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曾曉琳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廣東廣州510800)
在我國最早發現的陶瓷首飾雛形是在河南廟底溝以及西安半坡的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各式陶環,到了商周時期,貴金屬等材料的發現和使用更能滿足人們佩戴和購買首飾彰顯其身份地位,以及財富的需求,陶瓷的首飾在此后的首飾歷史中鮮有出現。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首飾的認知度開始改變,對于保值性的要求有所降低,挑選首飾時,材料的貴重與否不再擺在選擇的首位,更加注重所佩戴首飾的藝術性和獨特性。設計者及珠寶商們為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開始源源不斷地尋求新型材料制作首飾,如陶瓷、玻璃、皮革、樹脂、木材等大量介入首飾設計中,陶瓷材料再次成為首飾藝術家們表達與創造全新視覺品味的首選材質。
陶瓷材料一般分為陶土和釉料兩類,陶土大都由自然界中粘土、長石和石英等提取而成,它的主要組成元素是氧、硅、鋁這三種元素,占地殼元素總量的90%,是典型的硅酸鹽材料,陶瓷原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工藝成熟。陶瓷的釉色顏料,是以色劑和熔劑或添加劑以特定的比例調制而成的粉狀有色陶瓷用裝飾材料。它顏色繁多,在不同的配方與適宜的窯溫下呈現各種顏色。
陶瓷最主要的成分是天然巖石風化分解而成的黏土,其干燥的時候呈土狀,非常容易磨制成粉末狀,加水混合后可以塑造出各種形狀,在高溫燒制后便成了石塊般硬狀。所以設計者在設計時,不用過多考慮成本、工藝等問題,只要抓住陶瓷材料的獨有特性,用以最直接的方法完美地呈現出設計者所要表現的美。
陶瓷粘土的主要特性便是可塑性。黏土在加水調勻之后,在外力的塑型捏造下,可做成任意的形狀,當外力去掉后能保持所塑造的形狀。這樣成就了陶瓷首飾造型多樣,不受材料過多的約束。
陶瓷材料經過高溫成型后,耐磨性優異、不容易碎裂,玻璃釉燒成后潤滑地附著在陶瓷首飾表面,相比較貴金屬不穩定的化學性質,陶瓷首飾會使佩戴者更舒適。陶瓷不僅是絕緣體,原料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有益于人體健康。研究證實,陶瓷能夠在常溫下發射出對人體有益的紅外線,而且它發出的紅外線與人體自身發出的紅外線的波長基本吻合,這樣當陶瓷接近人體時就能產生共振現象,有改善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等保健作用。
每一件陶瓷首飾都是純手工制作的,經過繪畫、捏塑、窯火層層技藝加工具有獨一無二性,不像其它工業飾品可以復制。科學技術的進步,促使陶瓷材料的成形、裝飾方法多樣,通過設計者的雙手呈現在人們面前的陶瓷首飾賽寶石、似美玉、勝瑪瑙,開拓了首飾設計的審美視野,滿足了不同人群對現代首飾的多種審美需求。
陶瓷泥料有很多類型,不同的泥料燒制后都有著其自身獨有的特征,如陶器顏色古樸、粗獷,充滿自然的氣息;瓷器顏色潔白、質地細膩、通透性好,有著溫潤的光澤,“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便是其四大特點;紫砂,不需施釉、不需上彩,卻有著精致、穩重、樸質無華的氣質。
陶瓷所用的釉料顏色亦十分地豐富,有單色釉、結晶釉、花色釉、紋片釉等(如圖1),陶瓷釉彩的差別,與釉色的燒制過程以及顏料配方有關,釉在高溫煅燒的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而且在燒制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偶然性,燒制過程中的一些細節亦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其藝術欣賞性遠比其他首飾材料的色彩要豐富、獨特并富有個性,這便是陶瓷首飾在色彩上的魅力。

圖1
陶瓷制作中施釉方式也很多,如同時噴釉也可以進行多種釉色的噴制,具有一種過渡自然的漸變之美;或用釉色繪制圖案以達到設想的效果。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創意施釉使陶瓷首飾表面呈現豐富的視覺效果,如圖2可以巧妙地運用金屬、皮革、水鉆珍珠等各種不同元素進行裝飾,創造一種不一樣的時尚首飾。

