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梅超 (欽州學院 商學院,廣西 欽州535000)SHI Mei-chao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通過企業、學校、學生、政府、行業協會這些元素密切合作,其中以企業和學校為主要部分,針對職業教育任務共同完成的職業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下,學校的理論知識與企業的實踐技能得到緊密結合。
德國“雙元制”強調以企業為主、學校與企業分工協作,以實踐為主、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職業教育模式。這種職業教育與國內目前比較盛行的“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等辦學模式存在一定區別。其本質在于:德國“雙元制”以企業為主的雙主體形式的辦學體制,培訓模式本位是職業能力,運行機制導向則是社會需求和市場。
雙元制的學生即是高校學生又是企業的培訓學員。經過高校和企業的培訓,畢業生通常都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較好的實踐能力,對工作環境也比較熟悉。
欽州學院港口物流專業旨在培養德才兼備、開拓創新、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理論,具有較強物流規劃和物流運作能力,具備在港口企業和港口第三方物流公司從事物流經營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
目前欽州學院港口物流專業的主干課程、主要課程和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如下所示:
(1) 主干課程:管理學、物流學、西方經濟學、運籌學、運營管理、物流戰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2) 主要課程:管理學、物流學、西方經濟學、運籌學、運營管理、物流戰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庫存控制與倉儲管理、運輸與配送管理、現代港口物流。
(3) 實踐性教學環節:物流專業見習、社會調查、專業實訓、專業實習,就業實習、畢業論文寫作。
其實施的時間大致如表1 劃分。
欽州學院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專業的實踐形式有:專業見習、專業實訓、社會調查、專業實習及就業實習五種方式,如表2 所示。
目前德國雙元制教學由原來的“行動導向”范式逐步轉化為“工作過程”范式?!肮ぷ鬟^程”范式是指企業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也是一個綜合的、無時無刻不在運動且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它的目的在于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
“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范式中不再存在傳統統一的行動特征,工作要求不再可能固定不變,依據掌握單項技術的制作過程也不再是對某一職業的最低要求,只能根據不斷變化的、非標準化的工作活動內容來設計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依據掌握從事該職業的特定典型工作過程來確定,在處于不斷發展中的職業過程來培養學生自我調整、自我提高的能力。

表1 港口物流專業課程實施時間表

表2 實踐方式及內容
要實現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范式,要求學校教育與企業之間注重充分的交流并相互配合,與生產中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的密切交流,要求以真實的企業過程為導向來設計教學,而學習者則要求更多地在工作崗位上進行學習,體現完全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性質。
本文以德國馬格德堡大學和西門子公司合作培養員工為例,分析了雙元制高等教育課程教學安排情況。在這個案例中由西門子公司負責招收符合高校入學資格的學員,并與其簽訂培訓合同,公司除承擔培訓費用之外,還提供學員一定生活費用,然后學員在馬格德堡大學接受總學制為4 年的本科階段的學習(如表3 所示),較普通本科學生多1 個學年,畢業后獲得學士學位和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相對于普通大學生來說,雙元制項目學員每年只有4 周企業假期,大學寒、暑假期間,學生在企業接受培訓。

表3 馬格德堡大學和西門子公司雙元制教學方案[1]單位:周
從表3 可以看出,雙元制教學分為大學學習、企業培訓和實習三部分。大學學習4 年的總學周是84 周,而企業培訓周數為45 周,為大學學習總周數的53.6%。除了大學要求的實習外還增加了行會要求的實習,大學要求實習周數為37 周,行會要求實習的周數為26 周,行會要求的周數為大學要求實習周數的70.3%??偟钠髽I培訓時間加上實習時間占4 年的總周數的51.9%,超過一半。同時我們也發現雙元制教學的休假時間很少,每個學年只有4 周的時間,如果按我國情況,一學年有兩學期,一學期能休假的時間只有2 周。
從欽州學院物流專業實踐教學調查中可知,實踐環節有五個部分,分別是見習、社會調查、專業實訓、專業實習及就業實習。這五個部分的實踐時間大致分配如表4 所示:
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每個學期有20 周,每學年包括兩個學期,大學本科教育共4 學年,那么,4 個學年總的周數為160 周,而用于實踐的周數總共有12 周,占4 學年總的周數的7.5%,遠遠小于德國雙元制理念教學下馬格德堡大學和西門子公司案例中提到的51.9%。

