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義清+陳靖+張起帆+何雪光+胡曉晴+劉小麗+張曉明+糜淑娥+彭鈞+晉利+梁穎研
一、實施背景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廣東省輕工職業技術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增強辦學特色,培養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校利用地處制造業發達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廣州的中心地帶的優勢,抓住創建國家示范性中職學校的契機,繼續秉承“辦教學企業,育能工巧匠”的辦學理念,把校企深度合作作為學校謀求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大力提高育人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有針對性地為珠三角企業轉型升級培養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努力實現學校與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雙贏合作。
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東莞市長安鎮,屬臺港澳與境內合資的上市公司,該公司精密模具設計制造技術位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由于產業升級和擴大,公司需要大量模具專業應用技術人才。
2011年6月,學校響應廣東團省委組織的“青工學堂”的號召,為珠三角產業結構升級培訓高素質企業員工,開始與東莞勁勝公司合作,構建了良好穩定的合作模式。
二、主要目標
(1)加強校企合作,利用學校“專業”+企業“技能”的優勢,為企業培訓員工,提升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為學校培養更適合企業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奠定基礎,實現 “雙贏” 校企。
(2)校企深度合作,共建行業一流的“專業崗位技能實訓室”,培養高技能“精專”的專業人才,面向社會,為行業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服務。
三、合作過程
(一)“紅娘”牽線,達成合作意向
2011年6月,在廣東團省委“青工學堂”倡議號召下,由團省委領導帶隊,學校各系、各教研組負責人深入到東莞勁勝公司調研,了解該公司員工培訓需求,對方表達了希望員工能有更多機會參加專業學習和考取相關職業證書,提高員工整體素質的愿望。7月,學校協助東莞勁勝公司制定了員工素質詳細培訓計劃。
(二)長期交往,加深良好印象
2011年8-11月,學校專業教師利用節假日,克服高溫路遠的困難,采取“送教入企”形式,為東莞勁勝公司開設培訓考證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方單位深為感動;同年12月,校企雙方簽訂“校企合作框架戰略協議”。2012年3-6月,校企雙方簽訂“訂單班”培養協議,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同年4月,學校黨委書記張起帆同志親率學生科黨支部與東莞勁勝黨支部交流,并帶領學校軍樂團參加該公司的體育文化節,很好地增進了友誼和互信。
(三)多次合作,實現互利雙贏
2012年5月,學校模具專業帶頭人郭志強老師到東莞勁勝公司車間掛職鍛煉;9月,第一屆“勁勝”模具班正式成立。由于有了這次合作,學校這一年模具專業招生翻了一番;為辦好“勁勝”訂單班,學校聘請東莞勁勝公司技術總監汪義君為模具專業兼職教師來校授課。12月,校企雙方簽訂“勁勝”獎學金協議,大大鼓勵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四)喜結連理,建成深度交往
2013年3-5月,校企共同籌建“模具拋光實訓室”,6月實訓室掛牌成立,這也是學校建設國家示范性中職學校和校企合作的杰作。2013年6月,學校聘請東莞勁勝公司人力資源總監黃河為“勁勝”班學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講座,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開啟思維;7月,為優秀學生頒發了第一屆“勁勝獎學金”。學校已構建了運作順暢、合作形式多樣、具有“工種合作”專業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四、條件保障
(一)政策支持
學校在三十多年的發展中,不斷增加和積累辦學經驗和人、財、物的配置,加上近幾年得到了國家和省在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硬件設施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不斷改善。
(二)制度保障
學校高度重視校企合作,制定有關制度,成立專門機構,配合模具專業開展校企合作,并在人、財、物(包括車輛、場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保障校企合作順利實施。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每年選派一線教師參加國內外的專業培訓和下企業實踐鍛煉,打造了一支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模具制造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四)設備投入不斷加大
模具制造技術專業成立于2002年,2007年成為廣東省重點專業,2010年成為國家中職示范學校重點建設專業,教學設備投入逐年增大,建立了現代化的“快速制造與精密檢測實訓中心”、“模具檢測技術實訓室”、“模具拋光技術實訓室”等,為校企合作提供了可靠的設備條件保障。
五、主要成效、成果與社會推廣
(一)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了專業建設水平和工種特色
依托東莞勁勝公司模具設計制造技術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的優勢,共建“模具拋光技術實訓室”,突顯了生產鏈條中的關鍵技術點,強化了對接關鍵崗位技能的培養特色。
(二)成立“勁勝”模具訂單班,提高了社會效益
2012年學校與東莞勁勝公司簽署了《訂單式培養合作協議》,冠名“勁勝”模具班,使當年報讀模具專業人數比往年翻了一番。
(三)建立“勁勝”獎學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東莞勁勝公司在學校設立“勁勝”獎學金,為模具專業優秀生每年提供4萬元獎學金(連續提供三年,共12萬元)。該獎學金的設立激勵了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學生們努力學好本領、為社會服務的職業意識。
(四)建立穩固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增強了專業競爭力
東莞勁勝公司這家同行業中一流的大企業,每年可接收學校近百名的模具專業實習生,既方便了統一實習管理,又利于學生學到先進技術,增強了學校的專業競爭力。
(五)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商教學模式,使培養更具針對性
針對企業特點及對人才技能層次的要求,學校與東莞勁勝公司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和培訓方案,努力實現學校的優質教學資源與企業的先進設備技術的有機結合,并以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進行課程設置,以合作企業為實訓基地開展頂崗實習,最大化地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無縫接軌。
(六)為合作企業輸送優秀人才,實現“校企雙贏”
目前學校與東莞勁勝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通過雙向選擇,合作企業可優先錄用學校的優秀畢業生。該公司管理規范,待遇優厚,技術設備先進,工作環境優良,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學生有了好的出路,必然對招生帶來益處,真正實現“校企雙贏”。
六、體會與思考
通過近幾年校企合作,學校深深體會到,中等職業學校要創新職業教育模式、教學模式、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必須高度重視校企合作,努力做到與企業深度融合。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必須要要建立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保障校企合作順利實施,并且開展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實現“校企雙贏”局面。
廣東省輕工職業技術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校企合作任重道遠,學校將繼續努力,進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廣東省輕工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