圖2
現代社會充滿著巨大的壓力,敏感的設計師們以回歸自然和重溫傳統的方法作為設計的靈感,希望借此釋放人們生活中無形的壓力。如時裝界多次出現“中國風”和“綠色環保系列”。一些高端首飾公司爭相開發帶有中國風采的陶瓷腕表和首飾,中國的傳統陶瓷文化在國際上再次掀起了一股熱潮。
在頂級珠寶商林立的巴黎芳登廣場,香奈兒是首個將高科技精密陶瓷帶入高級珠寶領域的品牌。如2000年CHANEL J12誕生(見圖3),J12陶瓷腕表一直被標上經典的名稱。一直以來CHANEL J12也是明星們鐘愛的腕表系列,不同的設計讓這些陶瓷腕表展露或炫目霸氣、或經典深沉、或時尚簡約,又或靈動輕盈不同的表情。如CHANEL Ultra系列戒指(見圖4)也是采用極具現代風格的高科技精密陶瓷,顏色和材質上十分大膽、創意獨特地游走在柔和剛之間,同時造型美學獨樹一格。

圖3 CHANEL J12

圖4 CHANEL Ultra
近來高科技陶瓷腕表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它是以二氧化鋯為主的礦物在1500℃左右的高溫中燒制而成的。它與傳統的陶瓷制品一樣,有著穩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具有防水、耐高溫、防褪色、抗腐蝕等特征,且表面溫潤無瑕,散發柔美的自然光澤。作為人們隨身佩戴的物品,這款手表有幾個顯著的優點:(1)輕便;(2)堅固耐磨,不像鋼表和金表那樣容易被刮花;(3)不會導致皮膚過敏;(4)原料成本低;(5)外觀時尚,因為不銹鋼等傳統材質不論怎么加工都不可能呈現出純黑色和純白色的。顯而易見陶瓷首飾在材料上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陶瓷材料在首飾制作中屬于新材料,是首飾發展的一個新的藝術探索與突破,是首飾在材料與形式上的一種創新。作為一名設計者,我們要挖掘發現材料的美,通過設計把它的風姿神采展示出來。
人們為了讓陶瓷首飾的式樣及造型達到另一個新的高度,嘗試著讓陶瓷首飾工藝與傳統金銀首飾工藝相結合。如在陶瓷工藝制作的過程中,借鑒了金銀首飾的鏨花工藝,用石膏模具做出類似鏨刻的鏨刀或鏨頭,這些石膏制成鏨頭表面雕刻的各式各樣的圖案,然后在陶瓷器物還是泥坯未干前印上去,這樣在陶瓷表面就會形成凹凸不一、深淺有致的線條與紋樣,讓作品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釉色品種按燒成溫度分類,1100℃以下燒成的釉稱為低溫釉,1100℃~1250℃之間燒成的釉為中溫釉,1250℃以上燒成的釉為高溫釉。高溫陶瓷瓷色潔白、透亮,中溫陶瓷瓷色相對偏黃,但中溫釉的釉色豐富。取中溫陶瓷釉彩多樣化、高溫陶瓷的潔白兩者相結合,不同的質感與顏色營造出一種強烈的對比,增添了作品的藝術效果。
陶瓷首飾制作大多采用堆貼、鏤空的技藝手法對坯體表面紋飾進行處理,從而產生層次分明的藝術效果。與此同時,利用形式多樣的鏤空手法也能減輕陶瓷首飾自身以及視覺上的重量,增加其佩帶的便利性,不同的處理方法讓塊體表面形成更多風格迥異的肌理效果。
陶瓷繪制中,釉上彩和釉下彩裝飾最為常用。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結合,可以提高陶瓷首飾的工藝美與層次感。
釉上彩種類多、色彩較鮮艷、飽和度高,在燒制后可獲得豐富的色彩效果,圖案設計不會因燒烤后顏色與釉料的融合而變形。用手觸摸釉上彩陶瓷,感覺花紋表面有明顯的凹凸感;釉下彩的陶瓷彩繪全部在瓷素坯上進行,上彩后再施釉經高溫一次燒成,花紋被釉層覆蓋著顏色柔和、手感光滑、具有永不變色、永不掉色的特征。相結合后的顏色有虛實的變化,作品有較強的層次感,其特點是靜動兼蓄、對比鮮明,既素雅又堂皇。
21世紀是一個張揚風采的時代,人們追求時尚品味、追求個性自我,喜歡那些獨一無二、特別的或能傳達一種思想、內涵或者意義的設計。陶瓷這種非傳統首飾材料無論是視覺與材質都可以給消費者帶來一股新鮮的氣息。同時,陶瓷首飾不僅能體現民族特征,更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陶瓷首飾設計應在傳統中創新,提高設計與工藝的創新性,在創新中升華,未來將成為飾界新寵,從而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
[1]杰奎姆.曼寧.切維利亞.克萊門特.手工成形技法[M].吉林美術出版社.2001.
[2]杰奎姆.曼寧.切維利亞.克萊門特.裝飾技法[M].吉林美術出版社.2001.
[3]孫谷藏.中國古代陶瓷首飾探源[J].浙江工藝美術.2008(03):19-21.
[4]伊麗莎白-奧爾弗.首飾設計[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5]任杰.陶藝設計與制作[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
[6]楊永善.說陶論藝[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