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權
摘 要:技能是職校生的謀生和立業之本,而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是反應國家職業教學改革和學校推動課程教學改革的一面鏡子。汽修專業通過技能大賽,能夠為其日常教學與課程改革找到很好的方向和重心,促進了汽車維修專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技能大賽 ?課程改革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c)-0207-01
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是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和市場辦學,注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以實現辦學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為推進新時期的職業教育改革,教育部明確“定期舉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此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隨著汽車專業的職業標準和崗位技能規范的不斷完善,這也為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期舉辦技能大賽對提高汽車專業的建設和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 舉辦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的背景
1.1 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職校的大多數汽車專業教師是從院校畢業后直接來到職校從事汽車教學活動,他們的教學經驗和技能水平都有待提高。
1.2 汽車專業的實訓基地遠遠不能滿足職校模塊教學要求
汽車專業的實訓基地需要必須的場地和設備,這就需要相關部門支持職校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力,但是很多職業學校由于實力的限制,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上投入遠不能達到正常專業實訓教學的要求。
1.3 校企合作層次不高,行業對職教和專業建設的參與程度不高
初期的校企合作主要體現為企業向學校捐助資金和設備,為學生提供簡單的實習崗位的機會等,行業對職教的參與度不是很高。
1.4 職業學校課程改革需要深化,專業教學質量的評價缺乏抓手
市場需要有很強的綜合素質的人才,而對這些素質的要求必須反映到職校汽車專業的課改之中。而我國早期的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的程度不高,對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改革需要進一步的深化。由于職業學校課程體系改革的力度不夠,培養的畢業生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教學質量的評價缺乏抓手。
1.5 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匱乏,不能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人才的需求
由于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的欠缺、汽車實訓基地的投入不足、專業課程改革的程度不高以及市場的關注度不夠,導致培養的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的汽專畢業生不是很多,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2 汽車專業技能大賽對專業建設的重要意義
2.1 對職業學校的教育、技能教學的重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技能大賽是校企合作的窗口,通過舉辦技能大賽,充分展示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調研了產業結構調整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和需要,進一步促進了職校與行業的產教結合,努力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職業學校的教育、技能教學的重視程度得到不斷的提高。
2.2 提高了汽車行業對職業教育和專業建設的參與程度
包括通用、博世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參與到與職校汽車專業建設中。校企合作的內容也轉變為捐助設備、師資培訓、課程開發和提供實習崗位為主,形成了課程開發、崗位實習、技能大賽和更新課程等一系列的合作方式。以技能大賽為聯系紐帶,推動和加強了職業學校和行業全方位的合作,大大提高了汽車行業對職業教育和專業建設的參與程度和參與熱情。
2.3 促進了專業調整、課程改革、教材建設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技能大賽的開展有利于徹底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模式和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有利于使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需要、職業資格鑒定考核等內容接軌。
2.4 有力的促進職業學校汽車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技能大賽的開展不僅促進了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也推動了汽車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做到既能言傳,又能身教。同時,學校有組織的將汽車技能大賽的研究成果應用到課程改革和專業校本教材的編寫和開發上,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5 技能大賽進一步促進了汽車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
隨著大賽對社會市場經濟和職校汽車專業建設的貢獻越來越大,職業學校及其行政主管部門對技能大賽的重視程度的也在不斷提高,相關部門和學校對汽車專業的基礎設施的投入程度也越來越大,很多學校都紛紛建立了教學工廠式實訓基地,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了硬性條件。
2.6 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拓展了學生的就業前景
隨著汽車行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除汽車專業知識外,學生還應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技能大賽不但完善了汽車專業的實訓實施,而且也能夠培養學生專業技能。通過技能競賽,能充分展示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高超的技能水平,向社會宣傳職業教育的成就,進一步增加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3 汽車專業技能大賽需要完善和改進之處
雖然大賽對加快發展汽車專業建設,提高職業學校的辦學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在認識和準備大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偏差。
3.1 過分重視技能訓練,忽視理論知識的學習
由于在汽車項目的技能大賽中,技能考核占到80%左右的分值,因此很多學校的教練和選手往往將重心放在技能訓練上,而忽略選手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
3.2 過分重視單項技能的訓練,忽略了文化課和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
學校為了在各級大賽上取得好的成績,專門為比賽的學生制定了項目的訓練和比賽方案,導致選手在自己參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非常出色,但卻忽略了文化課和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
3.3 教學資源的不均衡使用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要“覆蓋所有學校、覆蓋所有專業、覆蓋所有老師、覆蓋所有學生”。但就目前情況看,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得到參加技能訓練和比賽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校的教學資源的不均衡使用。
3.4 技能大賽的成果沒有及時轉化為汽車課程教學項目,回饋到課堂教學中
有些職業學校參加技能大賽的動機僅僅是為了取得比賽的好成績。并沒有將大賽的內容及時的轉化為教學成果,回饋到汽車專業的課堂教學中去,教學質量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4 結語
技能大賽是我國職業教育制度的創新,也是新時期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推進器。在引導人們重視技能型人才培養和技能比賽的同時,也要努力克服和消除伴隨著技能大賽的一些不良因素,從而使技能大賽在職業教育中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玉城.淺談技能大賽對汽車實訓教學的促進作用[J].讀與寫雜志,2011(10).
[2] 焦永芳,徐勝奇.怎樣正確認識技能大賽的價值[J].科學大眾,200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