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琴
(宜興 214221)
紫砂壺經過紫砂藝人匠心獨運的創造,創作出了千變萬化的壺型,并被總結歸納為光貨、花貨和筋紋貨三大類。其中,花貨又稱自然形體類造型,它取材于自然界動植物的自然形態,主要采用提煉取舍的藝術手法,將自然形態的東西藝術地表現出來。花貨的造型往往帶有一些浮雕、半浮雕的裝飾,模擬自然典型形態,本質地演變為壺的造型,諸如“荷花壺”、“樹癭壺”等。另外,一些花貨將典型的自然形體本質地變化為壺的合理部件,如“報春壺”、“竹節壺”等。紫砂花貨要成功地表現模擬對象的形象特征,必須善于抓住其本質特征,表現自然形態最美的東西,并達到功能合理、視覺潤美、觸覺舒適和使用安全的原則,使作品惟妙惟肖,以美化人們的生活,陶冶人們的情操。
藝術創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藝術家不能僅僅滿足于仿造自然景物,而是應該從無數源于生活的具體形象中抽出高于生活的藝術典型。以紫砂“清蓮壺”為例(見圖1),此壺是以池中蓮花的形體造型為基礎而設計的,但它又不是單一地模仿蓮花的模樣,而是經過加工、提煉而成。紫砂“清蓮壺”手工制作,造型運用蓮花之自然形態包壺,以抽象性的變化構成有六瓣圖案花葉之美;壺腹的渾厚給人飽滿富盈的感覺,壺把與壺嘴似藕枝的形態;在壺體曲強的花葉之處,壺嘴向上伸展,給人以朝氣蓬勃的精神;壺鈕的小蓮花更美,且極具藝術美感;壺蓋微曲,與壺沿緊緊相嵌合,使整器形成一朵花蒂芳香的蓮花。

圖1 清蓮壺
盛夏的荷花惹人喜憐,粉紅色的花瓣里裹著碧綠的蓮蓬,那綽約的豐姿、高潔的品格,給人以出污泥而不染的形象。以蓮花的造型制作茶壺,是一種藝術構思。移步蓮池、凝神觀察、靜思默想,是創作紫砂“清蓮壺”不可缺少的過程。為了使紫砂“清蓮壺”的造型讓人們獲得美的享受,仔細觀察了蓮花的形狀、筋絡、色澤,然后配色、拼泥,以至最后定型。以盛開的荷花做“清蓮壺”的壺身,形似小蓮花為壺鈕,以彎曲的花梗做壺把、壺流,經過藝術變形的荷葉、荷梗在紫砂“清蓮壺”的造型上顯得清新明麗、自然天成,給人以美的享受。
紫砂“清蓮壺”的造型源自一朵盛開的蓮花。蓮花又叫荷花,是一種水生植物。蓮花的根生長于污泥之中,綠葉浮于水面。夏日,蓮花搖曳于清水、綠葉之間,似九天仙姝,或玉潔冰清,或高貴艷麗。蓮花的美妙、清香使人愛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從心而發、自然而成。蓮是花中真君子,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蓮是美麗的,也是高貴的。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杰都把蓮花看做自己向往的一種人生境界。把蓮花作為自己人生修養的楷模,從而創作了紫砂“清蓮壺”以表明心志,給予人信心與勇氣,使人們的內心堅守真、善、美,像蓮一樣綻放清香、美麗,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縷、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塑造一片清涼的蓮之心靈。
藝術作品取法于自然,自然界的花鳥蟲魚、山石樹木、瓜果菜蔬無一不成為藝術家的創作素材。歷代紫砂藝人在繼承其他行業匠人對自然借鑒的基礎上,采用各種雕塑手段,創造性地把多姿多彩的自然物象融入小小的紫砂壺藝之中,使紫砂壺巧奪天工、精美絕倫,這樣制成的紫砂壺展現出一種雍容富麗的審美境界。正如紫砂“清蓮壺”,它的獨特之處就是對自然物象的創造性表現。可以說,紫砂“清蓮壺”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加以提煉,用最藝術的手法表現物的神韻,表現出形神兼備、富有情趣、生氣盎然、氣韻充盈的最佳狀態,從而點綴我們的生活情趣。
[1]周馨.藝術創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談我的雕塑畢業創作[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2(22):160-161.
[2]彭鎮華.花中真君子——荷花的品質與特征[J].中國花卉園藝.2001(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