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麗
摘 ? ?要: 當前,班級組織在高校中依然是學生管理的最基層組織,班級學生干部在整個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和學生工作開展中的意義重大。班級學生干部既是廣大學生的代言人,更是輔導員開展班級工作的得力助手。本文針對班級干部在學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工作實際,指出目前班級干部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若干班干部培養的指導原則和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 輔導員工作 ? ?班級干部 ? ?培養方法
高校學生干部是學校管理部門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是高校學生工作的基礎力量。高校學生干部主要包括黨團組織兼職學生干部、各級學聯和學生會干部、學生社團干部、班級干部[1]。班級是在學年制條件下學校對大學生實行管理的基層組織。班級學生干部可以說既是廣大學生的代言人,更是輔導員開展班級工作的得力助手,在整個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和學生工作開展中的意義重大。
一、當前班級干部培養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班級干部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服務者,是班級各項工作的承擔者和實施者,是班級的核心和靈魂。高校班級干部可以說是大學生群體中相對穩定、相對成熟的優秀群體,他們更富有工作熱情、積極向上、有理想、有目標,但他們是大學生中的普通一員,具有普通大學生所具有的缺點和不足,在班級工作中存在功利性和盲目性。具體來說,存在如下問題:
1.工作態度不端正,存在功利主義思想。
功利主義思想是指班級干部并不是把這項工作看做是為同學服務、為集體解憂的一種途徑和方式,而是希望通過班級工作能使自己有所受益。這種功利主義思想不利于班級干部在集體和在校的發展,以及進入社會后的成長。學生干部功利思想的具體表現有:希望通過擔任班級工作獲得個人成就感,并以此提高自己,自己一定要優于其他同學,從而在今后的獲獎評優、推優入黨、就業推薦等方面取得優勢,過于在意個人得失,忽視普通同學的合理訴求,忘記班級責任和服務奉獻。某些學生干部工作敷衍了事,不為同學服務,只是想著為自己牟取利益,和同學的關系不佳。這樣既有損班級干部在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的形象,又會嚴重影響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
2.工作理念有偏差,學習與工作難平衡。
有的學生干部一心撲在工作上,忽視學業;有的學生干部一心學習,不能完成本職工作。據一項調查顯示,一些學生干部不能正確處理學習和工作之間的關系,不知道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當二者之間遇到沖突時,會主動選擇先干好工作再學習,甚至某些學生干部為了干好學生工作,不惜逃課甚至出現“掛科”現象,嚴重的甚至影響畢業[2]。學生干部應該樹立“大學習”的理念,大學的學習不應僅僅局限于學好專業知識,還要在從事一定的工作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思想覺悟和文化素養;不斷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工作和學習的矛盾集中表現在時間的支配上,解決方法是科學安排時間,不是單純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取舍,而是在追求效益上下工夫。
3.工作作風不抓實,脫離集體服務差。
學生干部必須遵循“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的原則,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這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實際工作中,有些班級干部先進性有余,但群眾性不足。筆者曾經所帶的一個班級有位干部,學習先進、能力突出,是父母的驕傲,老師的好助手,但在進行推薦優秀團員作為黨的發展對象班級民意測評的時候,其卻遭遇“滑鐵盧”。究其緣由,該學生心里有明顯的優越感,在同學眼中是高高在上的,大家只能敬而遠之。某些學生當了干部,在同學面前,端架子、擺譜子;在工作面前,說得多、做得少,缺乏務實工作的精神;在榮譽而前,懷有“非我莫屬”的思想,存在“我辛辛苦苦干了,就該有回報”的思想;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搞特殊化,讓廣大同學很反感[3]。
4.工作方式要改變,團結合作意識弱。
