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丹南,張雯蕊 (安徽大學 商學院,安徽 合肥230000)
REN Dan-nan, ZHANG Wen-rui (Business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00, China)
制造型企業物流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物品從原材料供應,經過生產加工,到產成品的銷售以及伴隨生產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環活動。按照企業經營活動的環節,制造企業物流可以分成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等不同的類別,其重點是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1]。
供應物流是企業為保證生產節奏,生產企業購入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供應的物流活動。其物流過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購;二是原材料及半成品從供應地到生產地的運輸;三是原材料半成品到廠入庫后的倉儲管理;四是向生產環節的配送。
生產物流是指原材料、燃料、外構件等經過下料、發料,然后運送到各個加工點或者存儲點,以在制品的形態從一個生產單位(或倉庫) 流入到另一個生產單位(或倉庫),按照規定的工藝流程進行加工、存儲,借助一定的運輸裝置,在某個點內流轉,又從某個點內流出,始終體現著物料實物形態流轉的全過程。生產物流與供應物流、銷售物流最大的區別在于它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聯系,只有合理組織生產物流,才能使企業生產過程始終處于最佳狀態[2]。
銷售物流則是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將產品的所有權轉給用戶的物流活動。銷售物流的起點,一般情況下是制造企業的產成品倉庫,經過分銷物流,完成長距離、干線的物流活動,再經過配送完成市內和區域范圍的物流活動,達到企業、商業用戶或最終消費者[3]。
中國對物流外包和專業化服務的探索始于20 世紀90 年代。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所謂第三方物流(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3PL 或TPL),是指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主業,把原來屬于自己處理的物流活動,以合同方式委托給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物流服務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種物流運作與管理方式[4]。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以致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對“冰山學說”和“第三利潤源學說”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認同,將物流視其為企業利潤的一部分。隨著專業化、集成化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非核心業務的物流業務外包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2009 年3 月,國務院出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強調大力開展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其中,物流外包是推動聯動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企業對于物流外包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家對物流業發展的調整和振興規劃,近年來,我國制造企業外包持續加速。
根據制造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合作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模式[5]:
(1) 雇傭模式與買賣關系
雇傭模式與買賣關系是一種基礎性物流外包合作方式,唯一的保障及紐帶就是合同,企業之間極度的缺乏信任。這種建立在單純的價格和質量指標上的買賣關系,物流服務供應商與需求商只為達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無法實現對制造企業整體業務的支持。在制造企業實力比較弱或者沒有真正成熟時,這也是一種比較合適的物流外包模式。
這種模式的出現無疑是十分地迎合了制造企業的短期需要。以家電企業空調生產為例,空調的銷售季節差異較為明顯,其銷售旺季在每年的4~7 月,在銷售高峰時每日的空調出入庫量可達到淡季的20 倍左右。選擇物流外包,無疑可以使家電企業能夠應對短時間內物流量劇烈波動,在一定的物流成本增長下滿足了服務需要,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利益。
(2) 管理模式與合作關系
管理模式類似于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關系。通過這種模式建立的企業間關系是一種較為平等的合作。在第三方物流的服務能力能夠滿足制造企業需求,并且能夠適應企業發展需要時,在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制造企業會選擇此類物流企業,將自己的物流業務全部外包,并以合同方式來體現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
