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在語文教學工作崗位上的這些年,越來越覺得假如孩子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模式和課堂,不但老師覺得失去激情,孩子們也會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如何讓語文課堂鮮活起來,讓孩子們愛上語文學習。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把語文教學“故事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在語文教學中特別重要。低年級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想在課堂上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就要多創(chuàng)造讓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其中“故事”就是吸引他們的一大法寶。在學習拼音時,字母枯燥難記,孩子光靠死記硬背學習起來困難,因此我把拼音教學融入故事中去,既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能幫助他們識記。在學習j q x和ü相拼要去掉兩點的規(guī)則時,先講小熊ü與朋友j q x相遇時先摘眼鏡再握手的故事,再整理成兒歌:小熊ü ü有禮貌,路上碰見j q x,先摘墨鏡再握手。這樣把枯燥的規(guī)則融入有趣的故事中,孩子掌握得迅速又牢靠。
小學生是愛聽故事的,教師在課堂上繪聲繪色地講故事能把孩子吸引回到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上來。教學中讓孩子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鍛煉多方面的能力,也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學《魯班和櫓板》一課時,推薦孩子閱讀課外拓展閱讀書上關于魯班發(fā)明鋸子和雨傘的故事,讀一讀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這樣加深了孩子對課文的認識,還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
二、積極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創(chuàng)造語文學習的樂趣
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根據學生學習特點,我們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情境創(chuàng)設得有趣,自然能激發(fā)孩子學習語文的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我在教《小露珠》這一課時,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閃亮透明小圓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樹葉做搖籃,搖來搖去真自在,太陽出來去無蹤。”這是什么?我話音剛落,學生就爭先恐后地搶答,看著學生積極的氣氛,我又提出這樣幾個問題:小露珠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又是什么時候消失的?經過幾分鐘的閱讀,他們很快就有了答案,有的說:是在夜幕降臨時出現的,在太陽公公出來時消失的。有的說夜深人靜,萬物都入睡時小露珠出現,在早上七點半消失;此時我點撥到:“小露珠的出現,為什么動物們和植物們都喜歡呢?小露珠要走時他們又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呢?小露珠要走時又是怎樣和他們告別的呢?”同學們都很積極地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后搶著回答,就像萬物都喜歡小露珠一樣的心情。通過這樣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欲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欲和自信心,進而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在想象與交流中,培養(yǎng)主動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意識
新課程標準提倡孩子通過體驗、參與、合作、探究等方式來學習語文。這是學習方式的一大改革,它不僅使學生學會如何在活動中參與合作,同時提高自身素質,體驗合作的樂趣。以下是蘇教版語文第三冊《識字5》的生字教學片段: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哪些詞語是表示冬天天氣特點的?
生:寒流、大雪、北風。
(老師出示生字“雪”,學生認讀。)
師:“雪”字為什么是用雨做偏旁呢?
生:因為到了冬天,天氣變冷,空中的雨點兒變成了雪花飄下來,所以“雪”字用“雨”作偏旁。
師:你的課外知識還真豐富,原來雪花還跟雨水有關系的???難怪用“雨”做偏旁。
雨字頭做了偏旁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能通過想象說出原因嗎?
生1:夏天,整個天空都被烏云籠罩著,眼看著雨點兒像斷了線的珠子落下來,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所以,“雨”的第二、第三筆寫得大大的,把雨滴都包在里面了。到了冬天,北風“呼呼”地吹,雪花在空中飛舞,所以“雨”的第二、三筆變小了,再也包不住雪花了。
師:聽了你的描述老師想到了詩句: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那么大的雪“冖”怎么能蓋得住呢?
生2:我是這樣認識“雪”字的,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大地上的一切都被大雪覆蓋了,大山也被雪壓扁了,成了“橫山”。
師:是啊,大雪后的風光真是無限啊。一個“雪”字讓大家產生好多美妙的想象,小朋友們還有哪些關于“雪”的詞語嗎?
生:大雪紛飛、鵝毛大雪、白雪茫茫。
師:這么多詞語啊,要是你們能找到一些關于雪花的詩句就更好了。
生: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師:大家說得真精彩!大家能把“雪”字在田字格中寫得漂亮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學習生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從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入手,融想象、說話、課外知識、了解字形結構、觀察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訓練于一體。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中激發(fā)學生識字和寫字的愿望。
“學生積極的情感和主人公意識能使學生精神振奮?!闭n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傳統(tǒng)的授課制抑制了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應該早日轉換新的教學方法。課堂的意義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學了多少,如何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