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霞 祝傳貴 李愛新
有效溝通在25例藥物性肝病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武俊霞 祝傳貴 李愛新
目的 研究和探討有效溝通在25例藥物性肝病(DILD)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方法 25例藥物性肝病患者為研究對象, 對臨床護理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經過科學有效的溝通及對癥護理, 25例藥物性肝病患者全部康復, 患者預后情況良好。結論 通過停用肝損傷藥物, 實施有效溝通,配合科學的護理措施, 患者肝功能恢復情況良好, 臨床治療效果較好。DILD是臨床中較常見和易被忽視的疾病, 應引起臨床護士的重視。
藥物性肝炎;有效溝通;護理
藥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DILD)是指某些藥物對肝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引起的疾病。DILD通常起病較急, 臨床表現多變, 以急性肝損害為主。近年來, DILD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我國藥物性肝炎約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隨著新藥的不斷開發應用, 各種藥物的聯合應用增多,患者自行服藥或隨意加大藥物劑量的幾率增加。因此, 作者在工作中對藥物性肝病住院患者進行了調查分析, 并通過有效溝通, 使其能積極配合治療, 早日康復。
1. 1 一般資料 25例藥物性肝病患者中, 男15例, 占60%,女10例, 占40%;年齡20~60歲;其中急性藥物性肝病22例, 慢性藥物性肝病3例;本科學歷3例, 占12%, 大專學歷3例, 占12%, 中專、高中4例, 占16%, 初中、小學15例,占60%;學生3例, 占12%, 老師5例, 占20%, 農民5例,占20%, 工人2例, 占8%, 服務行業5例, 占20%, 無業人員5例, 占20%。有厭食、惡心、乏力癥狀15例, 占60%, 腹脹、腹痛癥狀6例, 占24%, 腹瀉癥狀4例, 占16%;有肝大、脾大體征15例, 占60%, 皮疹、發熱3例, 占12%, 黃疸5例,占20%, 無黃疸2例, 占8%;藥物所致如排石藥2例, 占8%,抗菌素6例, 占24%, 抗真菌藥4例, 占16%, 降糖藥4例,占16%, 抗甲狀腺藥3例, 占12%, 降壓藥6例, 占24%。
1. 2 有效溝通方法 包括住院后、治療中和治療后護理的有效溝通。
1. 2. 1 住院后護理的有效溝通 用文明語言問候, 耐心解答疑問, 消除顧慮。向患者介紹藥物性相關知識。遵醫囑立即停用有關藥物, 嚴密監測肝功能測各項指標, 給于保肝藥物治療。
1. 2. 2 治療中護理的有效溝通 護士與住院患者的有效溝通≥25 min。與住院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以友好的目光接觸對方, 態度和藹, 以熟練準確的動作進行靜脈穿刺。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 及時解除其緊張感。在語言上引導患者說出治療過程中的感受, 結合治療進行相關疾病知識對癥護理的講解, 消除患者的顧慮。
1. 2. 3 治療后護理的有效溝通 護士應請患者談談治療后的感覺, 告訴患者治療后護理的注意事項, 使其能積極配合,早日康復。
1. 3 護理措施
1. 3. 1 心理護理的有效溝通 告訴急性藥物肝病住院患者一定要臥床休息, 這樣可以減少肝臟負擔、瘀血及并發癥,縮短病程, 有助于肝細胞修復和再生。根據病情, 立即停用有關藥物, 遵醫囑給予保肝藥。此病病程長, 會加重住院患者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所以要經常和住院患者溝通, 傾聽其訴說, 了解患者心理狀態, 適時進行疏導, 引導住院患者面對現實, 保持心情舒暢, 用通俗易懂的話介紹相關疾病的醫學、藥物知識, 消除住院患者的焦慮、悲觀、緊張等不良情緒。1. 3. 2 皮膚及飲食護理的有效溝通 對有黃疸出現的患者做好皮膚護理, 有瘙癢感的住院患者, 要告訴其不要抓傷皮膚引起感染, 必要時用外涂藥止癢, 勤換內衣, 穿棉質衣服。告訴住院患者飲食合理的重要性[1], 在允許的范圍內定量吃一些含蛋白質的食物, 促使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能力, 會對病情恢復有很大幫助;適當食用菌類食物, 如香菇等, 在防癌抗癌同時還能增強免疫能力;當肝臟受損時, 不要吃甲魚、雞肉, 因為蛋白質含量非常高, 食用后不易消化, 會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 誘發肝昏迷。有出血的患者也要告訴他要禁食, 即使不出血了也要避免粗糙、堅硬、辛辣食物, 以防再次出血。要戒煙戒酒少吃油炸食品, 補充足量的維生素, 也可提高免疫能力。
1. 3. 3 健康教育 告訴患者如有不適需要用藥時, 不要盲目用藥, 一定要征求醫生的意見。同時要提高患者對相關藥物的知識面, 熟悉此藥的作用、禁忌證, 適應證及不良反應[2],及藥物劑量、給藥方法。正確認識藥物的兩面性, 樹立正確的用藥觀念, 用藥越多病就好的越快的觀念不能有, 不服用對肝臟有害的藥。
經過科學有效的溝通及對癥護理, 25例藥物性肝病患者全部康復, 患者預后情況良好。
新的醫學模式不僅體現在態度好、語言美、行為美、還要對患者的心理服務上體現出來。溝通是為了設定的目標,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 并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患者對有效溝通護理滿意程度其中滿意24例, 占96%, 不滿意1例, 占4%[3]。護理人員通過對藥物性肝病患者有效溝通, 提高了患者的醫藥知識, 配合科學的護理措施,患者肝功能恢復情況良好, 臨床治療效果較好。
[1] 周慧佳. 藥物性肝病患者的40例護理.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4):192-193.
[2] 姜慧芳, 程能能, 杜文民, 等.住院患者藥物性肝病的危險因素和可疑藥物分析. 中國臨床藥學雜志, 2011(5):282-285.
[3] 韓軍, 王麗芳, 李彥暉.從肝病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談護理質量改進. 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 2007(8):651-652.
2014-09-04]
453000 河南省新鄉市傳染病醫院(俊霞);新鄉衛生學校(祝傳貴);河南省新鄉市中心血站(李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