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鬧拉 馬金禎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才市場需求量的變化,高校的擴招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中等職業面臨一系列的問題:生源數量下降、質量下降、招生惡意競爭加劇等。為了適應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來保持中等職業教育的穩定發展。加強人們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認同度,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自身的質量,開展校企聯合等多種方式,提高中等職業適應經濟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困境;對策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為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初、中等水平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才市場需求量的改變,普高熱以及高校擴招的沖擊,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陷入了困境,很多學校就在殘酷的生源競爭中紛紛退出了職業教育。這種現象與國家大力提倡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馳。
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困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生源數量下降、生源質量下降、招生惡意競爭加劇。
根據201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普通高中13509所比上年減少179所;招生844.61萬人,比上年減少6.17萬人,降低0.73%;在校生2467.17萬人,比上年增加12.35萬人,增長0.50%;畢業生791.50萬人,比上年增加3.76萬人,增長0.48%。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等專業學校中等職業)教育招生754.13萬人,比上年減少59.73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47.17%。其中,普通中專招生277.36萬人,比上年減少22.21萬人;職業高中招生213.90萬人,比上年減少32.52萬人;技工學校招生157.06萬人,比上年減少6.85萬人;成人中專招生105.81萬人,比上年增加1.85萬人。
從這個公報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中等職業學校相對普通高中來說,雖然招生人數差不多,但中等職業教育包括的是各類中等職業學校,這樣來說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數量就遠遠落后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數量。
1.生源質量下降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大部分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學生。這些生源基本上都是學習成績比較差,有厭學情緒,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管理起來比較困難。通過對蘭州某中等職業學校的調查。該校的生源大部分中考成績在300分左右,該校的招生分數線從400分降到300多分,還是無人問津。學生只要愿意上,沒有分數都可以。這也是學校的無奈之舉。
2.招生惡意競爭加劇
生源的短缺,各個學校頻出怪招,導致招生市場秩序混亂。招生市場由于缺乏監管,“沒有直接的針對招生市場的非正式的習慣、習俗、慣例等所謂的潛規則。招生市場在形成,發展之初,就是在無規定約束的狀態下發展的,因此,市場秩序混亂是必然的?!边@些無序競爭結果還是損害了學校、學生自身的利益。
一度被認為是鐵飯碗的中等職業教育為什么會淪落到今天的這個地步,曾經擠破頭都愿意上的中等職業學?,F在卻成了學生、家長、老師摒棄的對象。這些問題主要源自大家對中等職業學校的錯誤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中等職業教育的落后、人才市場的盲目虛高。這些原因嚴重地影響了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熱情。
(1)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是一個受傳統文化影響深刻的社會,“學而優則仕”,這是中國人心中一貫認為的觀念,在人們眼中真正的人才不是技術人才,真正的人才是通過上高中,順利進入大學的學生才是人才?!叭藗優榱擞鲜浪變r值的認同,獲得個人在社會中的所謂的尊重,在對自我行為作合乎理性的抉擇時,往往不是一個人能力與傾向的角度進行判斷和選擇,而是參考一種外在的非務實性的價值標準?!睂τ谥械嚷殬I的歧視,就是出于這種傳統觀念的狹隘,許多學生的普高選擇往往是為了迎合世俗的認同。
(2)中等職業教育自身條件落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往往把大量的資金放在招生上面,在學校硬件和軟件的更新和提高中卻不夠重視,學校教學設備落后,往往是工廠淘汰的設備,這樣學生學習的知識根本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課程設置跟不上市場的需求,過分的強調理論性,而動手實踐能力較差。同時對于中等職業教育來說,教師也是一個關鍵點,教師的水平也在一定因素上決定了學校的質量。對于中等職業技術來說,教師總量不足,專業教師和骨干帶頭教師匱乏。“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提高職業教育人才的要求不相適應,教師學歷水平總體偏低,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偏弱,雙師型教師缺乏。”
(3)人才市場的盲目虛高?,F在市場上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大專及以上學歷,中專學歷基本上無人問津,人才市場的盲目虛高讓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沒有了就業的選擇。就業人口與就業機會決定了勞動力市場,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就業人口在逐年增加,相反的就業機會卻相對固定,這本來就限制了就業率。這兩者綜合起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業率就更加的低了。
我們了解了造成中等職業教育招生量不斷下滑的原因,從這些原因著手,制定相應的對策解決這些問題。
1.改變傳統觀念
創造有利于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輿論環境,對中等職業教育進行宣傳,轉變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強化人們對技術工人的尊重。利用各種形式的輿論力量,解釋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過程和目標和社會對中等職業人才的需要,讓人們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為中等職業教育營造良好的輿論支持。讓家長、學生和社會充分理解發展職業教育的必要性。尊重職業教育,支持職業教育。
2.改進中等職業教育的硬件和軟件條件
首先,進行課程改革,適應經濟發展,根據市場需求設置課程。以市場為導向設置專業課程,進行招生,不要做大量的無效教育。確保專業的設置和招生與市場接軌,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其次,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因素,要有高質量的教學水平,教師的職業素質和專業素質是基礎。吸引和加強對雙師型隊伍的引進和培養,組織教師定期的培訓,定期參加工廠的實踐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建成一支素質過硬,專業技能過強,實踐能力豐富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3.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人才
中等職業教育是培養實用性的人才,通過學校和企業合作,為企業培養真正需要的人才。這種訂單式培養的模式給中等職業學校的改革確定了一個改革的方向,這種培養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模式。學校根據企業需要,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學生,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崗位,這樣既減輕了學校就業的負擔,又為企業培養了相關的人才。企業、學校和學生三方都受益。
中等職業教育出現的問題需要學校、社會、企業、市場的共同聯手來改變這個現狀,我們必須狠抓落實,強化社會輿論,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把中等職業教育放到市場這個大環境下進行改造,這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才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溫家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R].全國職業教育工
作會議,2005.
[2]陳勝祥.中等職業教育招生的困境成因與對策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5.
[3]李國強,金 環.我國中職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9(01).
(作者單位:天祝藏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