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波
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實現(xiàn)對教育的要求。在教學中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的健康。重視數(shù)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間的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相互促進,使學生心理健康達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和提高。
小學數(shù)學心理健康教育新課改一、為學生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解除學生的心理負擔
寬松課堂氛圍的營造,關鍵在于教師。教學中,我積極轉變觀念,實實在在地落時“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將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由傳授者轉變?yōu)榇龠M者,由管理者轉變?yōu)橐龑д撸删痈吲R下轉變?yōu)椤捌降鹊氖紫保畔铝恕皫煹雷饑馈钡募茏樱嬲蔀椤昂⒆油酢保畲笙薅鹊乜s小師生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成了師生共享成功之喜悅,共擔挫折之煩惱的園地。
二、利用學生間的相互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同學之間,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的語言,較為接近的興趣愛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學中可以把一些熱點問題拿出來讓學生討論。例如,“數(shù)學作業(yè)錯題較多怎么辦?”“怎樣才能學好數(shù)學?”“你應該怎樣做?”讓學生在討論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達到自我教育,相互影響,從而獲得一種最理想的心態(tài),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三、為學生搭建成長與體驗成功的平臺與機遇
1.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樂學情感
學生的情感對其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保持積極向上、樂觀愉快的學習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數(shù)學學科中具有較多的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則、一成不變的定理、乏味的數(shù)的運算等,相對于語文等學科來說比較枯燥。因此,教師有必要選取富有兒童興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的投入數(shù)學學習。比如,在教授二年級上冊的“分桃子”這一課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故事情境:猴哥猴弟倆上山摘了八個桃子,卻因如何分桃子發(fā)生了爭吵,弟弟說他最小應該多吃,二哥哥說他力氣大應該多吃。這是,猴媽媽回來了,引出問題,如果你是猴媽媽,你會怎么分呢?學生因此對新知識產(chǎn)生了求知欲望,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心理產(chǎn)生了我要學的積極情感體驗。
2.組織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意識
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大膽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倡導團隊協(xié)作,讓學生既學會與同學交流與溝通,又在對學習內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來龍去脈,從而有效地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fā)展、學會創(chuàng)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把自己看成是與大家一起研究學習的伙伴,凡是學生能探求的老師絕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發(fā)現(xiàn)的老師絕不暗示。如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是時,在明白周長意義的基礎上,我拿著一張照片對大家說:“我要為這張照片制作一個相框,需要準備多長的相框料?請大家?guī)屠蠋熕阋凰恪!边@時學生興趣盎然,紛紛拿出尺子量與照片等大的學具卡片,巡視時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四條邊都量了,有的就量了一條長和一條寬,然后對學生反饋上來的算式進行比較分析后,學生的計算方法都是正確的,然后因勢利導問:這些算是中你認為那種算法最好記,最簡便?學生議論紛紛,各抒己見,確定出了最簡便的算法,并有學生歸納出長方形的周長,這節(jié)課的許多內容都是由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歸納總結的,在課堂小結時,他們?yōu)樽约簳W習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3.分層要求,使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發(fā)展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學生學習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教學中既要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又要避免不分對象“一刀切”的弊端,這就要求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對學生實現(xiàn)“目標分層、施教分層、評價分層”。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實際水平的層面上學習,堅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原則。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真正為學生營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圍和學習環(huán)境。
4.重視課堂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教師以積極的態(tài)度期望學生,學生就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進,相反,教師對學生的偏見也能產(chǎn)生消極的結果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要求,從而對他們的也許不是很完美地回答基于真誠的肯定,對于那些被別人視為“差生”的學生身上的任何缺點,我們都能一分為二,從中找出一些“閃光點”而加以肯定,使學生從心理上將老師視為朋友,能夠心悅誠服的聽從老師的勸勉,同時也從老師的勸勉中找回自信心,這樣的課堂就必有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例如,在上完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后的復習課上我讓班上的一位差生說一說11-9的口算方法,在我的適當啟發(fā)下,這位學生用“破十法”說出了口算的過程,雖然說得還不夠完美但是我卻抓住機會當堂表揚了他,這個小朋友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顯得非常快樂。從那以后,不光是他,就連其他幾位后進生,以前在課堂上從沒主動回答過問題的也經(jīng)常爭相勇敢的舉起自信的小手,要求發(fā)言。
5.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所產(chǎn)生的是一種自我滿足和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他與自尊自信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是學生自我潛能得以發(fā)揮的強大動力。對學生來說,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覺體驗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實現(xiàn)自己計劃的那種滿意的心情。也是讓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達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四、充分挖掘教材蘊含的心里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滲透
數(shù)學內容更多的傾向與理性化的知識,人文性相對要少一些。然而,我們仍能從中發(fā)現(xiàn)有利與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內容。例如“可能性”這一內容,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地滲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養(yǎng)學生平和的心態(tài)。
五、用愛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愛是教育的基礎。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每一個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因為愛,教師才能贏的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教師熱愛學生,應表現(xiàn)為信任、尊重、關心、稱贊和體貼學生,而不是訓斥、厭棄、批評學生。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侮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理解他們的幼稚和天真,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拉進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
總之,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實現(xiàn)對教育的要求。在教學中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的健康。重視數(shù)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間的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相互促進,使學生心理健康達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