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楷+金宗武+馮子川+徐勇
一、實施背景
中山市以紡織服裝業為產業集群經濟的主要支撐之一,目前擁有3個國家級服裝名鎮(中國休閑服裝名鎮——沙溪、中國牛仔名鎮——大涌、中國內衣名鎮——小欖),產業配套完善。2012年,中山市服裝行業產值達760億元;沙溪鎮紡織服裝工業產值達180億元,是我國休閑服裝的策源地,重要的休閑服裝生產基地。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出口形勢嚴峻,勞動力成本大幅提高,大多數企業以加工為主,缺乏自主研發能力,近年來服裝行業不斷下滑。在此危機時刻,建設產學研結合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發揮產學研結合的引領作用,服務行業企業意義重大。
二、主要目標
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以下簡稱學校)作為主體,圍繞“一個基地(廣東休閑服裝產業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兩個教育培訓單位(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沙溪服裝學院);三個公共服務機構(中山沙溪時尚創意園、中山市休閑服裝工程研發中心、中山市中紡聯紡織品檢測有限公司);四個名工程(名鎮、名企、名師、名牌)”建設的規劃布局,建成“中國休閑服裝之都”新的產業集群,完成中山市服裝行業產學研結合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
三、實施過程
1. 產學研一體搭平臺
2005年3月,學校接管獨立法人科研單位中山市休閑服裝工程研究開發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8年來,學校建設了紡織品檢測中心、暴風服裝電子商務020平臺、服裝表演大廳、服裝CAD室、服裝對內展廳、品牌服裝對外展廳、CAPP(服裝電腦輔助生產工藝)設計室、版房車間、數控裁床車間、數碼印染室、服裝攝影棚等功能場室,營業面積1.2萬平方米。購置了一批高新技術的制衣、制版、設計、檢測、印染、攝影的現代化設備。
其中,由學校、中心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CTTC深圳中紡標公司合作建設的中山市中紡聯紡織品檢測有限公司,其紡織品檢測實驗室已經通過CNAS國家實驗室認證,正在為中山及周邊城市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紡織產品檢測、認證服務。
目前,中心已建設成為中山市紡織服裝行業最大的公共技術服務機構,提供研發、設計、展示、檢測、培訓、電子商務代運營服務。
學校和中心合作,全面建設產學研平臺,為當地紡織服裝企業提供質優價廉的技術服務,完善產業鏈,扶持企業走自主創新道路。
2. 人才聚集顯實力
學校成立服裝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聘請行業專家擔任委員,具體負責產學研發展,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研究、指導、咨詢、服務等工作。
學校先后聘請了清華大學服裝系主任肖文陵教授、湖南師大服裝設計學科帶頭人歐陽心力教授、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李小燕、金惠、、林姿含、董懷光、邱偉、王寶元、畢特等著名設計師為學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另外,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院長趙強、副院長劉瑞標教授、吉林化纖集團董事長宋德武等受聘為學校高級顧問。
廣東服裝職教集團秘書處設在學校,學校也是中山市服裝設計師協會的舉辦單位,定期開展各種學術交流、設計大賽、時尚沙龍,使學校成為廣東一處時尚思維高地。
學校聘請二十幾位企業行業設計師、板房師、工藝師擔任兼職教學和實習指導教師。專任教師中,由全國優秀指導教師、南粵優秀教師、中國十佳服裝制版師、廣東省十佳服裝設計師等組成優質教育教學團隊。
自1992年起,學校為社會輸送了近6000多位服裝專業畢業生,他們大多數已經成為中山紡織服裝企業的業務骨干和技術力量,部分還自主創業成功,走出了兩位廣東省十佳服裝設計師,學校畢業生為中山服裝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實施條件
1. 省部支持共建樹標桿
2012年12月,由中山市沙溪鎮政府支持,學校和中心牽頭與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廣東省技術中心等共同申報的 “省部(廣東省、教育部、科技部)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廣東休閑服裝產業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的建設》科研項目”正式獲批,建設期三年,該項目的實施,將使學校和研發中心在產學研結合、技術服務方面走在全國中職學校前列,進一步推動中山市傳統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
2. 高端引領促發展
由學校、中心與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提供智力支持、中山市廣弘集團發起成立中山市理工創意園有限公司,在中山市沙溪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鎮政府提供臨近沙溪理工學校占地68畝、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給創意園公司優惠使用,投資強度達人民幣2億元,建設中山沙溪時尚創意園,目前已經完成第一、二期工程,正在密鑼緊鼓建設第三期工程。
