助學制度的主要形式之一。資助形式和資助目的之間也有緊密的聯系,一定的資助形式易于為一定的資助目的服務。獎助學金形式更有利于為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服務,助學貸款相對更能服務于高等教育機會公平。因此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不能只采取一種資助形式,必須把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實現學生資助的所有目的。
(三)資助形式與資助標準間的聯系。一般來說,一定的資助形式往往和一定的資助標準相結合。獎助學金這一資助形式一般對學習成績的要求較高,而對家庭經濟狀況的要求相對較為寬松;而學生貸款這一資助形式一般對學生家庭收入方面的要求比較嚴,而對學習成績的要求相對寬松。不管是國家大學生資助還是其他形式的大學生資助均是如此。
總結上述對三個方面的分析來說,包括國家資助在內的各種形式的大學生資助主要有促進高等教育教育公平和效率兩個目的,具有獎助學金和助學貸款兩種基本形式,以及家庭收入和學習成績兩個主要發放標準。
參考文獻:
[1] 劉獻君.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哲學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1(10).
[2] 劉獻君.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