班級工作是由不同特點、不同性格的干部共同完成的。某些學生干部為了私利而不顧大局和他人利益,做出了有損于學生干部形象的事,在學生中間造成了不良影響。班委會和團支部是班集體的領導班子,應該通力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搞好班級工作。但是,輔導員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班委會和團支部建立后,開展工作往往會出現“撞車”,造成兩種尷尬局面:一是兩雄爭霸,兩敗俱傷;一是你干我看,各管各地。這種單打獨斗缺乏合作的工作方式,可以從學生干部年輕氣盛、工作經驗不足等找到緣由,但最根本的是“分工亦分家”的錯誤思想和班子之間的交流合作意識差造成的[4]。
5.工作方法待完善,簡單被動無創新。
某些學生干部在評選初期,對工作還是比較熱心,但經過一段時間,由于工作的困難和壓力等,逐漸失去耐心并開始懈怠工作。有的認為當學生干部就是幫助輔導員做些班級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行為被動,老師怎么安排就怎么完成任務。老師安排的工作,也就是簡單直接的傳達,把老師的原話直接轉告給同學,根本不思索如何傳達才能更好地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有的干部為了省事,老師的通知掐頭去尾,直接命令式地轉告同學,造成同學們不明所以。對于老師沒有交代的任務,他們更不會提前做準備。這就使得學生干部在心理和行為上依賴老師,沒有主見,不能根據任務解決問題或是進行創新,也就不可能做出預見性或創造性的方案和措施。
二、班級干部培養的指導原則和具體策略
學生干部本身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在老師面前,他們是學生;在一般學生眼中,他們是干部。因此,雖然學生干部官小權微,但不是任何一個學生都能勝任的。合格的學生干部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素質。由于任何人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因此在選擇學生干部時,只要基本符合條件就可以了,其缺點可在工作中逐步克服,在工作中鍛煉提高[5]。輔導員既要把握本質選好苗,又要培養指導育成材。
1.品行端正,有奉獻和服務精神,在入學伊始挖掘可用之才。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級干部肯定要比普通同學多花時間和精力,只有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樂意奉獻,工作起來干勁十足,才會充滿動力,樂在其中。良好的品行、樂意服務和奉獻精神,是一個班級干部能夠受同學尊重使同學信服的前提。它會對人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感染力和凝聚力,學生會積極配合他的工作,工作便會事半功倍。另外,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只有品行端正的班級干部,才能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引領同學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6]。
新生入校后,選拔好班干部,組建好班委會和團支部是當務之急。由于新生之間互不了解,因此一開始就進行民主選舉產生不是合適之舉。輔導員可通過翻閱新生檔案,從中選擇幾名高中期間擔任過班干部的新生,在新生報到時讓負責新生班事宜的老生干部多留意觀察,推薦優秀的輔導員再進行面談考察,了解其工作經驗和處理事務能力。另外,必須把握好新生軍訓期間學生的各方面表現,多和軍訓負責教官和老生干部保持溝通。軍訓是把試刀石,會涌現出一批肯吃苦能奉獻有服務精神的同學。結合各方面情況,確定班委會和團支部的臨時負責人員,在班級中予以公布。臨時負責人的人數不宜太多(兩到三人為好),任期不宜太長(一到兩個月為宜),等同學們有了初步了解后,再及時進行班干部的民主選舉。在學生擔任班級干部之初,輔導員應當多給予指引和支持,幫助其在班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作風踏實,工作認真負責,在班委選舉中培養責任。
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是不能勝任班級干部工作的。只有富有責任感的班級干部,才能愛班如家,做起事來才會認認負責,踏實敬業。輔導員要多方觀察學生本人的表現,既要看他說了些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些什么。有的學生能說會道,表面上看能力過人,但觀其行,不能嚴于律己,不能以身作則,這種學生不宜當干部。相反,有的學生雖不善言談,但對工作踏實勤懇,遇事善于動腦筋,能為班級、為別人著想,積極配合老師做好實際工作,這種學生其實是干部的更好選擇。
隨著學生了解的不斷加深,從暫定班委到民主選舉,大家可以客觀、公正地選出自己信任的班委為班級服務。在選舉中,引導同學們以班級利益為重,杜絕拉票等不正之風,推選有責任心、有能力、有奉獻精神的同學作為班委,服務班級。當然,我們實事求是地看到,民主選舉依然存在各種弊端。言語表達能力強的、班級人緣關系好的同學容易當選,但這些同學的實際能力和服務同學的心力未必很好。因此,在民主選舉中,還需要輔導員的宏觀把握。在考慮到同學們的民意基礎上,還要結合初期對學生的個別考察,主要是有目的地安排給學生一些具體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考察其工作態度、組織水平、管理能力等。在個別考察的基礎上,結合班級同學的民意,然后做出綜合評議。
