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增梅
小學課外閱讀是學生課堂語文學習的延伸,通過進行積極主動的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運用語文知識的實踐能力。在教學中,激發中高年級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而對于留守兒童來說,他們在生活中缺少了父母的關心,導致情緒低下,在學習過程中,這種情感缺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也不能有效完成閱讀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心理上對他們進行關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溫暖的愛,滿足他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使他們在教師的愛和引導下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并能通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獲得更多的知識。
一、激發留守兒童閱讀興趣,增強留守兒童閱讀意識
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興趣,才能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留守兒童由于缺少家庭對自己的關愛,學習和閱讀意識不強,教師要關注他們的心理想法,讓他們從心理上產生閱讀的欲望,使學生通過閱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品質,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
二、推選應讀書目,使留守兒童進行有效閱讀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沒有父母進行閱讀指導,使他們在選擇閱讀書籍時存在盲目性,使學生的閱讀效果不好。在學生選擇閱讀書籍時,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指導,使閱讀真正對學生起到促進和提高作用。在進行閱讀書目選擇時,既要讓學生閱讀古詩詞,使他們體會傳統文化的精髓,陶冶他們的情操;又要讓學生閱讀中外名著,使學生受到書中人物性格的影響,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能充滿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三、指導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張之洞曾經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小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進行閱讀時的方法和時間有很大的隨意性。同時,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在課外閱讀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導致課外閱讀效率降低。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能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閱讀,并在日常閱讀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加強課內外溝通,拓寬閱讀渠道
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閱讀教材中的課文進行方法的指導。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和引申,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課外時間主動對課文的引申知識進行探究。例如,在教學《新型玻璃》前,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了解更深入,我讓他們在學習之前收集和課文內容有關的知識,并在課堂上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向大家介紹。在教學過程中,我尤其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動態,給他們創造發言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在課堂學習結束之后,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新型玻璃的想法。其中一名留守兒童說:“我想用新型玻璃做一個房子,它可以根據人們的指令進行飛行,這樣我就能時時刻刻去看我的爸爸媽媽了。”通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地進行課外閱讀。
2.根據不同文體,進行分類指導
各種課外讀物的閱讀方法是不同的,應根據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怎樣閱讀連環畫、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科普讀物、優秀作文和少兒報刊進行分類指導。如,指導學生讀少兒報刊,運用瀏覽和細讀兩種方法指導學生拿到報紙先統覽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選擇重要的、新鮮的和自己感興趣的細讀。還教給學生根據專題收集資料剪貼、寫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3.重視技能訓練,培養閱讀方法
在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通過三個步驟來提高閱讀效率。首先要對文章進行粗略瀏覽,并能簡單復述其中的內容。然后進入細讀階段,深入探究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最后,重復閱讀達到熟讀的效果,并寫下讀書筆記。
四、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影響是非常大的。在良好的閱讀習慣下,學生能積極地進行閱讀,按照自己的計劃來實現有效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體驗美的享受,使心靈受到熏陶,使道德品質獲得提高。在對學生進行閱讀習慣的引導時,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在讀書時,保持姿勢正確
坐姿:抬起頭,挺起腰,坐端正;看姿:保持眼與書的距離一尺左右。引導學生愛惜書,將書用舊報紙等包起來,平時翻書時輕輕翻,保持書內頁面整潔、平整,沒有褶皺,并不亂丟、不亂撕書。每次讀完書將書放在固定的位置。
2.養成默讀的習慣
減少眼動次數,逐步擴大閱讀視野,縮短注視字詞時間,減少回視,這樣既能提高閱讀的準確性,又能提高讀速,形成默讀習慣。
3.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在指導閱讀上要求學生圈、點、畫、找、記。圈出不懂的地方,點出關鍵詞句,畫出好詞佳句,找出優美的片段進行熟讀、背誦,養成“摘記”的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情節,豐富自己的詞匯,培養良好的語感能力,提高閱讀的綜合效益。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在不斷吸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素質的提高。在教育的黃金時期,教師要對留守兒童進行關注,使他們通過閱讀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使他們能樹立良好的品質,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