表4 實踐方式與實踐分配
實踐基本上以看為主,動手機會較少,流程基本是實時聯系企業,做好帶隊計劃,出去參觀學習。這種模式下沒有明確的目標,主要基于企業在當時情況下所能提供的內容。學生在此之前沒能做任何準備,看到什么就記什么,當時想到什么問題就問什么,這樣就會比較被動,并且效果不好。帶隊出去見習或調查通常時間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沒有詳盡的計劃和目標,企業較難給予相應的配合,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本專業所實踐的企業是學校通過跟企業簽訂實踐基地協議的方式與企業進行溝通聯系的。當學校方面需要安排學生見習或實習或做調查時,企業就提供一定數量的崗位。而通常情況下這些崗位實習補助很少,吃住也不一定能夠提供,也只能依靠學生自主學習來獲取知識。一般也不提供指導老師,一是條件不允許,二是會影響到企業本來的正常工作,因此,集中實習在目前條件下還不夠現實。但是分散實習,同樣會遇到問題,一是學生自己找不到對應的企業,因此為了應付學校,隨便找個企業蓋章;二是學校推薦的企業不想去,原因是企業提供的待遇不好,有的企業不在當地,吃住問題難解決。而根據互聯網招聘信息調查得到:物流企業招聘的應屆生90%都是物流專員,主要負責收發貨、倉儲管理、采購等工作,要求吃苦耐勞、認真負責。
實踐時間的長短是影響實踐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時間過短,容易造成走馬觀花,對企業的了解不夠深入,學生的工作技能得不到提高,實踐效果不明顯,同時也會導致很多學生的敷衍行為;時間過長,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就會被壓縮,實踐和理論知識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少了理論知識作為實踐的基礎,實踐只會事倍功半,并且學生在大學本科4 年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從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來看,實踐的時間還是相當較少,特別是欽州學院定位于應用型大學本科,更應注重實踐方面的教學。
本文在調查中發現,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雖然和企業溝通聯系,但是除了第四學年的專業實習和就業實習會深入企業實踐之外,其他實踐環節都沒有涉及到企業內部的培訓。而雙元制實踐教學以企業為主、學校與企業分工協作,以實踐為主、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職業教育模式。企業的培訓對于新進職員熟悉業務,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有很大的作用,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使學生能盡快融入工作環境,因此學校應該加強與企業更深的聯系,增加企業培訓在大學本科的實踐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大多是從學校畢業直接進入學校進行教學工作的,企業工作經驗幾乎沒有,實踐能力薄弱,沒能深入了解企業崗位能力和企業文化。因此,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是本專業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之舉。學校方面,應該科學、合理制定出崗位培養、實踐培養與校內培養等不同層面的培養制度,制定規范的評價制度和激勵制度,加強“雙師型”教師的成長機制;教師方面,應該樹立自主發展意識,主動掌握所授專業及相應行業應用技術的動態,提升專業實踐技能;同時,最大限度發揮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豐富的兼職教師作用,打造具備實踐教學特色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物流行業的工作環境特別是基層環境通常是比較艱苦的,經過追蹤從事物流行業的畢業生工作信息,可以知道,大部分學生在最初工作兩年中都有換工作的經歷,甚至有的學生在一年里頻繁換工作,據反饋的意見,多數學生換工作的原因是工作環境太差、太辛苦、工資少。做工作是一個逐漸熟悉的過程,很多同學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堅持的信心,一旦換工作又得重新適應、重頭再來,會浪費很多時間,是非常不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在大學本科教育中讓學生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對于他們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必要性。
[1] 高松.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及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發展[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1):86-88.
[2] 張新梅.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教學范式轉化及其啟示[J]. 中國高校科技,2013(7):44-46.
[3] 沈雕,唐玉林. 試論職業教育“二元雙制”校企合作模式[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