3.嚴于律己,堅守原則,在榜樣中凝集班級力量。
學生干部的身份比較特殊,既是學生又是干部。這就要求學生干部嚴格要求自己,不僅學習上刻苦努力,還要遵守學校的相關制度,在各方面充當表率。堅持原則,秉公辦事,是班級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干部威信之所在。班干部一定要對同學一視同仁,處理問題要公平合理,在個人情感與班級利益相沖突時要顧全大局,不能因私利而影響班級團結和榮譽。干部要樹立榜樣,只有自己做到了做好了,才有資格管理班級,才有說服力。
學生干部首先是一名學生,學生在學校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生干部更應該注重學習,這樣才能在學生中間樹立威信。如今一些高校主要把學生干部的培養著重放在工作能力上的培養上,忽視學習的培養。某些學生干部成績不佳甚至有不及格。如果本末倒置,長此以往,學生干部就會出現學習和工作不能兼顧,既不能完成輔導員布置的工作又無法完成自己的學業。在加強學生干部素質的培養過程中,應該引導他們進行合理定位,平衡學習和工作的關系,不僅要在工作能力上有突出表現,更要在學習上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4.既分工又合作,在團結奮進中開發工作潛能。
在班級干部隊伍建設中,團隊合作協調能力尤為重要。就如同機器的運轉需要各零部件協調運行,班級干部必須協調好各班委的關系,這樣才能使班級工作順利開展。學生干部一定要著眼大局,樹立全局觀念,工作中既要服從老師的安排和指導,又要和班級同事間密切配合。在工作中,要注重團隊合作,班級是大家的,遇事大家共同面對,商討解決的辦法。只有班級干部團結一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班級各項工作才能做好。
加強班集體中班委會和團支部的團結合作,輔導員可從如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首先加強對班級干部的思想教育,牢固樹立“班級是我家,分工不分家”的思想。班委會和團支部是大學班級的一個有機整體,由于工作的性質和角度不同,實行分工負責,但分工不分家,合作靠大家。其次,班委會和團支部要明確職責,既不超越范圍,又不相互推諉,在協商和配合中團結奮進。再次,要抓好制度建設,以制度來規范。建立在輔導員指導下的班長團支書共同負責制,定期交流思想和工作,共同處理班級的一些重大活動和事項。輔導員要清楚了解班委會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重點要培養班長和團支書的合作意識,只有班委從全局出發,以集體利益為先,班級干部才能協調一致,成為班級工作的領導核心,促進班級的發展[7]。
5.完善制度,有進有退,在革新中保持活力。
對于高校班級干部,班委人員不可能一成不變。班級干部的工作主動性在其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波動,輔導員應當及時了解和把握班級干部思想發展動向,及時鼓勵、批評,引導班級干部積極應對,發掘潛力,在工作中完善自我。對于經過教育指導,如果仍然不能在自我發展和班級工作中找到平衡的班級干部,就要及時引導其先調整自我,重新選拔合適人員,做到公平競爭、有進有出,保證班委成員的質量。
在大一學年結束后,學生相互了解加深,班風已趨于成熟穩定,此時建議所有班干部都要通過競選產生。愿意當班干部的學生上臺發表競選演講,闡述自己的班級管理理念,同學們選出自己信任的班干部。具體做法:在本屆班委任期結束前一兩個月民主選舉產生下屆班委,保障班委平穩過渡,避免假期返校后班委換屆由于業務不熟造成的工作低效;讓本屆班委協助下屆班委盡早適應和熟悉班級管理各個環節,真正做到班委工作的無縫對接[8]。明確班干部不再是終身制,班委在開展工作中接受輔導員和全班學生的監督和評議,做到可上可下,在革新中保持班級活力。
參考文獻:
[1]江志斌.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1.
[2]宋林澤.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馬健宏.當前高校學生干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1(6).
[4]李萍,劉效楠.關于加強高校班級干部隊伍建設問題的思考[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4).
[5]杜德新主編.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與培養[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5.
[6]于娜.試論高校輔導員對班級干部的選拔、培養與使用[J].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2).
[7]李萍,劉效楠.關于加強高校班級干部隊伍建設問題的思考[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4).
[8]王翔飛,潘旭東.新時期大學班級干部的培養與班風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