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惠娟
(宜興 214221)
紫砂壺藝作品千變萬化、豐富多姿的形象支撐,大多依賴于線的質感、神韻及變化。傳統的關于造型的藝術,諸如書法、繪畫、篆刻、雕塑藝術與玉器、陶器、銅器、木器、瓷器的造型,以及戲劇、舞蹈藝術等,無不以線條去構建自己的藝術體系。所以有人這么說:紫砂壺藝是線的藝術。剛、柔的線體,不是兩級分化的孤立存在,而是在發展中找到彼此的契合點,和諧統一,達到方中寓圓、圓中存方、剛柔相濟的高妙境地?,F以紫砂“線韻壺”為例(見圖1),談談以線為主而設計的壺器,其觀賞情趣、藝術價值以及簡約素雅的意境。

圖1 線韻壺
紫砂壺作品的線韻之美,以形體為骨干,以氣韻為靈魂。紫砂壺藝術在多層次、多角度、多空間中展現自己的獨特風采,在不斷創新發展中全方位打造出線條藝術的無窮魅力。紫砂“線韻壺”色澤明快、泥質細膩、手感舒適,整款壺為扁圓形,壺身五條圓線穿過,線條流暢、自然有致,腹以下斜收,平底、短頸、大口斜肩、坡蓋、一彎嘴,圓潤柔美,壺把與之迎合,略見幾分嬌憨,甚是可人?!熬€韻壺”整體感強,自然舒暢,柔態畢現,是典型的女性作風,然而柔中不媚、嬌而不俗,堪稱雅致。壺身刻行草“天下”,作品既有文人氣息,又盡展紫砂風華。
用線條裝飾紫砂“線韻壺”,此壺卻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壺嘴和壺把上的曲線,仿佛要一直伸展向上,直至永恒。在整個“線韻壺”的壺體上,從壺流、壺把再到壺鈕,大大小小的圓形形成此壺豐富的層次感,且由大到小的圓的排列富有節奏變化。而壺身的裝飾線條之間距離相等、大小相似,具有對稱美。紫砂“線韻壺”雖然只是運用了幾種簡單的線條,卻把紫砂壺塑造得立體而多變。
紫砂“線韻壺”的線韻之美,有著凌駕于整個制作過程與結果之上的氣度與境界。線條的藝術結構與生命的結構相同,蘊涵很多必要元素。“線韻壺”的線韻之美,是一種“內潤而滋外”的流露,壺的誕生、發展好像一個生命的流動成長:先由里到外,繼而由外到內,包含著自然美、變化美與和諧美。紫砂“線韻壺”形體的縱橫有著像隨轉起合的線體,它表達的是體量感、空間感與形象感。紫砂“線韻壺”肥、纖皆得其宜,方、圓自然協調,呼應有致,輕重有變,氣韻貫通,達到了“尚法”的極致,它體現著流暢的線韻、充沛的線氣與高雅的線體風貌。
“線韻壺”的線的感覺,是在經過長期實踐的自我積累和多方位考量、研究后的反復精煉、體悟中自然萌生的,也是內在意識對外在物質的獨到見解的表述,更是綜合了哲學觀、宇宙觀、藝術觀的“有察必現”的融會貫通與集中反映。
紫砂“線韻壺”的壺腹上陶刻的“天下”二字,蘊含著最終寄寓此壺的文化。人生的道路,就像這把紫砂“線韻壺”的線條刻畫,它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迂回不平的,人行走在路上,沿途有時是荊棘密布,有時雪雨風霜。走出荒蕪的沙漠,穿過茂密的森林,越過坎坷的淺灘,飄過漫長的海洋……沉浮在人海,輾轉如夢;潮起潮落時,歲月匆匆。淡淡的心事,淡淡的憂傷。驀然回首前塵,才知道多少繁華消失在時光的深處。一個人生命的支撐,需要一種力量,正因為如此,紫砂“線韻壺”的誕生就有了一種文化價值。它象征著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人心懷“天下”的理想,就能一路走下去。而紫砂“線韻壺”的壺鈕就像一柱燈塔,指引著心懷理想的人最終找到他的“天下”。紫砂“線韻壺”賦予人一種生命的激情,從心底萌發出一種無法抵御的沖動;紫砂“線韻壺”還給人一種溫馨的遐想,讓人有了一種強烈的渴望:不知何時至“天下”,理想卻每日每夜地沖擊著心的海岸,永不放棄。而紫砂“線韻壺”的壺鈕,遠遠望去它就像一盞明燈伴隨著你,一起見證未來理想實現夜的美、一路追逐夢想的深情。
從美學角度看,紫砂“線韻壺”所具有的形態、色彩乃至飲茶實用性,具有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人們不僅在使用紫砂“線韻壺”中產生美感,而且在鑒賞時產生了美感。壺身陶刻的“天下”兩個字,增添了這件作品的文化元素和藝術趣味,使紫砂“線韻壺”以簡潔的形制反映作品簡約素雅的意境美。
[1]賀西林.寄意神工(古代雕塑)[M].三聯書店.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