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湘芬 劉佩璇 劉榮 張樹增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廣東 廣州510120)
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首創,目前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PBL強調以主動學習為主,提倡討論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目的在于提高主動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1]。為了更好提高臨床護士護理英語口語表達和交流能力,我們在護理英語口語臨床培訓中引入PBL教學法,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從我院內、外、婦、兒、急診等部門自愿報名的80名大學本科畢業1~5年,英語基礎較好,大學英語CET-4成績合格,并且希望進一步提高自己英語口語水平的臨床護士中選撥適合的人員作為培訓對象。選拔方法:80名護士進行口語面試,面試考核由廣州醫科大學的4名醫學英語教師分成兩組,以2對1的形式完成,取兩位考官平均分,擇優錄取成績前6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將60名護士用抽簽法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名。其中男6名,女54名,年齡23~28(24.89±0.42)歲,兩組在性別、年齡、口語成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實驗組 (1)課時安排:每月2次上課,每次四個學時,總共64個學時;(2)優化課程結構:授課內容包括:內、外、婦、兒、急診科常見疾病的護理英語口語表達方法以及臨床護理技術、實驗室檢查的護理英語口語表達方法。在設計和實施PBL教學時,要緊密聯系臨床常見情境案例,并注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3)問題設計:問題設計是PBL教學法的關鍵,授課前精心構思所提出的系列“問題”[2];授課老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臨床護理工作中常發生的情境設置,由淺入深提出3~4個主要問題,上課前布置給學生,作為討論提綱。例如外籍人士因發熱急診就診時,PBL教學設計的問題是:如何應用英語采集病史、體格檢查、指導患者就診等;(4)討論準備:學生分為5組,每組6人,每組設置組長和記錄員各一名,以組織好本組的學習并記錄小組討論情況。同時提供一個可供利用學習的資源庫,包括一些可供查閱的英語書籍、文獻、網站等。并在課前2d將情境案例、問題書寫成講義發放給學生,學生圍繞提出的問題查找資料,最后各小組對問題提出初步的解答,寫成英語口語發言提綱;(5)課堂討論并歸納總結:要為學生營造輕松、主動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圍繞問題踴躍發言,熱烈討論。課堂教學的形式多樣,如單詞接龍游戲、角色扮演、護理英語查房等。在角色扮演中,根據設置的情境,將護士引入一個國外護士的角色,如何應用英語進行護理評估、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同時,也要將扮演病人的學生引入角色,在護士詢問病情和進行護理干預時應該有的表情和應答。教師在學生發言后及時進行點評及扼要總結,對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和爭議大的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同時教師對學生英語口語的進步予以表揚,對內向、靦腆的學生給予鼓勵、關心;(6)考核:培訓課程結束,由最初篩選學生時的兩位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難易程度與初篩時相同,取兩位教師平均分作為學生的口語成績。
1.2.2 對照組 由承擔上述PBL的教師,采取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觀看教學錄像為輔,講授的內容與實驗組大致相同。
1.3 問卷調查 PBL護理英語口語教學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2份自制問卷調查:(1)學生對PBL英語口語臨床教學質量的反饋問卷,共五題,采用Likert 5級計分,非常滿意、滿意、無所謂、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分別計5~1分;(2)學生能力自評調查問卷,共七題,采用Likert 3級計分,較大提高、提高、無提高分別計3~1分。每次發放問卷30份,回收問卷30份,問卷有效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兩組學習前后成績比較(表1)
表1 兩組學習前后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習前后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學習前 學習后實驗組30 76.6±5.4 88.5±6.3對照組 30 78.3±7.9 75.3±6.2 t 0.949 -8.091 P 0.347 0.00
2.2 問卷調查分析:(1)學生對PBL英語口語臨床教學質量評價:內容包括激發學習動機、教學方法、課程安排、教材、教學內容5個方面,平均得分(4.70±0.51)。從教學質量的反饋來看,學習效果滿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PBL英語口語臨床教學學生能力自評:內容包括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小組合作、思路的開闊性、口語能力、理論水平、聽力水平。平均得分(2.55±0.56)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大量外籍人員旅居中國,外籍患者日益增多,對多元化文化護理需求日益增加[3],尤其是在成功申辦廣州亞運會、上海世博會后,醫護人員對外交流更是日趨增多。作為世界語言的英語在護理中日益重要,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護士英語口語交流能力是臨床護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而PBL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也逐漸成為我國醫學教育模式改革的趨勢[1]。因此,我們不僅將PBL教學法引入臨床護士英語口語培訓中,而且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了摸索和改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護理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采用“教師講、學生聽”這樣“填鴨式”與“滿堂灌”的被動學習方式,其弊端就是造就了一大批高分的“啞巴英語”學生。PBL教學法符合語言學科教學的特點,語言作為一種社會文化行為,其運用離不開所依賴的社會環境和情景語鏡[4]。本研究對象是臨床護士,他們有臨床護理工作經驗,PBL教學法中問題的設計來源于日常工作,設立在真實情景之中,在真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解決問題進行護理英語口語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PBL強調以主動學習為主,從問題準備到課堂討論結束過程中,學生需要查找英語資料,文獻檢索等,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自學能力,更符合成人教學的特點。本組資料顯示,PBL對臨床護士英語口語培訓的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小組合作、思路的開闊性、口語能力、理論水平、聽力水平培養都具有明顯優勢。根據學生對PBL英語口語臨床教學質量評價反饋分析,學習效果滿意,PBL教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研究僅以一間醫院的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存在著局限性和不足,以后將在擴大樣本量、教學內容、增加課時、完善教師授課方式等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調查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夠為目前各醫院自行組織的護士英語口語臨床培訓課程提供參考。
[1]曾曉華,劉長安,王亞旭,等.PBL教學法在普外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1):1471-1473.
[2]石鑫,姜梅,郝玉軍,等.PBL模式在神經外科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9:117-118.
[3]盧雪琴,姚海欣,葉江嬪,等.在實習護生中試行雙語護理教學查房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3):2145-2146.
[4]趙佳,鄭淑園,姜冬蕾.基于問題的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6):1256-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