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要:新媒體不斷擴寬了青年學子快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但也給他們帶來了思想的困惑。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者務必要適時改變工作方式,認清形式、認清挑戰,積極把握新媒體給共青團工作帶來的機遇,利用新媒體來更好地幫助廣大莘莘學子成長成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其次,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就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有效開展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高職院校 共青團 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a)-0000-00
1 引言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諸如QQ、微信、網絡、手機、微博等各式各樣新媒體深入到高職院校青年學子的生活中,對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學習方式、生活方式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共青團組織作為高職院校主抓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載體,承擔著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重任。新媒體不斷擴寬了青年學子快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但也給他們帶來了思想的困惑。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者務必要適時改變工作方式,認清形式、認清挑戰,積極把握新媒體給共青團工作帶來的機遇,利用新媒體來更好地幫助廣大莘莘學子成長成才。
2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新媒體的大量涌現直接影響到了信息的傳遞方式,青年學子獲取信息內容更豐富多彩,獲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也給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帶來了一些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新媒體挑戰了共青團傳統以人為主體的聚集方式。青年學子在新媒體環境下往往更加希望能夠利用第三方媒介來進行信息交互和溝通交流,學生越來越不愿意主動。積極地去參與集體活動。在新媒體環境下,共青團組織對學生的權威性和吸引力每況愈下。第二,新媒體挑戰了共青團傳統的組織主體地位和信息發布主體。共青團組織在過去往往是校園團組織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學生多處于被動參與,嚴重制約了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新媒體的自由化和虛擬性給了每個主體都有獨立、平等的地位,大大滿足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心理需求,這樣一來,就使得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的凝聚力日益降低。
但是,挑戰與機遇與往往是同時存在的,新媒體讓共青團組織有了更多樣、更快捷、更廉價的信息發布渠道,讓廣大共青團員有了更多溝通的平臺,團組織還可以利用新媒體來聆聽學生的心聲。新媒體給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建設注入了新的血液,只要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能夠正視挑戰、正視問題,改變傳統工作方式,積極拓寬團工作渠道,共青團工作必將會蓬勃發展,必能揚帆遠航、不斷向前。
3 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有效開展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
3.1 構建交流平臺,密切溝通
據調查,高職院校中有很多學生都是通過即時聊天工具、社交網站等交流平臺來與親人、朋友、同學等進行交流、溝通,新媒體環境下面對面的交流日益減少。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要主動利用即時聊天工具、社交網站等交流平臺來構建屬于共青團組織的社交平臺,增強廣大青年學子對團組織活動的參與度和關注度。一方面,通過構建交流平臺能夠給學生獨立溝通交流的環境,也能夠通過觀察交流平臺中學生的發言來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變動,便于團組織采取必要的幫助和引導。另一方面,通過構建交流平臺能夠給學生發布大量有用的學習資源,如提供繼續深造、就業、勤工儉學、考研學習等有用信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例如某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就開通了官方微信,打造全媒體服務青年平臺,形成了“潮我看”、“窗外事”、“中國夢專欄”、“青春微校園”、“中青正能量”、“天氣小助手”等六大板塊,?以及時有效地編發時政要聞、社會熱點、團情時訊和校園文化活動為重點,宣傳報道中青學子身邊的優秀典型及事跡,圍繞大學生活中的時尚、流行等元素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深受學生好評。
3.2 加強舉辦新媒體應用專題培訓
為主動適應新媒體在青年中日益普及的形勢,促進高職院校各級團組織進一步聚焦、運用新媒體教育、引導、服務青年學生,幫助廣大團干部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高職院校應該定期舉辦共青團新媒體應用專題培訓,培訓對象包括校團委全體工作人員、各院系團總支新媒體應用負責人及學生骨干等。例如我校就近期開展了新媒體應用專題培訓會,通過本次培訓,各部門、各相關責任人加深了認識、達成了共識,形成團隊,推動學院的微博微信建設走進校園生活、貼近師生需求,傳播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推動學院教育事業和諧發展。同時,共青團組織要按照“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義”的工作理念,大力推進微博、微信、qq群等平臺建設,在凝聚和引導青年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要形成集微博、微信平臺、PU平臺及傳統的qq、飛信于一體的立體交互的新媒體工作體系,全面推進新媒體在團工作中的應用。同時,加強工作隊伍建設和人員培訓,采用自行設計和引進技術相結合,建設并管理好新媒體項目,深度融入當前新媒體工作的大潮。
3.3 創建共青團主題網站,豐富學習內容
在信息化時代,各高職院校往往都會有發布工作動態、院校簡介等內容的門戶網站,在學生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但共青團組織卻很少建立起獨立的共青團主題網站,即便建立,也存在著學生關注度不高、覆蓋面有限、不及時發布信息等問題。建議同地區的各個高職院校可以一起謀求合作,聯合起來建立起涵蓋多個學校的共青團主題網站,基于各校特色來豐富網站內容、分類發布信息,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公開免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資源,提高認同感。同時,還可以通過對各個高職院校的資源進行整合,有機地聯合各分散的共青團組織,使之能夠同心同德地開展共青團工作,提升共青團組織的整體工作能力,還能夠擴大共青團主題網站在學生中的影響力。
3.4 定期開展網上主題活動
共青團組織要結合高職院校校園生活的節點來開展大量的便于學生參與、貼近學生生活的網上主題活動,如“一句話描述校園生存法則”、“校園方法論”、“一起去上學”、“大學最印象”、“有事兒問學長”等系列微博話題討論,可以采取新生投票、名人微訪談、微博應用、專題等多種方式開展,還將利用微博徽章、QQ秀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拉動廣大學生參與,利用新媒體來更好地幫助廣大莘莘學子成長成才。
4 結語
總之,在信息化時代,新媒體為信息的溝通方式、交流方式、傳播方式創造了較多的便利,促進了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工作方式的轉變。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要充分意識到新媒體的重要性和特點,將新媒體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努力幫助廣大青年學子健康、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忠炎,陳美萍.新媒體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4(03):110-114.
[2] 蔡雪敏.試論新媒體視野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新路徑[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2,31(04):121-125.
[3] 王鵬.淺析新媒體推進共青團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12,32(04):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