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巖 趙宏林 董麗霞 包烏仁
(內蒙古民族大學護理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028043)
正確的護理職業價值觀是護理人員竭誠為患者服務的前提,也關系到護士自身的工作滿意度及離職傾向等問題[1]。大學是人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是從學習為主到工作為主的準備和過渡時期。護生通過這一準備和過渡階段,逐步確立職業價值觀,增進社會適應性、成為一個自信的、獨立的,對自己所學的護理專業有獨特想法和追求的,并且能夠不斷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這一時期對護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校對蒙授護理本科生進行了職業價值觀與社會適應性調查,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2013年5月在校的所有蒙授護理本科生共462人。
1.2 方法 向被調查者發放問卷,問卷共分3個部分,分別為一般人口學資料、職業態度量表、社會適應性量表。(1)基本資料調查表,參照國內外標準,與護理教育專家共同探討設計;(2)職業態度量表:Super職業價值觀問卷的中文版。可用于護生或護士職業態度的測量。本表采用分半信度來估計量表的信度(r=0.914);(3)社會適應性量表:采用北京師范大學鄭日昌教授編制的“大學生社會適應性診斷量表”,此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及效度,廣泛用于大學生的心理診斷。
1.3 統計學方法 收集的資料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人口統計資料 發放問卷462份,回收問卷446,有效問卷439份,其中女372人占84.7%,男生67人占15.3%。獨生子女80人占18.1%,非獨生子女359人占81.9%。性格特點:內向型50人占11.4%,混合偏內向型164人占37.4%,混合偏外向型169人占38.5%,外向型22人占12.5%。生源地:城市37人占8.5%,鄉鎮96人占22%,農村303人占69.5%。選擇護理專業原因:本人意愿209人占47.8%,父母及朋友意見152人占34.8%,專業調劑34人占7.8%,其他42人占9.5%。
2.2 蒙授護理本科生職業價值觀特點(表2)
表1 蒙授護理本科生職業價值觀重要程度排序(n=439人,±s)

表1 蒙授護理本科生職業價值觀重要程度排序(n=439人,±s)
重要程度V5監督關系項目 得分(分)12.612±2.653 1 V4工作環境 12.531±3.052 2 V8同事關系 12.471±2.688 3 V13經濟報酬 12.445±2.736 4 V6生活方式 12.382±2.611 5 V11獨立性 12.380±3.139 6 V7安全感 12.120±2.525 7 V14利他性 12.103±2.541 8 V3成就感 11.837±2.619 10 V15智力激發 11.556±2.535 11 V1創造性 11.484±2.530 12 V9美感 11.119±2.249 13 V12多樣性 11.042±2.425 14 V2管理能力11.007±2.574 15
2.3 蒙授護理本科生社會適應性特點(表2)

表2 蒙授護理本科生社會適應性特點 (n=439人)
2.4 蒙授護理本科生社會適應性與職業態度相關性 將蒙授護理本科生的社會適應性與職業態度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二者呈正相關(P<0.05)。
3.1 蒙授護理本科生職業價值觀特點 護生們首要重視的價值觀是:監督關系(監督工作的人很公平和很好相處),這說明對自己缺乏自信,對社會公平缺乏信心。其次,她們希望職業能讓她們享受到良好的工作環境、獲得理想的經濟報酬、選擇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這些反映了當代護理本科生對物質條件的關注。同時,她們卻相對忽視了護理事業的初衷,如利他性、成就感和美感,并且忽視了自身對社會的奉獻。
3.2 蒙授護理本科生社會適應性不良 調查顯示,適應性差和適應性極差的護生分別為157人和174人,也就是說適應性不良者占75.4%,所占比例令人堪憂。可能與語言、學習成績、溝通效果、自身情況相關。
3.3 對策
3.3.1 利用“導師制”倡導正確護理職業態度、提升社會適應性 作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不僅需要精湛的護理技能,還需要正確的職業態度和對生命的敬重。1998年1月美國高等護理協會(American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nursing,AACN)修訂的高等護理教育標準中對護理本科教育應發展的職業態度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包括:利他主義、自主性、人類尊嚴、正直、社會公正五個方面。我校自2012年6月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每位導師負責30位學生。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每月開展至少兩次座談會,按照學生的需求進行指導,主題如:導師推薦閱讀書目、如何提高成績、關愛生命、愛的奉獻、護理事業前景、職業生涯規劃、應聘技巧等等。利用導師們豐富的學識、高尚的師德、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健全的人格感召學生。教育是職業價值觀獲取的重要途徑[2]。通過“本科生導師制”,培養護生們的專業情感,逐步樹立真確、積極的護理職業態度。
同時,導師們還關注護生們的成長,幫助他們完善自我、提高自信心,在導師的帶領下做一些情緒適應、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訓練,如:情感病毒、拋開煩惱、同心協力、荒島逃生、肢體語言溝通等。努力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3.3.2 注重職業態度教育 我國目前護理事業職業態度、道德教育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完整、詳細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僅有幾門人文課程,如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工作中的人際溝通等。教學方法簡單,多以理論授課形式為主,學缺乏積極性及認同感,教學效果不理想。借此,我院即將開設職業態度教育課程:護理美學、愛的教育等,并且更著重于護生們的內心體驗,如護士第一課——為父母洗腳,從為他人付出中體會到快樂。有些護生在學校時品學兼優,進入醫院后難以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影響了實習與就業[3],這與在校期間的教育有關,必須提高護理專業教師的準入資格;實行“雙師制”,既要有高等教育資格,還要有執業護士資格。此類教師在教學當中,與臨床聯系緊密,注重培養護生積極的專業觀和良好的職業態度[4]。
3.3.3 督促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和就業指導
我院以課程見習、志愿者服務等形式,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這些活動室護生們在校期間既可深入社會、感知職業現狀、培養興趣、強化護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判斷護理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提升專業熱愛度與自豪感。蒙授護理本科生希望在就業指導中獲得的知識依次是:應聘技巧、職業規劃指導、用人單位信息和就業心理輔導。我院將全力開展以上幾方面的指導。
綜上所述,蒙授護理本科生職業價值觀特點:注重社會公平、物質條件和人際關系,不重視視美感、利他性及奉獻精神。社會適應性普遍較差,與職業態度呈正相關。蒙授護理本科生是未來蒙醫護理事業的中堅力量,其職業價值觀與社會適應性將影響到今后蒙醫護理事業的發展。我們要通過課程改革、師資、社會實踐、就業指導等,努力提升蒙授護理本科生的職業價值觀與社會適應性。
[1]成芳,李文濤,安力彬.護理職業價值觀的文獻回顧研究[J].醫學與社會,2009,22(8):60-65.
[2]杜丹丹,黃萬琪,程青洲,等.護理人員職業價值觀的思考[J].全科護理,2011,9(11):3073-3075.
[3]李秀玲.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專業學生社會適應性研究及對策[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2012,7(7):651-653.
[4]李云芳,王唯英,姚姍姍,等.雙師制在臨床護理技能教學中的作用[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0,45(3):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