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平
數學學習的活動,應該是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和教師的主體地位,讓自主與指導成為和諧課堂的生長點。
自主指導和諧課堂生長點一、案例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感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呢。我在執教《年月日》一課時,設計了“情景引入——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幾個教學環節。現將本節課中幾個教學片段記錄如下。
二、案例事件
片段一: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我布置了課前學習任務:調查、收集關于年、月、日的知識。
在課堂上,我通過談話教學:“同學們,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都有哪些了解呢?”一下子便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了學生手里。因為有了課前的充分調查和準備,學生非常踴躍。
生1:我研究了2007的年歷卡,發現一年有12個月,1、3、5、7、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2月只有28天。”
生2:我研究的是2002年的和2003年年歷卡,和他的發現一樣。
生3:我研究的是2004年的年歷卡,2月有29天。
生4:我研究的是2008年的年歷卡,2月也有29天。
總結: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現:發現一年有12個月,1、3、5、7、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2月有時28天,有時29天。這是為什么呢?板書如下:
(1)1、3、5、7、8、10、12月31天;
(2)一年有12個月:4、6、9、11月30天;
(3)2月28天或29天。
生:我是看了《十萬個為什么》才知道的。因為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365天多一點,一年365天,4年就多出來大約一天,把多出來的這一天加在2月里,每4年才有一個閏年,所以平年2月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
師引導:說得真好!你真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課件演示平年閏年的來歷)。
師引導:這位同學說得太好了。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為大家準備了2000年~2013年2月份的天數情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表格,利用手中的計算器把公歷年份除以4看你有什么發現?
年份2月天數
200029閏年
200128平年
20028平年
200328平年
200429閏年
200528平年
200628平年
200728平年
200829閏年
200928平年
201028平年
201128平年
201229閏年
201328平年
學生活動后師生交流得出結論。
師引導:對于這一結論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比如,1900年是4的倍數,但不是400的倍數,1900年是平年。我也是從數學書上知道的。
師小結……
片段二:
在應用拓展環節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1.判斷正誤
(1)每年都有365天。()
(2)一年中有4個小月。()
(3)小華說:“我爸爸4月31日才從合肥開會回來。”()
(4)小明說:“我弟弟是1992年2月29日出生的。”()
(5)1900年是閏年。()
2.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3.拓展練習:小紅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兩個月,你知道小紅是哪兩個月去外婆家的嗎?
4.能力拓展。利用所學知識,制作2009年1月份的月歷。
三、案例啟示
1.營造寬松民主的氛圍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在課堂上,我努力構建一個廣闊而無拘無束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做,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在片段一中,通過選擇學生生活實際的題材作為研究問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這樣處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來源于自己的身邊,引導學生強烈的思考動機和最佳的思維定向,為學生親歷數學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做好了物質上的、心理上的、思維上的準備,學生主動打開了數學王國的大門。
2.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教學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的最大浪費莫過于把學生的已有經驗排除在外。因此,在片段一中,我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課前通過多種方式研究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各種方法掌握了所需知識,在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中、在教師適時的指導下,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形成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教師悉心地滲透與指導是學生自主學習成功的保障
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應該把教學當成一種生命的對話,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探究。當面對學生的疑難處、教學關鍵詞、方法指導處,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的自主探究有方向。
4.密切學習于生活的聯系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催化劑
廣闊的現實生活是學生學習數學、思考數學、運用數學、實踐數學的大舞臺。讓學生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需要緊密聯系起來才能促進學生主動的探究、發現、建構知識。教師要多方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密切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知識不只是在書上,而且也在生活中,學習是為了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需求。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嘗試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片段二中的2、3題;讓學生嘗試一些能力拓展,如片段二中制作2009年1月份的月歷;讓學生嘗試寫數學日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