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云
摘 要:沒有好的教育,培養不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就沒有先進的技術、強盛的國力,也就難以實現“中國夢”這一宏偉、遠大的目標。所以,教育乃立國之本,而創新乃教育之魂。當代教育要為學生、為社會服務,讓教育點亮學生的一生,讓教育成全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素質教育;教育思想;課堂模式;學生管理
假如青春是一盞終將枯萎的燈,那么,就用我僅有的溫暖,撫慰孩子們的心靈;假如青春是一盞終將枯萎的燈,那么,就用我微弱的光,點亮孩子們的人生;假如青春是一盞終將枯萎的燈,那么,就用我照射的光芒,指引孩子找到幸福的遠方……
眾所周知,沒有好的教育,培養不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就沒有先進的技術,就沒有強盛的國力,也就難以實現“中國夢”這一遠大目標。所以,教育乃立國之本,創新乃教育之魂。
一、創新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指導著教育的發展方向,指導著學生的培養目標。改革教育,首要的就是變革教育思想。
1.教育是自由的
要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創造條件,例如:觀看影視作品,圖書閱覽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先進的思想文化。
2.教育是培養,是關愛,是發展,不是壓迫
現在的教育,是培養孩子健康成長、鍛煉自學能力的教育,不是教師思維的強加;現在的教育,是愛的教育,要給孩子心靈喘息的機會,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現在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培養不同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人。
總之,教師要從思想上改變對教育的看法,并且緊跟時代的步伐,根據學情,根據當地的實際教育情況,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
二、創新課堂模式
面對課改這一教育潮流,雖然教了這么多年學,還是覺得有些力不從心。數學還好說,語文真的有點無從下手。領導讓我從課堂模式入手,先按照“三環八步”課堂模式,然后再根據實際課題需要,有所取舍,融會貫通。慢慢地從一開始的依賴教案,慢慢地從教案中把自己解脫出來,融入自己的理解。高效課堂,追求的不是老師的“填鴨式”灌輸教育,要求教師真正做到,把課堂的主動權下放給學生,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并讓這種能力伴隨一生,為其終身服務。
三、創新學生管理
如今的教育,呼吁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強調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細致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烈,比如,誰在路隊時減分了,別的同學一起批評他,慢慢地他也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排隊時不再說話了,班集整體減的分也就少了。班級管理上,利用小組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從禮儀、衛生、紀律、作業、課堂表現等多方面進行考察,獎懲并舉,各組之間展開競爭,都想取得第一。
時間一長,學生小組榮譽感、班級榮譽感都增強了,小組競爭學習的熱情也提高了,不僅成績都有明顯的提高,原來幾位成績總接地飛行的,這次居然能夠及格了,有一位同學數學考了90分,而且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約束能力都有了顯著地提高。
我想,班級和諧了,學生的心理“和諧”了,有了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他就會明白哪條路該走,哪條路不該走,那么他的人生就會朝著正軌發展,才不會誤入歧途,成為社會的罪人。
總之,教育的成功沒有捷徑,作為一名教師,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就會義無反顧,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的步伐,做一個專業發展型的教師。如果說教師的青春是一盞終將枯萎的燈,那么我希望在我有限的教學生涯里,不斷地增加自己的光和熱,照亮和溫暖更多的心靈,點亮學生燦爛的人生。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