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
隨著人們對于素質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學習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成為眾多教育界人士普遍關注的話題。而初中歷史的學習本身比較枯燥,如果沒有創新性教學方式,學生極易出現厭學的現象。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能夠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成為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合理掌握歷史課程的特點,創新教學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針對初中歷史有效活動進行了詳細探究。
初中歷史有效學習活動探究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發展是衡量教學質量的關鍵內容,尤其在初中歷史的教學活動更是如此。而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每一節歷史課程都蘊藏著豐富的知識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不僅要創設獨特的情境教學,還要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這些都能夠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由此可見,有效的歷史學習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高,進一步推動學校的快速發展。
一、“學生會學”是有效提高學習活動的關鍵
學習除了靠興趣之外,還要講求方法,只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學生會學就是讓學生自主掌握初中歷史學習的重點和方法,有效提高學習質量。因此,在初中歷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有利于進行有效學習活動。具體可采取以下操作進行:
首先,要提前進行學習。這就需要在初中歷史教師的引導下,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通過讓學生對于所學的課程內容進行簡要概括,從而提高學生全面概括內容的能力。對于不懂的問題要及時標記出來,帶著問題獨立查閱相關資料,而教師只需進行引導即可,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通過對學習的重點內容的分析,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進而不斷增強學生自身自主性學習的能力。其次,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扮演導師的角色,對學生不懂之處加以指導,尤其是學生在選擇相關歷史資料時,教師應提供學生一些可讀性較強的資料,讓學生進行選擇性學習。另外,對于一些難懂的歷史內容,教師應指導學生正確查閱相關資料,培養閱讀書籍的習慣,這樣也有助于教師進行因材施教,從而使學生明確自身學習的目標,養成主動學的能力,有效提高學習活動。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一般他們的學習自主性比較差,因此,教師應對這類學生的學習進程加以會關注,如果可以,還可以時常督促他們主動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逐漸培養其主動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困難,為其提供更多的幫助。最后,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及時檢測,這樣就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就能夠及時發現學習中的問題,進而使學生逐漸彌補學習中的不足,有效提升學習效率。總之,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接受知識的能力,給予學生不同意見,從而讓學習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努力,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這樣才能有利于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二、“教師會教”是有效提高學習活動的基礎
(一)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首先,在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緊緊圍繞歷史課程內容,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比如,教師應讓學生積極融入生活中,從而感受到歷史課程的魅力,引導學生不斷使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得到更新和升華,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歷史內容通過圖像或者聲音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出來,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吸引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進而讓學生更加真實的了解歷史,掌握和理解歷史內容。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實物或者模型等相關設備,通過讓學生組織表演等形式演繹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有效的問題,為學生創設出比較真實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達到有效學習活動的目的。
(二)提高學生團體之間的合作學習的能力
通常情況下,傳統的歷史教學方式的主體是教師、課堂以及課程,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使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出現枯燥現象,甚至在教學課程中,出現學生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失去學習興趣。而當下,社會所需要的就是具有較強合作性和交流性的高素質人才,這就是使得歷史教育顯得更加重要。由于歷史教育所體現的就是一種合作性和交流性較強的社會能力,基于此,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應將提高學生團體之間的合作學習的能力作為主要目的,先培養學生對于學習主題有效確立,了解世界歷史文明,體會到我國歷史和西方歷史的相通之處和不同之處,從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對一些歷史內容,教師應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學生提出諸多歷史問題,教師應進行分類,讓全體學生分組討論后給予正確的解答,從而有效在課堂時間內進行解決,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另外,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應引導學生以分組的形式,獨自查閱相關資料,相互協作,分工進行,尤其是當學生討論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討論之后為學生做問題答案的總結,從而增加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度,同時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三、結語
總之,初中歷史有效學習活動探究,對于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在初中歷史有效學習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還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采取靈活多變的評價激勵措施,讓學生在舒適的學習氛圍中得到最有效的學習。比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適時對其進行贊揚;而當學生回答的不完善或者比較差時,教師應給予一定鼓勵,這樣就能夠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有效的學習活動是建立在初中歷史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初中歷史的難易程度,選擇適宜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這樣就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創新出新的教學方法,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達到有效學習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