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妮
摘要: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已相當普遍,嚴重影響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經營決策的制定。本文從中小型企業會計失真的現狀出發,對產生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進行分析,從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產權關系,加強外部檢查和監督,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相關會計制度。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原因
中圖分類號:F2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1-0111-02
隨著企業經營活動的日益復雜,企業經營決策不斷增加,因此會計信息的作用日益顯著。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對企業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復雜以及會計信息自身系統的不斷變化,會計信息失真都已經成為社會中較為普遍的一種社會現象。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對證券市場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嚴重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如何通過采取措施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來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就成為了我國經濟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現
(一)實收資本虛假
實收資本造假是目前一些中小型企業在進行企業注冊時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現。一些中小型企業在申請注冊的時候,一般借資金驗貸,注冊的資金較大,但是由于采取驗證后再歸還的方式,因此企業的實際資金很少,有的中小型企業甚至完全虛設。這一方面表現在企業虛增實收資本,另一方面表現為虛增實收資本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以及其他資產,從而通過虛增企業資產提高企業的規模、提升企業的等級,從而騙取商業貸款。這不僅欺騙了國家管理部門,同時還欺騙了投資者以及員工。一旦企業出現經營不善的狀況,就會無法歸還相應的貸款,嚴重時還會造成企業的破產,從而影響企業以及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
(二)呆賬壞賬多
目前,不少中小型企業的應收賬款以及預付賬款中出現了大量的呆賬以及快漲,有的債務甚至已將撤銷。這些呆賬、壞賬一方面是由于企業資不抵債,無法償還。另一方面是由于企業地址不詳,無法進行相應的對賬。甚至還有的是多年的舊賬,由于對方不認賬已經失去了法律效應。種種原因的困擾使企業本應收回的款項無法收回而對于這些呆賬、壞賬,有些企業不予理會,而有些企業則因為缺乏相應的合手續而不能辦理。這種名存實亡的壞賬、呆賬造成了企業資產的嚴重不實。
(三)庫存材料,賬實不符
中小型企業的庫存商品有的已經售出,有的卻還沒有出手,由于進行完善的賬務管理,因此造成了有賬無物的現象。相反有的企業商品已經售出,而相應的發票卻沒有到,因此也沒有進行估價就入賬,造成企業的賬面價值嚴重脫離實際價值,隨著貨物的不定期盤點制度的實行,存貨丟失、虧損的現象不斷發生,因此造成了數量上的不實。
(四)對外投資,計盈不計虧
一些中小型企業在進行企業對外控股核算的時候沒有按照權益法進行核算,片面的只核算企業的投資收益而忽略的付出,因此雖然企業已經經營虧損,但是由于沒有響應的記載,因此造成企業繁榮的假象,也就造成了企業效益核算的不真實。
(五)隱瞞收人,虛增成本,逃避稅收
有些中小型企業相應的收入沒有進行記賬。而是片面的再預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項中進行記賬,從而避免繳稅,造成了政府征收稅款的漏洞,有的企業甚至做假證,出具家的憑證,辦理假的手續,使企業的凈資產由正變成負,從而造成國家稅收的不斷降低。這就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穩定增加。
(六)在成本中任意調節利潤
有些企業把多計少計的銷售成本作為調節利潤的一種手段,為了少交所得稅,就將利潤故意調節為成本從而減少利潤。沒有利潤甚至利潤虧損了,為了對上級表示有盈利,就故意少轉成本,為企業留下隱患。
二、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產權制度不明確,多元化經濟利益驅使
中小企業大多為了企業的自身利益,虛構了公司運營會計財報,吸引投資,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為了使這樣的把戲成功,擅自修改各種報表,在提交合作伙伴以及企業主管的都是業績蒸蒸日上的報表,而提交給貸款銀行的則是企業業績不斷發展的報表,提交給稅務部門則是業績不佳尋求支持的報表,這樣的財務報表就成了企業借以套取資金的報表,而完全不能發揮其監督企業運作的作用。從另一個角度看,由于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經濟效益,因此企業的領導為了獲取相應的資金,違背相應的會計準則以及法規,促使會計人員對賬務進行造假,從而造成會計賬務的嚴重失真。一般而言,中小企業經營者個人利益往往與公司經營的好壞是相互關聯的。企業經營管理得越好,經營者的個人身價就會越高。但有時候,經營者為了自身利益,在公司經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發布虛假信息,欺騙廣大中小投資者。
(二)缺乏有效監督
眾所周知,為了深化企業改革,完善企業法等法規,政府對中小企業企業進行放權,廠長經理責任制的實行本來應該是經濟領域的重大利好舉措。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如何加強對于企業負責人的監管使其不會為了私人利益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市場誠信原則,由于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因此對企業的束縛力很低。目前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法律還不健全,相應的處罰比較輕微,因此有些企業寧愿冒險也要進行賬務的造假。
(三)內部控制制度效率低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為了在內部就及時解決內部的錯誤問題,如果內部控制制度能夠真正有效發揮作用,那么很大程度上這是能夠克服大部分錯誤和舞弊的。但是實際上,很多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都不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而一旦這一制度不規范,發生會計舞弊的事件也就不奇怪了。最終舞弊之后的數據形成會計報告,則是這一內部控制制度幾乎失效的原因。
(四)會計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近年來,隨著會計行業不斷改革以及對會計理論研究不斷提高,會計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分支,例如人力資源會計、物價變動會計、金融工具會計等等,一些相應的制度以及準則還沒有完善,相應的會計法規不健全。我國的會計制度的制定在時間以及空間上都需要一個過程,由于目前我國監督不力,一些中小型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在會計信息上做相應的調整,一些會計人員對會計準則置之不理,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往往核算不實、數據不真實。有的員工甚至設置兩套賬來應對財政以及稅務機關的審核,這就從根本上縱容了會計人員的違規行為,致使一些企業的違規現象屢次發生。
三、治理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產權關系
