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照美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是繁瑣的,它不僅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多一點耐心和細心,巧妙的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學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低年級語文教學寓教于樂精心設疑和諧課堂作為一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每每看到作業(yè)本上那稚嫩的一筆一畫,望著臺下那一雙雙天真、幼稚的眼睛,我從內心深處喜歡他們,愛他們。在教學中我也理所當然地傾注了我的全部精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所執(zhí)教的班級教學效果一直名列前茅,現就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談談自己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寓教于樂,寓情于景
善于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來學習課文,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根據這個年齡特征,教師必須設法把干癟枯燥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才容易接受,把課堂教學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玩得開心,并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輕松學習。依據課文的特點,把各種小動物或各類能表演事物的頭飾戴在學生的頭上,扮成各類事物,如:小動物,并模仿他們的聲音、動作、外形特征表演出來。讓妙趣橫生的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成為孩子們邊說邊學習的載體,既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又加深了對事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如教學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春雨的色彩》,課堂上讓學生戴上“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的頭飾進行分角色朗讀,讓小朋友感受到自己就是其中的小鳥了,此時學生的情趣更加高漲。這樣,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
二、精心設疑,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學貴有疑,設疑提問。在教學中,教師設疑,不是為了難倒學生,而是希望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積極思維往往從產生疑問開始。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精心設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才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思維,啟發(fā)學生質問疑難問題,使學生興趣與主動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學習態(tài)度由原來的被動變?yōu)橹鲃?,達到教學的目的,如《識字1》一課,根據課文,我設計了以下問題,通過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根據你的發(fā)現,說說什么季節(jié)到了,分組去找春天,請把你找到的春天講給大家聽。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還觀察到過什么?組織學生,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各抒己見,使課堂氣氛跌宕起伏。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學到知識,喚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fā)了興趣。若學生長時間正襟跪坐地聆聽老師滔滔不覺地講課,感覺乏味,降低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而精心設疑,步步引導,啟發(fā)學生,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引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的任務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應該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一年級語文的主要任務是拼音和識字教學,識字教學中我摒棄了以往教學中不分重難點,一律由老師教字音,分析字形,講解字義,再由學生機械抄寫的老式教法。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漢字知識和識字方法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利用學過的偏旁、部件和熟字分析記憶生字的字形,結合課文詞句和生活實際理解字義詞義,教師只對重點、難點做指導和講解,在教學中我還發(fā)現,有些生字在它的音、形、義上總會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規(guī)律,例如,“閃”:門內有一人;“坐”:二人土上坐;“長”:先撇后橫,豎提加捺。這樣一來,孩子們在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生字,這比直接告訴他們“這個字念什么,該怎樣寫”的效果好多了,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識字水平和識字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預習新課的能力,我提前把一些生字的謎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根據謎面去分析這些字的構字特點。如“鳴”字小鳥張口叫?!拔纭弊诌h看像頭牛,近看沒有頭,要問是啥字,看看日當頭。又如“思”字十張口,一顆心,猜猜看,動動腦。學生嘗到了編順口溜和猜謎語的甜頭,以后只要學習生字,都爭先恐后地編??菰餆o味的識字課堂變成了無拘無束的自由學習空間。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游戲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
四、營造寬松氛圍構建和諧課堂
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個體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讓學生處于一個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他們才會盡情地“自由表達”與“自由參與”。這需要教師相信并尊重每一個孩子為其營造寬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我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把全班同學分成了六個學習小組并讓學生推薦出了六名小組長。有需要時就讓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主、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只要學生積極參與無論對錯我都會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從不直接批評、訓斥學生。有的孩子一時回答不上問題我會先給一定時間讓他“好好想一想”,若仍不會我就讓他請同學幫助自己。正因如此班上的學生從來不害怕回答問題。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特別是對于初入學的學生來說他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是兒歌和手勢。手勢可以幫助他們形象直觀地理解所學知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適當插入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兒歌并借助手勢表演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幫助他們強化對所學知識的記憶。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
五、和家長密切聯(lián)系,共同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他們的天性都是積極向上的,我抓住這一點,經常和孩子的家長相互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個性特征,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機會和家長密切聯(lián)系,及時反饋學生的全面信息,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以便因材施教,和家長共同搞好對孩子的教育工作。
總之,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是繁瑣的,它不僅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多一點耐心和細心,巧妙的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學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