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正印
【摘要】 目的 分析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84例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 均給予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 觀察并分析患者術前、術后視力、眼壓、前房深度情況。結果 術后視力<0.1、0.1~0.4患者數量明顯比術前少, 0.5~0.8、0.9~1.0患者數量比術前多,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患者眼壓明顯低于術前, 前房深度大于術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視力。
【關鍵詞】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房角分離術;閉角型青光眼;白內障;療效
本研究對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通過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的84例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 結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84例, 男43例, 女41例, 年齡58~81歲, 平均年齡(72.34±3.29)歲, 病程8 d~8年, 平均病程(2.47±1.15)年,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者有31例(36.90%),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者有53例(63.10%), 全部患者均有晶狀體混濁。白內障左眼者有 44例(52.38%), 白內障右眼者有 40例(47.62%)。
1. 2 手術方法 充分麻醉下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側切口, 從前房注射黏彈劑, 借助撕囊鑷將虹膜根部往瞳孔緣方向牽拉, 使粘連房角分離, 環形撕囊, 水分離, 虹膜平面行超聲乳化, 清除皮質, 再次對前房注入粘彈劑, 將人工晶體置入囊袋, 卡米可林縮瞳, 并用粘彈劑注射虹膜根部行360°鈍性分離, 將I/A 頭放入囊袋和人工晶體后抽吸粘彈劑、色素等。恢復前房后調整晶體位置, 水化密閉創口, 指測眼壓正常, 在結膜囊涂眼膏, 用紗布和眼罩包眼。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前、術后視力比較情況(<0.1、0.1~0.4、0.5~0.8、0.9~1.0)和眼壓、前房深度比較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軟件統計分析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者術前、術后視力比較情況 術后視力<0.1、0.1~0.4患者數量明顯少于術前, 0.5~0.8、0.9~1.0患者數量明顯多于術前, 組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 2 患者術前、術后眼壓和前房深度比較情況 術后眼壓(12.98±0.41)mm Hg低于術前(24.04±1.28)mm Hg;術后前房深度(3.65±0.36)mm大于術前(1.71±0.24)mm, 組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中, 觀察到患者在術后的視力具有明顯提高, 分析該結果原因在于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能夠起到清除瞳孔阻滯的良好效果, 從而改善虹膜與小梁的粘連, 實現降眼壓效果, 而另一方面房角分離術能夠促進房水循環生理通道恢復正常, 兩種術式聯合能夠起到協調、促進作用, 增加前角房深度, 進一步促使粘連或關閉房角的重新開放[1, 2]。說明應用該聯合術式的治療成效良好, 能夠從根本上有效阻止病情的發展、惡化, 患者視覺功能逐漸恢復, 降低了患者致盲率。
同時,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患者眼壓低于術前, 前房深度大于術前, 從而驗證聯合治療手段的有效性較理想, 具有控制眼壓的良好作用。且安全性較好, 與過去臨床中應用的周邊虹膜切除術和濾過性手術相比, 該聯合治療方案的針對性更強, 從而能夠降低手術的風險性, 減少對人體組織的傷害, 提示患者術后康復較快, 眼痛、頭昏痛、視力混濁以及胃腸道反應等各種臨床不良癥狀得到極大緩解, 患者的生存質量、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顯著提高[3, 4]。關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情況, 有待作進一步的相關研究給予驗證和證實。
綜上所述,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療效確切, 患者視力和臨床病癥具有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 唐霞.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46例療效分析.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 8(8):53.
[2] 占慧琴.超聲乳化聯合房角粘連分離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體會.中國醫藥指南, 2013, 9(26):140-141.
[3] 詹田蘭.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中國美容醫學, 2012, 8(8):78-80.
[4] 周鮮琳, 姜海波.超聲乳化聯合房角粘連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2011, 10(5):383-384.
[收稿日期:2014-08-06]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析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84例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 均給予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 觀察并分析患者術前、術后視力、眼壓、前房深度情況。結果 術后視力<0.1、0.1~0.4患者數量明顯比術前少, 0.5~0.8、0.9~1.0患者數量比術前多,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患者眼壓明顯低于術前, 前房深度大于術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視力。
【關鍵詞】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房角分離術;閉角型青光眼;白內障;療效
本研究對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通過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的84例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 結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84例, 男43例, 女41例, 年齡58~81歲, 平均年齡(72.34±3.29)歲, 病程8 d~8年, 平均病程(2.47±1.15)年,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者有31例(36.90%),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者有53例(63.10%), 全部患者均有晶狀體混濁。白內障左眼者有 44例(52.38%), 白內障右眼者有 40例(47.62%)。
1. 2 手術方法 充分麻醉下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側切口, 從前房注射黏彈劑, 借助撕囊鑷將虹膜根部往瞳孔緣方向牽拉, 使粘連房角分離, 環形撕囊, 水分離, 虹膜平面行超聲乳化, 清除皮質, 再次對前房注入粘彈劑, 將人工晶體置入囊袋, 卡米可林縮瞳, 并用粘彈劑注射虹膜根部行360°鈍性分離, 將I/A 頭放入囊袋和人工晶體后抽吸粘彈劑、色素等。恢復前房后調整晶體位置, 水化密閉創口, 指測眼壓正常, 在結膜囊涂眼膏, 用紗布和眼罩包眼。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前、術后視力比較情況(<0.1、0.1~0.4、0.5~0.8、0.9~1.0)和眼壓、前房深度比較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軟件統計分析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者術前、術后視力比較情況 術后視力<0.1、0.1~0.4患者數量明顯少于術前, 0.5~0.8、0.9~1.0患者數量明顯多于術前, 組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 2 患者術前、術后眼壓和前房深度比較情況 術后眼壓(12.98±0.41)mm Hg低于術前(24.04±1.28)mm Hg;術后前房深度(3.65±0.36)mm大于術前(1.71±0.24)mm, 組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中, 觀察到患者在術后的視力具有明顯提高, 分析該結果原因在于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能夠起到清除瞳孔阻滯的良好效果, 從而改善虹膜與小梁的粘連, 實現降眼壓效果, 而另一方面房角分離術能夠促進房水循環生理通道恢復正常, 兩種術式聯合能夠起到協調、促進作用, 增加前角房深度, 進一步促使粘連或關閉房角的重新開放[1, 2]。說明應用該聯合術式的治療成效良好, 能夠從根本上有效阻止病情的發展、惡化, 患者視覺功能逐漸恢復, 降低了患者致盲率。
同時,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患者眼壓低于術前, 前房深度大于術前, 從而驗證聯合治療手段的有效性較理想, 具有控制眼壓的良好作用。且安全性較好, 與過去臨床中應用的周邊虹膜切除術和濾過性手術相比, 該聯合治療方案的針對性更強, 從而能夠降低手術的風險性, 減少對人體組織的傷害, 提示患者術后康復較快, 眼痛、頭昏痛、視力混濁以及胃腸道反應等各種臨床不良癥狀得到極大緩解, 患者的生存質量、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顯著提高[3, 4]。關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情況, 有待作進一步的相關研究給予驗證和證實。
綜上所述,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療效確切, 患者視力和臨床病癥具有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 唐霞.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46例療效分析.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 8(8):53.