積極有效地完善現代企業的產權制度,加快企業的現代產權制度改革,是治理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舉措。只有積極地完善企業的現代產權制度,在企業內部建立多元化的現代產權結構,才能真正的重塑公有產權的主體代表,發揮企業制度的良好監管職責,改變傳統的行政集權制度,有效治理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具體來說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首先必須從根本上實行政企分開的管理制度,改革傳統的政企不分家的管理制度,轉變政府職能,有效消除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源。其次,積極有效的建立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在企業中引入經理人制度、企業領導的考評、甄選等制度,將競爭機制引入到現代企業的高層管理中,增加對其的監督、監管,從而有效實現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性、制度化。第三,積極有效地規范我國證券市場的建設,完善相應的管理法律法規,為企業的發展營造成熟的外部經營環境,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健快速發展。第四,積極有效地完善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機制,讓其迅速與國際接軌,通過定期與不定期的披露結合方式,加強對公司財務情況和現實經營現狀的監督與管理。總之,要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培育出健全的市場主體,不斷規范企業的經濟制度,從而對加快企業的現代產權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加強外部檢查和監督
審計組織是進行經濟監督的專職部門,審計組織對企業財務現狀和經營情況的監督、控制與管理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審計組織的存在極大地提升了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審計組織作為國家審計體系的重點執行機構,其具有其他經濟監督管理部門所不可替代的優勢。國家審計機關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經濟監督職能,與社會審計組織進行有效的結合,與企業的內部審計機制形成良好的內外監督作用力,共同提高企業的監督與監管效力,同時應該不斷完善企業的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充分發揮會計師的監督作用。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做到齊抓共管,形成綜合的會計信息監督體系。
由于中介機構是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向社會公布的最終審核部門,因此加強對市場中介機構的約束力度,是解決目前中小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方法。由于絕大多數的會計事務所機構設置不規范,相應的人員不遵守行業道德,對于一些賬實不符的企業沒有進行及時的糾正,這就在根本上助長了會計信息失真的作風。例如深圳的天琴事務所,連續多年為造假的銀廣夏集團造價,對審計報告沒有提出相應的意見,這就嚴重影響了企業股東的合法權益。對于企業在會計方面的違規行為本進行嚴格的處理,但是由于沒有建立嚴格準入制度,因此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普遍發生。因此應當加強對相關制度的建立,將違規的事務所及時清除出市場,對違規的行為以及違規的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理,這就大大的提高了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同時還可以嘗試建立獨立機構對會計注冊師的從業資格進行在審計,從而進一步保障會計事務所會計信息核算的質量。
(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促進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正確性,促進企業經營發展的主要途徑。健全內部控制,必須對企業的權利與職責進行系統性、規范性的劃分,做到權責相對應,權責相統一,從而有效地確保企業經營行為的合法性與規范性。必須建立健全的企業會計核查與監督機制,建立獨立的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通過相互的監督和交叉性企業信息審計工作,有效發現并糾正企業會計工作中的信息失誤,從而有效地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促進企業決策的正確。健全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加強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力度,建立企業內部的獨立審計機構與稽查制度,為企業的相關經營與管理活動建設規范性的約束機制,從而積極有效地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督促企業會計人員積極遵守,有效減少企業會計信息的失真,讓會計信息的披露變得更加真實完整、及時有效,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與發展。
由于我國會計的內部審計工作沒有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因此許多企業內部的審計機構名存實亡。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作用,應當盡快完善相應的審計法規,使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同時還應當建立由監事會領導下的內部審計制度,充分保證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并且應當發揮獨立董事會和監事會的監督作用,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管。
(四)完善相關會計制度
根據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特點,借鑒國際慣例,積極有效地制定相關會計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規,有效完善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的法律保障體系,是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保障,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來說,建立健全的會計信息質量監督監管體系,讓我國的會計法規變得更加的全面、系統、明確,讓相關的會計行為更加的具有規范性,是提高會計質量的重要法律手段。此外,在建立和完善了相關的法律規范之后,必須加大會計法規的執行力度,對于違法違規的虛假性、不實性會計信息予以嚴厲的查處和有效的懲罰,以法律手段震懾造假行為,通過從嚴查處從嚴治理等法律手段增加企業會計信息的造假者的成本,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水平。
總之,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而又艱巨的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努力,為營造一個真實可靠、干凈純潔的會計信息社會而奮斗。中小企業必須采取各種對策和措施防范財務信息失真現象,堅決打擊財務造假者,以凈化我國資本市場,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維護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參考文獻:
[1] 吳 玥.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及對策[J].經濟師,2014(3).
[2] 司興彬.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分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3(11).
[3] 王 波.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2).
[4] 王喜鳳.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成因及對策研究[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
[5] 郭 銳.淺議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與治理對策[J].知識經濟,2012(20).
[責任編輯:高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