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捷克的布拉格,我一直有種迷戀式的眷慕,春余夏始,秋去冬回,千年的風雅和景致流轉(zhuǎn)到今,一千年前是它,一千年后還是它。經(jīng)歷過風雨的它,靜靜的,依然美好。
從布拉格城堡俯瞰,滿城泛金,高低錯落的鍍金塔尖在光照下起伏閃耀,一個名副其實的金色布拉格。目光所及,各式風格的古老建筑鱗次櫛比,如攤開的歷史建筑畫冊,若換上中世紀著裝,便仿佛回到那個久遠世華。去找一找卡夫卡坐過的那張長椅,等待卡夫卡和他的布拉格到來。在這里,卡夫卡為他心愛之人寫下了《在黃昏的夕陽下》這首詩:
黃昏的夕陽下,我們屈著背坐在長凳上,四周綠草如茵。我們的胳膊無力地下垂著,我們的眼睛憂傷地眨動著。行人穿著各色衣服,在石子路上搖晃著散步,頭頂上是廣大的天空,它從遠山伸向更遠的山顛,更遠更遠的山,更遠更遠的天。
穿過馬提亞斯城門進入布拉格城堡。這座始建于九世紀的古城堡,是集教堂、宮殿、庭院于一體的龐大建筑群。長久以來這里一直都是布拉格的王室宮殿,也是歷屆總統(tǒng)府邸。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目錄。
圣維塔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美篇章,它是布拉格王室加冕與辭世后長眠之所。這座恢弘建筑歷經(jīng)幾個世紀才告完工,外觀華麗氣派,內(nèi)部金碧輝煌,巴洛克尖頂高聳入云,在古城很多街巷一仰頭就能看到。到了大教堂里面,你肯定會為懸頂?shù)牟世L玻璃窗驚訝不已,那彩繪的顏色和圖案,無法用言語比喻,在陽光的隱隱投射中精美絕倫,每一塊彩窗都敘說著一段圣經(jīng)故事。
出了大教堂,不遠的紅色建筑是圣喬治教堂,這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建筑。旁邊的圣喬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亞第一個女修道院。現(xiàn)在是國家藝廊,館藏許多藝術(shù)珍品。
黃金小巷,是古時那些專為王公貴族打造金器的工匠們的居所,后聚集不少為國王煉金的術(shù)士,因而得名。窄窄的巷道內(nèi),排列的小屋形態(tài)不一,狹小低矮,可以想象當時那些工匠們生活的窘迫。如今這里真的成為黃金巷道,是游者的必到之處。那些小屋已變身為一間間別致的禮品小店,外墻五彩絢麗,門窗玲瓏可愛,走進小巷,如走進七個小矮人的童話世界,陽光下更是溫暖可人。
但小巷之所以有名,還是與卡夫卡有關(guān),當年卡夫卡以每月20克郎的價錢曾租住過這里門牌為22號的小房子,現(xiàn)在這間藍色小屋是一家被稱為卡夫卡的書店。人們慕名而來,22號屋自是最受矚目。
來到布拉格,還有一條河不得不看:伏爾塔瓦河從波西米亞森林出發(fā),向北浩蕩流淌,流經(jīng)布拉格,將這個城市一分為二,這條母親河滋潤養(yǎng)育,給了這座城市以靈魂。查理大橋似母親脖頸的璀璨項鏈,點綴其上。這條項鏈是祖輩留下的波西米亞珍寶,相傳幾個世紀,是布拉格的象征。它與母親河相守,與布拉格為伴,它以當時的查理四世國王的名字命名,是歐洲最古老的石橋。
行走于這座十五世紀初建成的大橋,在林立的宗教神徒雕像中,最受關(guān)注的當屬頭頂圣人光環(huán)的圣約翰·內(nèi)波穆克主教雕像。相傳,他因不愿向國王透露王后的懺悔內(nèi)容,被投入伏爾塔瓦河。雕像的基座有兩幅當時主教被投入河中的情景雕刻,如今這兩幅雕刻被賦予特殊的神力,游人來此都要摸上一摸,據(jù)說可帶來好運,特別是女性摸一摸,可以保佑愛情長久,以至浮雕已被摸得錚錚發(fā)亮,現(xiàn)今圣約翰·內(nèi)波穆克被奉為布拉格的保護神。