創意園主要建設產品設計開發、檢測、銷售、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培訓、工業旅游等先進產業鏈條。學校在創意園區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起到巨大人力資源支撐作用。力爭經過三年的努力,建設為中山產業升級發展的示范高地。這是中山市優化經濟增長方式,發揮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創新提升傳統服裝業附加值的重要舉措。
由學校、中心與阿里巴巴集團認證的金拍檔(廣東省僅四間公司)中山市暴風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中山市服裝行業電子商務產學研合作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創新電商代運營模式,該平臺落戶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校企各方合資組建中山市暴風服裝電商公司來支持平臺的發展,新組建的暴風服裝電商公司攜眾多優質服裝供應商組建聯盟,為平臺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并負責運營管理。學校和研發中心的師生、設計師以及服務服裝行業多年的企業資源無縫融入平臺,將打造國內領先的以B2B2C 方式開展校企合作共建O2O平臺的模式,同時為眾多學生提供創業創意創新崗位,如設計開發、分銷、推廣、美工、客服、物流、質量檢測等,并計劃3年內將平臺模式向全國十余個主要城市高校集中區復制,聯盟按照“在高校選點→合作建設平臺→派出核心管理人員→移交高校學生會管理的”模式,發動千千萬萬高校學生在平臺開設個人C 店,走出一條獨特的電子商務發展之路。
五、實際成果、成效及推廣情況
1. 產學研合作結碩果
1)研發、技術推廣平臺:學校與中國天竹產業聯盟、上海和鷹公司、廣州春曉公司等合作,推廣環保健康面料、高新技術服裝機械、服裝信息化工程、GST精益生產工程技術。學校幫助中山市通偉公司、霞湖世家公司、長城公司等員工超過2000人的規模型公司成為精益生產的典范和受益者。
學校與上海和鷹公司合作在學校內成立了和鷹中國華南區4S中心,學校分別組建生產與管理工作室、紙樣與裁床工作室,根據市場需求由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學校老師共同制定教學任務,培養人才。在企業內推廣應用GST(服裝標準工時精益生產系統)項目,提高企業生產水平和生產效率。
2)設計平臺:學校服裝專業師生積極參與到為企業提供設計開發服務,服務的企業有中山市華人禮服公司、狄卡威公司、紅歌公司、白金漢姆公司、深圳貝利爽公司、南通東帝公司等10余間企業。
學校與深圳貝利爽公司、南通東帝公司合作,研究開發的測溫變色T恤,在上海世博會上展示、銷售。 創立校企合作品牌-—COOLLV酷侶,獲得2012廣東時裝周最佳休閑裝設計獎。
學校服裝設計專業,為了進一步對接企業,培養市場所需人才,與南通東帝公司合作成立梭織工作室, 同中山尚道公司合作成立針織工作室,與中山英仕服裝有限公司成立了婚紗禮服工作室,由教師和企業設計師帶領學生共同設計開發不同類型的產品,與霞湖世家公司合作成立“霞湖店長班”等。
3)展示平臺:為企業提供季度產品發布會時裝表演、晚會時裝表演、模特攝影、平面廣告、影視廣告宣傳服務,每年服務企業30余家。
4)培訓平臺:針對性地開設服裝設計與營銷、電腦輔助設計、服裝Qc跟單、服裝紙樣制作、服裝縫制工藝、服裝檢測、電腦平面設計、服裝IE等各種培訓班,培訓與推薦就業相結合,為企業不斷輸送各類型技術人才。
5)檢測平臺:學校、中心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CTTC中紡標檢測公司合作,在學校建設了中紡聯檢測公司,為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產品檢測服務。
隨著市場的需求增大,學校與檢測中心合作開辦“紡織品檢測與貿易班”,為企業培養輸送產品質量檢測和跟單人員,是國內中職學校首個開辦此專業方向的學校。
2. 省部支持共建出經驗
近幾年,在中山市沙溪鎮政府全力支持下,學校高效推進國家示范校的創建工作,同時積極推動省部(廣東省、教育部、科技部)鎮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的創建,極大提升學生技能實踐條件和師資實踐水平,學校上千名師生成為直接的受益者,也給合作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學校引進名師工作室,建立教師工作室,與企業實際工作對接,既服務企業又培養學生。這種現代學徒制方式培養中職學生,學校走在前列。
2012年8月,學校獲得2011年度中山市科技獎勵最高獎——“產學研合作獎”。
六、體會與思考
學校以產學研結合為特色提供技術服務,讓行業、企業與學校良性互動,正是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的體現。學校對幫扶企業付出極大心血,效果突出,政府各級部門更愿意加大投入,促進學校更上一層樓。
服裝的價值主要由品牌、面料、設計和工藝構成。現在,人文文化、產業文化越來越成為服裝行業發展的基礎和出路。學校是文化傳承和積淀之地,學校堅定不移地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必將成為引領中山乃至廣東區域服裝發展的重要力量。
學校開展產學研活動,勢必涉及資金、信息、技術、人才等要素的流動,在現在對學校越來越規范嚴格的財政管理體制下,許多項目無法與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開展。8年前,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承辦了獨立法人單位——中山市休閑服裝工程研發中心,以此衍生出中山市中紡聯檢測公司、中山市服裝設計師協會等獨立法人單位。這些機構正是架接學校與行業企業的橋梁,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