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學生說、讀、寫三種能力的提高。中學生活潑好學,模仿能力和適應能力強,初中階段是培養聽力的最佳時期。
關鍵詞:中學生;英語;聽力
一、中學生英語聽力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原因
(一)基本語言問題
平時教學只注重單詞的形義,忽視了讀音,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發音,加上詞匯量不足及語法基礎薄弱,使得他們的聽和理解變得很困難。具體問題有:
1.語音障礙。有些學生剛開始學就沒有掌握單詞的準確發音,還有學生因為受地方方言的影響,有些音發不清楚,如n和l,let和that.
2.英美語音差異。我國英語教學基本采用英國語音教學體系,但近年來,美式英語在我國逐漸流行,很多中小學都采用美音教材進行教學。有些學生不熟悉英美語音差異,就產生了聽力障礙。
3.語速障礙。中學生平時都以課文磁帶為準,速度較慢,如果突然聽到一些語速較快的連續、弱讀、重讀、爆破等有關語音語調變化的聽力材料,便難以適應。
4.詞匯障礙。學生英語詞匯量太小,掌握的準確程度直接影響聽力理解。
(二)文化背景知識問題
聽力理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它涉及語言、認知、文化、社會知識等各國因素。因此,除了語音等語言的外在表現形式外,語言內在所體現的文化聽力理解過程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母語干擾問題
許多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后,常受到母語干擾,習慣用中文逐字翻譯出來,不能直接將語言信息轉化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文進行思維,因而影響了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
(四)聽力習慣
聽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聽力材料的基本意思,每遇到不理解的單詞和句子時就停下來思考,這樣就跟不上語速,從而造成聽力問題。
(五)心理因素問題
在聽力課堂上,教師需要學生積極參與,缺乏自信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是緊張不安、焦急害怕的,這種長期處于壓抑狀態的學生情緒不佳,就很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另外,外部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如在教室、語音室與戶外聽的效果也不一樣。
二、如何有效提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
(一)注意語言知識的傳授
首先要把好音標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平時就需多注意單詞的重音、句子的重讀,讀英語時不能比速度,適當的語速要比清晰度。其次,還要注重朗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最后,要鼓勵學生多記憶單詞。
(二)重視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
教師對于英語語言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也是相當有必要的。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應包括對其社會有深刻影響的最基本的內容,如古希臘、羅馬神話;社會風俗,如感恩節、圣誕節;宗教信仰,如基督教及《圣經》以及社會交際禮儀等。教師也應該根據聽力材料所涉及的內容對有關背景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介紹。
(三)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避開母語的干擾
學英語時不論是在刷牙還是在吃飯,有時候并不是很認真地聽,而是就讓它放著,創造語言環境,這樣聽多了就會有感覺。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用英語來思考,用英語來直接表達。我們最好能多聽、多讀、多背,積累盡可能多的英語句子,把英美國人的習慣變成自己的習慣,也就是培養所謂的語感。
(四)要重視培養學生聽力理解技巧和良好習慣
學生要養成聽前快速瀏覽習題的習慣,捕捉一切可以從題面上得到的消息,甚至于大膽地猜測題目的測試點。學生要專心致志,抓住要點,不要強求聽清楚每一個單詞,可以根據聽前準備以及聽到的內容來捕捉與正確答案有關的信息。要學會做筆記,做筆記時要有重點,有技巧。聽音時要沉著冷靜,遇到聽不懂或沒聽到的內容要果斷處理,不要慌張。
(五)用良好的心態去對待英語聽力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盡可能地利用周圍的條件,在課外多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如組織學生多看英語影片、排練英語節目、唱英語歌曲,讓學生多聽、多說、多進行各種有趣的口語練習,使學生在不增加負擔,沒有焦慮感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進行了知識的復習,開闊視野,從而激發學習熱情。
學生對自己要充滿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學好。英語不像我們想象得那樣難學,我們不該有太重的負擔。很多人不敢開口,生怕說得不好,所以廣大中學生要從最基本的口語練習開始。對聽力材料不需過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多聽。要做到精聽與泛聽相結合。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相結合也是一種提高英語聽力很好的方法。學校要多使用電教設備,為學生提供標準的英語,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和語言能力,還能促使他們情感、思維的發展,激發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提高聽力水平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學生除了要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外還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教師要重視聽力教學并長期堅持,要不斷培養學生的信心,調動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做到這些,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張民倫.聽力入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江鳳英,女,1987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白沙洲中心學校,研究方向:中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