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嬋
上完最后一節語文課,我都要一天一次做著同樣的一件事——給學生留一些作業帶回去做。因為我認為布置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促進學習內容的保持與遷移,所以也可以說它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我布置作業一貫掌握幾個原則:(1)作業的內容與當天的教學內容相一致,這樣才能達到鞏固的效果,提高教學的效益;(2)作業的數量適宜。讓學生心情愉快地完成它,量太多,后果是學生費神,教師費力,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3)作業的形式多樣,讓學生覺得做作業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項富有情趣的活動。
長期以來,我都是遵循著這幾個原則來給學生布置作業的。這是完全以我為中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的作業。隨著時代的發展,我想,我們都提倡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參與,做學習的主人。那布置作業這一方式我覺得也可嘗試讓學生參與討論、設計,在參與中鞏固知識,發展智能,完善自我。這符合新課程的標準,因為新課程極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我每教完一課,就讓學生討論今天該做什么練習,來鞏固今天新學到的知識。如,教完說明文《鯨》這一課后,學生就建議寫生字時筆畫多的和易寫錯的寫三遍,如,“鰭”“肺”等字,而不要每個生字都寫。他們還提出課文中有的雖然不是生字,但是新的詞,特別是一些重點成語也需要反復寫幾遍才能夠記住。我一一采納了他們的意見。
當然,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而是要盡可能地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輔導、誘導,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如,學完《我愛你,中國的漢字》這一課后,學生被這一課優美的語言所陶醉,課后作業都設計了背誦有關語句的這一道題,但背誦哪一段,他們爭得不可開交,還是定不下來,這時教師的適時引導顯得尤其重要。我讓他們思考:你們選的段落精彩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描寫方法值得你去欣賞、模仿的……一會兒工夫,意見就馬上得到了統一。
所以,我認為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倡導,在語文教學的其他環節也可以實施。不管什么渠道,只要教師注意以下四點就不難做到:
1.創設主動參與的情境,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土壤。
2.教師適時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發展。
3.變換一貫的教學模式,促成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
4.培養習慣,還學生學習的自由。
由學生來設計作業,讓作業生動起來,讓作業不是一個個僵硬的字符。結果作業完成的數量大大提高,完成的質量也出乎意料的好。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把握機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探索、主動創造,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