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摘 要: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分析了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意義,總結了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物理教學;意義;策略
新課改要求,初中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在尋求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技能,進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教學法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探索、發展的平臺。
一、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意義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探究問題的起點和開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應用問題教學法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對于初中物理教學,問題教學法的意義主要表現為如下兩點。
1.對于教師的教
問題教學法能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環節、控制教學節奏;及時了解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哪些還有疑問,為教與學提供參考依據。還能便于教師實施因材施教,面向不同層次學生提問,給學生提供機會表達自己對問題了解、認識和理解,讓教師對教學做到“心中有底”。
2.對于學生的學
問題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引發學生的創新動力,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能使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認真思考和掌握學習內容。還能促進學生及時掌握和鞏固知識,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
二、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中學物理新課改理念是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科學探究能力,而探究性學習的核心是“提出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創設有利于學生發問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及時發現、提出問題,并且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實現高效課堂。
1.聯系生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初中物理新課程的目標: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身邊的生活實例和社會熱點,引導學生對其中蘊含的物理現象進行觀察,從中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例如,課堂教學時,學生經常會提出如下問題:白天周圍世界是色彩斑斕的,為什么夜晚卻漆黑一片?對鍋里的水加熱,為什么能把放在鍋上方蒸籠里的包子蒸熟?體育課百米測試時,為什么終點線處不能立刻停下?樓道里的燈泡,為什么大喊一聲就能亮?大壩里的水泄下,為什么就能發電?等等。
2.差異實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差異性實驗是指結果或呈現的現象出人意料的、與學生學習前概念或常識相沖突的科學實驗。差異性實驗展示的現象,能直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發學生強烈的認知沖突,使學生頭腦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疑惑,從而引發認真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例如,學生在進行分子動理論的科學探究活動時,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內先注入一半的水,再注滿酒精,堵住管口上下顛倒幾次,會產生問題,液面為什么降低了,說明什么?又如,在做小電動機通電帶動小電扇轉動實驗時,有的學生想到:可否設計一個利用小電扇切割磁感線產生電的實驗?
3.知識遷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在學習這個連續過程中,任何學習都是在學習者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已獲得的動作技能、習得的態度等基礎上進行的。這種原有的知識結構對新的學習的影響就形成了知識的遷移。在物理教學活動中,所有的概念、公式無一沒有遷移的作用,教師應引導學生以質疑的態度去學習新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對課本或課外資料中某些內容產生疑問,在此基礎上提出新問題。如,九年級學習電功率時,學生經過課前預習,在課堂上提出,這節課研究方式與八年級學習的速度知識是否是一樣的?
4.師生交流,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在課堂活動中,不僅要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還要及時解決問題。教師要準確地把握好教學時機,在思維的最佳突破口點撥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法,例如,指導學生尋找、收集資料讓學生來實驗、研究,組織學生討論猜想、主題探究活動等,讓學生滿懷好奇與激情,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仲懷波.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現學生能力遷移的幾點嘗試[J].考試周刊,2010(19).
[2]王偉靜.淺談信息技術學科中的差異性教學[J].學苑教育,2010(05).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