這是以物流為合作基礎的企業戰略聯盟,企業之間,為了實現自己物流戰略目標,通過各種協議、契約而結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關系。企業之間有共享的利益是合作形成的基礎。面對客戶的需求,企業及時作出響應,聯合合作伙伴,快速滿足客戶需求。
(3) 投資模式與資本滲透
一些制造企業從投入產出的角度考慮物流外包,會選擇費用投資模式與物流企業形成投資關系。制造企業可以與企業內部運輸等物流功能部門進行談判,以費用的支出,作為物流功能部門的投資股本,并派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到年底以分紅等方式收回一部分費用。制造企業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投資或與多家企業共同成立物流企業,由該物流企業承擔投資主體的物流業務。
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是上汽集團投資的專業從事汽車物流的全資子公司,為上汽集團進行物流服務。安吉物流作為一家為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提供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下屬業務包括整車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等三大業務板塊,客戶包括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比亞迪等幾乎國內所有主機廠。
三種模式的特點比較如表1 所示。

表1 三種模式的特點比較
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不得不提及制造企業的物流完全自營。所謂物流完全自營是指制造企業的物流業務完全由企業內部的物流部門來完成,并不借助任何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沒有任何的外包。在這里筆者并不把這種完全自營物流模式歸納進物流外包模式。采用完全的物流自營的運作模式,雖然有利于企業對顧客的控制,具有較強的可靠性。但是這需要完備的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管理人才,這樣企業在物流方面的投資規模就會大大增加,特別是物流業務規模較小的時候,成本將會大大提高,同時也限制了制造企業核心業務的發展。
根據物流外包和物流自營的程度不同,物流外包模式主要包括五種:
(1) 物流業務部分外包:制造企業把物流部分外包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對于擁有一定物流能力的制造型企業來說,隨著企業的發展,其物流能力不能完全滿足自身的需求,企業則將不能滿足自身需求的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二是企業的物流能力雖然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但考慮到某些物流業務不是企業的核心能力,而將非核心活動交給第三方物流企業承擔[6]。
(2) 物流業務完全外包:將企業所有的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這是最徹底的物流外包模式。如果企業不具備自營物流能力, 或企業雖具備自營物流能力, 但操作成本較高, 服務質量較低,則企業將放棄自營物流,將整個物流系統外包給外部第三方物流企業。
(3) 物流系統接管:也叫物流社會化,物流社會化是指將原先由企業內部完成的物流過程通過合約的方式外部化,即企業將分銷、生產、供應等過程需要的運輸、裝卸、保管等職能交由專業化的公司完成,從而形成企業間緊密的聯系。
(4) 物流戰略聯盟:物流聯盟是以物流為合作基礎的企業戰略聯盟,它是指兩個或多個企業之間,為了實現自己物流戰略目標,通過各種協議、契約而結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網絡組織。利益是物流聯盟產生的最根本原因。企業之間有共享的利益是物流聯盟形成的基礎。在西方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占GDP 的10%左右,而我國占15%~20%之間,如此大的市場與我國物流產業的效率低下形成鮮明的對比,生產運輸企業通過物流或供應鏈的方式形成聯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物流效率,實現物流效益的最大化。中小企業為了提高物流服務水平,通過聯盟方式解決自身能力的不足。大型企業為了保持其核心競爭力,通過物流聯盟方式把物流外包給一個或幾個第三方物流公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 通過物流服務提供商,結成聯盟,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聯盟整合,可節約成本10%~25%),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聯盟有利于彌補在業務范圍內服務能力的不足。
(5) 物流系統剝離,成立專業物流公司:這是物流業務完全自營的一種表現。制造企業將物流部門從母公司分離出去,成立一個獨立的子公司,子公司主要為母公司服務,但同時又可以承擔外部企業委托的業務。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如海爾集團和保潔公司。保潔公司將自己原來倉儲、運輸環節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寶供物流公司,這個物流公司承擔保潔的物流業務,還為其他需要物流服務的企業,諸如,利聯合利華、安利、通用電器、松下、三星、東芝、LG、殼牌、豐田汽車、雀巢、卡夫等52 家世界500 強企業,為他們提供商品以及原輔材料、零部件的采購、儲存、分銷、加工、包裝、配送、信息處理、信息服務、系統規劃設計等供應鏈一體化的綜合物流服務。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 年6 月12 日,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目前擁有浦東金橋、煙臺東岳、沈陽北盛和武漢分公司(在建) 四大生產基地,共4 個整車生產廠、2 個動力總成廠,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領軍企業之一。
