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繼峁
牛津初中這套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組織有效的英語小組活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作為英語教師其實每一節課都有小組活動,或者倆人一組,有時候則需要更多的人。但是認真反思一下,會發現合作學習的效果還不盡如人意。只有在英語課堂中真正使小組活動落實到實處,才能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課程改革小組活動評價牛津初中這套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組織有效的英語小組活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作為英語教師其實每一節課都有小組活動,或者倆人一組,有時候則需要更多的人。結果一節課下來之后,如果我們認真反思一下,會發現合作學習的效果還不盡如人意。表現為只有形式而無內容,或者只是個別成績好的同學唱主角,其他的成員只充當了“旁觀者”的角色,甚至有的學生用漢語交流,合作的時間過短或過長等,合作學習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實效,如何打破這些局面,使英語課堂更有效?我們學校在校長室的牽頭下,積極地進行課改,在英語課堂中真正使小組活動落實到實處,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下面本人就教學中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做法,旨在進一步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起到主導作用。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監督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活動中要引導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當小組成員通過合作不能完成任務時,給予點撥輔導。走到學生中間去,仔細傾聽他們討論的過程,便于學生展示過后進行總結。另外,教師應改變傳統到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一講到底,45分鐘都由老師主演,學生只是觀眾的現象。把課堂還給學生主演,由原來的一言堂變為學生合作、交流、展示,充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實現有效的合作學習,以達到高效的英語課堂。
二、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優化分組,合理的配置組員是前提。我在學期的開始,先以前后座位四人一組。經過觀察兩星期之后,進行調整。人數仍然每個小組為4人,在分組的過程中,在學生自愿組合的前提下,進行調整。盡量做到2個男生2個女生搭配,口語表達能力強和口語表達能力弱的在一起,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進行搭配。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確定好每個小組的成員后,每個小組設置正負組長,正組長負責分配給每個成員任務,并維持紀律。副組長負責記錄本組陳述討論意見或結果以及本組最后的評價結果,然后代表本組向全班報告。接著我讓每個小組的組員發揮集體的智慧給自己的小組起個組名,在開學的前幾節課中,讓每個組進行展示,每個小組的組長用英語簡單的介紹自己的組名和成員。
三、精心策劃話題
除了課文中相關的話題,教師所給的話題既要聯系社會生活,又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言活動的欲望,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體現時代精神,符合素質教育要求。這就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給出的話題要淺顯易懂,并具有啟發性,設置適當的語境,讓學生有話可說。比如牛津英語8A unit6 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時,給學生的話題是:(1)Ways to save yourselves? Which of following action is useful? Why?a、run to the street;b、calm down;c、run in all directions;d、eat chocolate little by little;e、scream when people come nearby;(2)If there is an earthquake,there is no time to run out what can you do?再如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在學完welcome之后,我給的話題是:(1)Do you have these problems at present?(2)Do you know how to deal with your problems?這樣既基于教材,又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既聯系社會生活,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有興趣而且積極加入到小組活動中,從而促進小組活動更有時效性。
四、監督小組活動的過程
教師應擺正自己的心態,明確自己的地位。教師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應擔當監督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以促進小組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有時學生的合作者。在課堂上,教師不能站在某一地方不動,而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深入到每個小組中間,監督每個小組的合作情況。防止個別學生談論與課堂無關的話題,有的學生不能積極參加到小組互動中,教師要及給以制止和引導。尤其對那些不發言,只聽別人說的學生,教師更要多鼓勵,讓組長幫助他們克服語言障礙,也可以讓他們表達簡單的語句,引導他們敢開口,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之中。老師要時刻關注小組活動的進程,如果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老師要點撥和輔導,防止走更多的彎路,節省更多的時間。在學生展示的時候,讓每一組學生展示有序。而且組織其他組的學生認真聽講,并及時進行評價和總結。另外,老師還是合作時間長短的掌控者。老師要根據話題內容的難易以及本節課的目標進行調控。來確定小組合作交流時間的長短。既要避免出現時間過短是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又要避免時間過長使學生談論別的無關的話題,從而是小組合作沒有實效性,沒有形成高效的英語課堂。
五、活動后的適當評價
評價是開展高效的小組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及時的評價可以給他們學習的勇氣和信心,使他們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興趣。在教室里,我給每個小組都指定了展示的舞臺。并在黑板或墻上貼上每個小組的組名及成員的名字,還有的分區域。在充分的小組活動之后,就讓每個小組展示小組活動成果的機會,同時也請臺下的同學指出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并評出表演最佳組合和不達標組。就每個組的課堂表現進行打分,讓副組長把分數寫在每個小組得分的區域。每隔兩個星期,累計每個小組的總分,評出先進的組進行物質獎勵,或者讓他們看一部英文電影,而且讓班主任在班會上進行點名表揚。當然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除了課堂上的表現之外,還要與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以及測驗的初級掛鉤,累計得分,在學期結束的時候評出優秀的組和進步的組,并頒發給這些組的同學獎狀。以此喚起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如果一個老師只讓學生進行了合作學習,而沒有成果展示或者展示過后而沒有及時地做出評價,那小組合作則一點意義都沒有,那只是形式而無實效,那就更不可能激發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興趣,更不愿意積極參加到小組活動中。不會發揮小組活動的優勢和作用。其次,鼓勵學生、同伴、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除在課堂學習活動評價外,還可以使用小組學習效果自評、小組互評的方法。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從而有效確保每個學生加入到合作學習中。
總之,新課改倡導任務型教學途徑,鼓勵學生通過體驗、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組織有效的英語小組活動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想讓小組活動更有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農村中學,學生口語差,社會生活實踐少的條件下,則難上加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有心,不斷地實踐和摸索,掌握有效的策略,提高小組活動的實效性,就不難構建出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陳蕾.課堂小組活動的誤區及對策.中小學外語教學.
[2]朱旭彬.小組活動的誤區及優化對策.中小學外語教學.
[3]英語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