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芬 張蕓蕾
【摘要】 本文就貧血患者4330例鐵蛋白、葉酸、維生素B12水平調查,統計男、女患者在所有貧血患者中,小細胞低色素性貧510例、大細胞性貧血271例,進行血清鐵蛋白、葉酸、維生素B12檢測值分析,以及分布在各科室的百分比。發現血清鐵蛋白減低,是診斷缺鐵性貧血必須的依據;鐵蛋白減低合并缺葉酸或維生素B12減低,可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葉酸、維生素B12檢測,是診斷巨幼細胞性貧血必須的依據。聯合網織紅細胞計數在貧血患者治療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貧血不是一種獨立疾病,可能是一種基礎的或有時是較復雜疾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一旦發現貧血,必須查明其發生原因。
【關鍵詞】 貧血;鐵蛋白;葉酸;維生素B12;網織紅細胞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1日~2014年3月6日收治的貧血患者4330例。男2254例, 其中: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208例, 大細胞性貧血194例;女2076例, 其中: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302例, 大細胞性貧血77例。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男血紅蛋白(Hb)<120 g/L,平均紅細胞體積(MCV)<86 fl,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26 pg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20 g/L;女Hb<110 g/L, MCV<86 fl,MCH<26 pg ,MCHC<320 g/L。大細胞性貧血:男Hb<120 g/L,MCV>100 fl,MCH>32 pg;女Hb<110 g/L,MCV>100 fl, MCH>32 pg。
1. 2 檢測方法 血清鐵蛋白(Feeritin)、維生素B12、葉酸(FOL2) 本室采用貝克曼儀器UniCel DxI 800 檢測, 順磁性微粒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法。血液細胞分析、網織紅細胞計數, 采用日本儀器SYSMEX XT-4000i 檢測。
2 結果
參考值:葉酸>6.59 ng/ml, 維生素B12 180~914 pg/ml, 鐵蛋白女11~307 ng/ml, 男24~336 ng/ml。
4330例貧血患者, 總體看,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接近 2:1 , 分別占所有貧血的11.78%、6.26%。其中男2254例, 女2076例。大細胞性貧血, 男:女≈2.5:1;小細胞性貧血, 男:女≈2:3。
小細胞性貧血中, 男性:女性接近2:3;血清鐵蛋白合并葉酸、或和維生素B12減低, 占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5%。
大細胞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患者781例中, 統計以腫瘤血液科、感染科、兒科、產科、消化風免科、婦科患者較多見, 分別各占19.2%、11.78%、10.50%、9.73%、8.71%、7.94%;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中, 女性較男性多見 , 女:男≈3:2;大細胞性貧血中, 男性較女性多見, 男:女≈2.5:1。
4330例貧血患者, 其中大細胞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患者發病率較高, 占18.04%, 其余還有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單純小細胞性貧血。繼發性貧血:腎性貧血、肝性貧血等貧血, 血清鐵蛋白合并葉酸和、或維生素B12減低, 也可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 治療5 d后, 網織紅細胞明顯增高;鐵蛋白合并維生素B12和葉酸減低, 呈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血病AML-M3, 葉酸減低, 治療后, 網織紅細胞明顯升高;門診患者、白血病, 血清鐵蛋白合并維生素B12減低, 呈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合并葉酸和、或維生素B12缺乏或減低時, 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占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4.92%。給予鐵劑、葉酸、維生素B12治療 3~5 d后, 網織紅細胞(Ret)開始上升, 7~10 d達高峰, 2周左右, Ret逐漸下降, 表明治療有效。巨幼細胞性貧血時, 血細胞分析檢測, 可出現全血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從骨髓進入外周血后, 血管內壽命為5~12 h, 血小板壽命8~12 d, 紅細胞壽命100~120 d[1]。巨幼細胞性貧血時, 給予維生素B12治療, 骨髓幼紅細胞, 在給藥6 h即出現巨幼變消退, 至給藥2~3 d時細胞變化最為顯著, 骨髓中細胞巨幼變基本消退失, 早期幼紅細胞百分比降低, 中幼紅細胞分裂相增多, 網織紅細胞隨之上升[2]。
3 結論
患者一旦發現貧血, 先行血涂片觀察排除血液系統疾病, 血清鐵蛋白、葉酸、維生素B12、網織紅細胞計數檢測, 結果回報較快, 根據檢測結果, 對貧血鑒別診斷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同時進行骨髓細胞學涂片檢查, 結合患者病因、病史、臨床表現、檢查, 做出診斷, 合理的用藥。①血清鐵蛋白是判斷體內鐵貯量的重要指標, 檢測血清鐵蛋白對缺鐵性貧血的診斷是不可缺少的診斷依據。②葉酸、維生素B12檢測對巨幼細胞性貧血的診斷是不可缺少的診斷依據。③同時檢測血清鐵蛋白、葉酸、維生素B12可以對不同類型的貧血以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提供鑒別診斷, 網織紅細胞計數監測療效。④血清鐵蛋白、葉酸、維生素B12定量監測, 尤其在貧血分類中更勝于骨髓細胞學診斷具有重要的作用。
統計所有住院4330例貧血患者中, 產科、婦科貧血患者比例也較高, 占17.67%。檢測孕婦, 尤其是中、晚期孕婦中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水平的變化, 對了解病情, 評估胎兒的營養狀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 缺乏血清鐵蛋白、維生素B12、葉酸可能影響到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
參考文獻
[1] 李菊香,李曉君,謝慶芳,等. 1231例骨髓細胞形態學的診斷分析.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 2011(4):440-442.
[2] 張時民.應當重視臨床檢驗工作中的形態學檢查.實用檢驗醫師雜志, 2012, 4(4):197-201.
[3] 謝品浩,張謙,周榮富,等.慢性病貧血骨髓細胞學及病理學改變的觀察研究.徐州醫學院學報, 2009, 29(3):183-185.
[收稿日期:2014-08-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