[2] 占慧琴.超聲乳化聯合房角粘連分離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體會.中國醫藥指南, 2013, 9(26):140-141.
[3] 詹田蘭.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中國美容醫學, 2012, 8(8):78-80.
[4] 周鮮琳, 姜海波.超聲乳化聯合房角粘連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2011, 10(5):383-384.
[收稿日期:2014-08-06]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析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84例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 均給予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 觀察并分析患者術前、術后視力、眼壓、前房深度情況。結果 術后視力<0.1、0.1~0.4患者數量明顯比術前少, 0.5~0.8、0.9~1.0患者數量比術前多,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患者眼壓明顯低于術前, 前房深度大于術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視力。
【關鍵詞】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房角分離術;閉角型青光眼;白內障;療效
本研究對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通過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的84例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 結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84例, 男43例, 女41例, 年齡58~81歲, 平均年齡(72.34±3.29)歲, 病程8 d~8年, 平均病程(2.47±1.15)年,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者有31例(36.90%),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者有53例(63.10%), 全部患者均有晶狀體混濁。白內障左眼者有 44例(52.38%), 白內障右眼者有 40例(47.62%)。
1. 2 手術方法 充分麻醉下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側切口, 從前房注射黏彈劑, 借助撕囊鑷將虹膜根部往瞳孔緣方向牽拉, 使粘連房角分離, 環形撕囊, 水分離, 虹膜平面行超聲乳化, 清除皮質, 再次對前房注入粘彈劑, 將人工晶體置入囊袋, 卡米可林縮瞳, 并用粘彈劑注射虹膜根部行360°鈍性分離, 將I/A 頭放入囊袋和人工晶體后抽吸粘彈劑、色素等。恢復前房后調整晶體位置, 水化密閉創口, 指測眼壓正常, 在結膜囊涂眼膏, 用紗布和眼罩包眼。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前、術后視力比較情況(<0.1、0.1~0.4、0.5~0.8、0.9~1.0)和眼壓、前房深度比較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軟件統計分析數據,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者術前、術后視力比較情況 術后視力<0.1、0.1~0.4患者數量明顯少于術前, 0.5~0.8、0.9~1.0患者數量明顯多于術前, 組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 2 患者術前、術后眼壓和前房深度比較情況 術后眼壓(12.98±0.41)mm Hg低于術前(24.04±1.28)mm Hg;術后前房深度(3.65±0.36)mm大于術前(1.71±0.24)mm, 組內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中, 觀察到患者在術后的視力具有明顯提高, 分析該結果原因在于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能夠起到清除瞳孔阻滯的良好效果, 從而改善虹膜與小梁的粘連, 實現降眼壓效果, 而另一方面房角分離術能夠促進房水循環生理通道恢復正常, 兩種術式聯合能夠起到協調、促進作用, 增加前角房深度, 進一步促使粘連或關閉房角的重新開放[1, 2]。說明應用該聯合術式的治療成效良好, 能夠從根本上有效阻止病情的發展、惡化, 患者視覺功能逐漸恢復, 降低了患者致盲率。
同時,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患者眼壓低于術前, 前房深度大于術前, 從而驗證聯合治療手段的有效性較理想, 具有控制眼壓的良好作用。且安全性較好, 與過去臨床中應用的周邊虹膜切除術和濾過性手術相比, 該聯合治療方案的針對性更強, 從而能夠降低手術的風險性, 減少對人體組織的傷害, 提示患者術后康復較快, 眼痛、頭昏痛、視力混濁以及胃腸道反應等各種臨床不良癥狀得到極大緩解, 患者的生存質量、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顯著提高[3, 4]。關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情況, 有待作進一步的相關研究給予驗證和證實。
綜上所述, 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療效確切, 患者視力和臨床病癥具有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 唐霞.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46例療效分析.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 8(8):53.
[2] 占慧琴.超聲乳化聯合房角粘連分離術治療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體會.中國醫藥指南, 2013, 9(26):140-141.
[3] 詹田蘭.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中國美容醫學, 2012, 8(8):78-80.
[4] 周鮮琳, 姜海波.超聲乳化聯合房角粘連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2011, 10(5):383-384.
[收稿日期:2014-08-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