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優秀的學生。所以,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結合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要求,不斷地完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辦法
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在以往的要求上更加注重綜合性、生活化、個體化、現代化以及自主性,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全新的教學要求,就應該不斷地完善語文教學課堂,努力打造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語文教學課堂。
一、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求
1.注重綜合性
在新課程標準下,要求初中語文要注重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不能單獨地進行教學,因為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記憶,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因為如果學生在每學完一個模塊的語文知識后就思考與所學的其他學科的知識的結合聯系,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有注重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同一個問題,從語文角度出發和從數學角度出發所思考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2.注重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教學背景下,學生不能只是死讀書,一定要注重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如果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那么讀書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注重生活教學,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融入一些生活情景,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才是實現了讀書的目的。
3.注重個體化
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在語文教學的時候,老師也要注重個體化教學,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習,就應該開展不同的教學方式。但注重個體化教學并不代表著歧視,并不代表著老師可以優待成績好的學生,差待成績差的學生,相反,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老師更應該有耐心地對他們進行教學,直到他們掌握了所教的知識,這樣才是真正地體現了個體化教學。
4.注重現代化
在現代化的發展背景下,如果老師的教學手段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沒有實現現代化教學,是很難提高教學效率的。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重現代化教學。
5.注重自主性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應該要有“我要學”的概念,而不再是以前傳統的“要我學”。但是現代的初中生的自主性比較差,因為他們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有父母安排好了,他們從來都不去思考自己需要做什么,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在校外的生活能力。
二、新課程標準下完善初中語文教學的辦法
1.加強與其他科目老師的交流,豐富知識
要加強教學過程中的綜合性,首先,老師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結合其他科目。例如,在進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的時候,老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向歷史老師請教有關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歷史,這樣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向學生講述有關的歷史,增強課堂的有趣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加強語文教學的綜合性,老師不僅要加強與其他科目老師的交流,還要將所學的其他科目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與其他科學的聯系。比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水調歌頭》的時候,老師可以播放《水調歌頭》的歌曲,然后在學習完這首詞的意思后,老師就可以讓大家學唱《水調歌頭》,并從歌曲中感受這首詞的意境,更好地領悟到這首詞的意境。
3.將生活情景帶到課堂
要想實現生活化教學,也需要將一些實際生活的情景帶入到教學當中,將教學目的寄予在這些引進的生活場景當中。比如,在學習完了《魚我所欲也》這篇文章后,文章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道理,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就是說在實際的生活當中,我們經常要作出選擇,當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其中一樣,同時你也會失去你想要的其中一樣。例如,你手上只有兩塊錢,只可以買到一顆棒棒糖或一小塊蛋糕,當你買了蛋糕后,你就不能買糖,當你買了糖你就不能買蛋糕,你只能從中選擇一樣東西。
4.注重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
由于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于老師教授的內容,不同的學生的吸收程度是不一樣的,故此,要提高全班學生的語文水平,老師就要注重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比如,不同學生的記憶力都是不一樣的,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背誦課文,這個時候,老師就要了解那些沒有在規定時間內背出課文的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原因,并在課后幫助他們,直到他們都把課文背誦下來。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老師應該側重對他們的自主學習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對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就應該多抽時間來輔助他們學習。
5.借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在這個現代化的時代,老師的教學手段也應該實現現代化,借助信息技術來豐富教學手段。首先,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在上課前精心準備好課件,那么在上課的時候就不用花太多的時間來板書,將用來板書的時間向學生更好地解釋所學的內容,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比如,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將翻譯好的現代文用多媒體來播放,這樣既方便學生觀看,又可以節省板書的時間。
6.加強對學生任務計劃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現代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性之所以差,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他們沒有做好計劃,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只有等到老師布置任務后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所以,老師應該加強對他們的引導,幫助他們制定計劃。比如,老師在進行古代詩歌五首教學之前就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在課后進行預習,將五首詩歌翻譯成現代文,并將這五首詩歌所用到的句式羅列出來。這樣,以后再遇到詩歌的學習的時候,學生就會形成要提前預習的習慣,主動將即將學習的詩歌翻譯成現代文。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概括了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完善語文教學課堂的幾種辦法,包括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完善教學課堂,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課堂教學的手段也應該要與時俱進,否則根據優勝劣汰的大自然法則,傳統的教學手段遲早是會被淘汰的。
參考文獻:
張瑜.淺析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品牌:理論版,2010(10):38.
作者簡介:呂松和,男,1970年4月出生,教育碩士,就職于江蘇省高郵市贊化學校,研究方向: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