橋兩端堅固的橋塔,在當時起著重要的防御和護衛(wèi)作用。登上塔頂,可以一覽查理大橋全景。查理大橋還是一條藝術(shù)長廊,除了大橋本身極具匠心的雕像,畫家、音樂家、紀念品售賣者、手工藝品小販等也為這里增添了另一道風景。
布拉格實在是個適合旅行的地方,主要的景點靠步行就能到達,其實布拉格隨處是景,腳下的石頭路就是歷史的通道。此刻我已沒在舊城廣場的人群中,這里是布拉格最為熱鬧之地,四周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藝復興時期風格、新藝術(shù)風格等不同時期不同樣貌的建筑一一呈現(xiàn),構(gòu)成強烈的藝術(shù)觀感。
人們聚集于此,目光集中于市政廳的天文大鐘,就為等待整點時分,大鐘鳴響。這座天文鐘也被稱為“布拉格占星時鐘”,它是中世紀的產(chǎn)物。天文鐘分上下兩個鐘盤,上面的鐘盤代表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背景表現(xiàn)的是地球與天空的永恒,兩側(cè)有四個人物分別象征著虛榮、貪婪、死亡和欲望。下面的鐘盤刻畫著波西米亞人四季耕作的圖案,代表一年十二個月份,兩側(cè)各立兩位哲人。值得驚嘆的是,如此匠心獨運的大鐘完全由手工打造,而且至今報時準確。隨著一聲雞鳴,窗戶關(guān)閉,然后響起報時的鐘聲,悠長的鐘聲相信布拉格的每個角落都能聽見。隨之,瞭望臺的吹號人登場,號聲響徹云霄。吹號人揮舞紅色袖袍與登上塔頂瞭望臺的游人一同向廣場上的人們揮手致意,上下雀躍呼應(yīng),此時此景,如國王檢閱城民般榮耀。
由電梯而上,登上市政廳的塔頂俯瞰全城,放眼望去,幾乎見不到現(xiàn)代城市建筑,目光跳躍在建筑上,上古的氣息盈盈彌漫,感同身受。已游歷過歐洲的眾多國家,歐洲的景致于我并不陌生,而布拉格給了我格外的驚喜。我在想,布拉格,你到底有多美?布拉格,你到底有多浪漫?恰如歌中所唱:“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從塔頂看高達80米的提恩圣母院,仍在視線之下,傳說那高聳的塔尖代表亞當和夏娃,仔細看,兩塔尖有高低之差。這灰栩栩的身影在一片紅海建筑中特立獨兀,似童話世界中的神秘城堡。
那座綠頂建筑是久負盛名的建于十八世紀的圣·尼古拉教堂,漂亮的穹頂似身著舞裙的少女,卓爾不群,氣韻不凡。教堂流淌著不朽的音符,十八世紀莫扎特曾在此演奏。
我們還看到了“一分鐘之屋”, 卡夫卡一家曾在這里居住。不知道這棟樓為何有這樣的名字,但它墻壁上敘述圣經(jīng)故事的刮畫單色畫,確實與眾不同。
市民會館對捷克人很重要,會館中最大的以捷克音樂巨匠斯美塔那命名的廳是1918年捷克宣布獨立的地方。也是捷克著名的“布拉格之春”音樂節(jié)演出之地。正立面上方是大型馬賽克畫作,寓意“向布拉格致意”。市民會館與火藥塔緊鄰,兩者對比鮮明,一個是華麗的宮廷貴婦,一個如剽悍護衛(wèi),陽剛與陰柔相濟,雄豪與婉約互補。
風銜云,陽光楚楚,瑩瑩景物散于眉間。光影柔和,天空湛藍,我用鏡頭遠遠地捕捉,將這樣的溫暖收藏。美麗的,固然是風景;美好的,究竟是風情。在布拉格這座有緣的城市,我再次領(lǐng)悟背上行囊的意義:學會休息,學會選擇,學會放下,學會看風景,學會自我成全。走過流年,風塵起落,且隨性怡情。
(責編:劉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