隨著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汽車制造廠商采取了價格競爭的方式來應戰。在這個背景下,要降低成本,很多廠家都從物流這個被視作“第三大利潤”的源泉入手。而汽車物流需要具備專業的汽車物流設備,專業的物流規劃技術,IT 化的信息管理構架,整套的汽車供應鏈解決方案,高端的專業物流人才,以及一定的資產規模:汽車物流行業在進入初期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而且還需要大量的投資用于建立控制系統和呼叫中心等軟件設施。
上海通用在成立初期,本著精益求精的理念,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平臺支撐下,運用現代的物流觀念做到交貨期短、柔性化和敏捷化。精益生產的思想內涵很豐富,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像豐田一樣——即時供貨(JIT,Just-In-Time),即時供貨的外延就是縮短交貨期。上海通用汽車廠為了實現零庫存和及時供貨,把整個汽車零部件物流業務外包給了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上海通匯汽車零部件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和后來的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做到了生產線上的基本零庫存。不僅提高了整體的物流周轉速度,獲得了時間效益;同時也減少了資金占用和財務成本。這為上海通用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優勢和效益,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的重要的領軍之一。
文登奧文電機有限公司(原文登市電機廠) 始創于1955 年,經過近48 年的技術積累和發展壯大,現在已成為以生產各種電動機、花園粉碎機、砂盤機等臺式電動工具為主的全國重點出口骨干企業。奧文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隨著不斷發展壯大,物流矛盾日益突出。2007 年以前,奧文電機共有大中型運輸車輛6 部,小型運輸車輛3 部,每年過路費、燃料費、保險費、折舊維修等費用高達170 萬元,并且時常發生延誤船期交期、限制生產等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信譽度。盡管企業不斷加強管理、增加投入,但物流問題仍然嚴重制約了企業發展。
2007 年,奧文電機為徹底解決運輸難題,決定與市運輸公司合作,將企業原有車輛全部處理,所有物流業務承包給市運輸公司,成為全市首家物流外包企業。2007 年4 月至2010 年底,奧文電機業務量增加38%,按當前油價、過路費計算,企業自己養車的年運輸費用大約需300 萬元,而物流外包年運費為248 萬元,年降低費用52 萬元,降幅達17%。除投入降低,物流業務外包給專業物流公司,還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發運效率和發運速度,有效減少了因延誤交貨等導致的客戶投訴和索賠,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也大幅提高。奧文電機自2007 年將企業物流業務外包給文登運輸公司后,平均每年能降低費用52 萬元。這些數據充分表明,奧文電機這種類的中小型制造型企業,企業的物流能力不具有競爭優勢,為企業自身帶來比較大的物流成本,同時,物流服務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再這樣的情形下,進行物流外包是一種明智的戰略選擇,不僅能夠節省一筆物流費用,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制造企業物流外包的研究正日益得到重視。本文嘗試性地對物流外包的模式進行了探討。分別根據制造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合作與制造企業物流外包的程度兩個角度對物流模式的劃分進行了闡述。兩種不同的劃分方式各有千秋,但是都體現了不同物流外包模式的特點。對于制造企業的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物流業務是否外包,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通過外包可以真正達到企業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物流服務水平。受上海通用和奧文電機物流外包的啟發,我國制造企業應該綜合考慮物流對企業成功經營的影響程度、企業的物流資源和處理能力、物流服務水平及成本競爭力等多方面的要素,決定外包選擇,以實現用最低的總成本完成顧客要求的服務水平。我國制造企業的物流外包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探索空間,其物流模式的發展值得我們深思和進一步研究。
[1] 萬志堅,單花. 企業物流管理[M]. 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5.
[2] 田肇云. 生產物流管理:混合流程型企業的分析[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 萬志堅. 企業物流運營實物與案例分析[M].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
[4] 李錦飛,錢芝網. 第三方物流運營實物[M]. 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
[5] 王微怡,王成林. 制造業物流外包發展狀況與趨勢[J]. 物流技術與應用,2013(12):87-90.
[6] 王淑云,孟祥茹. 物流外包與管理[M].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