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善本,收藏更要使用
2014年初夏,北大圖書館舉辦“大倉文庫”善本展,展出100多年來中國首次大批量回購的留存海外的中國典籍。2013年,北京大學籌資1.5億元,從日本大倉文化財團回購了2萬余冊“大倉藏書”,其中僅極為罕見的《四庫全書》進呈本就達25種,包括至少4部孤本。
在國內當代藝術品收藏市場,書畫是主流,古籍一直不為人關注。2000年上海圖書館用450萬美元從美國買回翁萬戈家藏的80種542冊藏書,才觸動市場神經。
2012年過云樓藏書的拍賣使古籍善本一舉跨入億元時代,也使這一冷門收藏品種迅速升溫。鳳凰集團以2.16億元的天價競得過云樓藏書,打破古籍善本拍賣世界紀錄。
原哈佛燕京圖書館善本室主任、中山大學圖書館特聘專家沈津認為,凡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線裝書都可稱之為“古籍”。最早的古籍出現在唐代,以“日歷”的形式流出,到宋代開始成書。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籍分為抄寫本、刻印本兩類,按照刊刻時代區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遼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國刻本等。
沈津介紹,就中華古籍收藏實力而言,國內首推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次之,海外則以哈佛燕京圖書館為最。哈佛燕京圖書館目前收藏的包括宋、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中華善本有4000部,四五萬冊左右,僅明刻本就有1500部,其中國內各大圖書館空缺的版本有189部之多。
專家建議,古籍保護要“活”起來,應該以適度利用促進保護。古籍善本的收藏與其他收藏品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文獻價值,古籍的價值在閱讀和使用中才能體現。保護古籍,同時也要挖掘有價值的古舊文獻,采用數字化保存方式將其整理、影印出版。
值得收藏的新印線裝書
明清珍版線裝書的價格現在已是天文數字。收藏者不妨從現代,或者從近二三十年出版的新印線裝書入手。收藏界有句話,叫做“百年無廢紙”。上世紀三十年代,魯迅與鄭振鐸一起精印了一種《北平箋譜》。魯迅當時幽默地說:“至三十世紀,必與唐版媲美矣。”其實,不到半個世紀嗎,這部藝術品已是難得的文物了。十五年前嘉德拍賣會上出現了一部《北平箋譜》,已經拍出了十幾萬,且不見得是初版編號本。1958年,為了悼念魯迅和當時因飛機失事犧牲的鄭振鐸,復制了這部箋譜,改名為《北京箋譜》。時至今日,這部復制品也成了不可多得的精美珍品了。一些質量好的近三、四十年的線裝書,已經堂而皇之登上了藝術品拍賣殿堂,拍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價格。今年六月份的拍賣記錄有:1977年版大字線裝書《史記》30卷,拍賣出345000元;1972年版《魯迅全集》線裝十卷本,230000元,1974年的《三國志通俗演義》,34500元,80年代的《十竹齋畫譜》原價幾十元,以4025元成交。
南紅瑪瑙成投資新寵
首屆中國南紅文化研討會日前在位于北京十里河古玩商圈的紅石坊召開,業界權威專家學者圍繞歷史文化、收藏價值、投資潛力等方面為南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近幾年,南紅瑪瑙成為收藏投資新寵,5年前一顆珠不過百元左右,如今已達數千元。而新南紅瑪瑙料,幾年前不過幾百元一斤,如今高端材料每斤達到數萬元甚至更高。在極大豐富收藏市場的同時,南紅瑪瑙也伴隨著“一夜暴富”“炒作”等聲音。
“南紅很討巧,它有著中國人普遍喜愛的紅色,關鍵在于,它是天然形成的紅色。”談及南紅瑪瑙廣受追捧的原因,中國寶玉石協會副會長欒秉璈介紹,南紅瑪瑙歷史悠久,是我國獨有的寶石品種,有“瑪瑙中的鉆石”之譽,歷史上就一直頗受追捧。典型的南紅瑪瑙主產地在云南保山,近年在四川涼山也發現了品質上佳的南紅瑪瑙。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瑪瑙并‘不值錢’,其實是以偏概全。”在研討會上,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王時麒呼吁為瑪瑙正名,“不論從歷史文化的角度,還是從質地、顏色等角度,南紅都是非常好的收藏投資品種。”在王時麒看來,想讓南紅的產業發展更加規范,具有可持續性,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建立行業標準。
松花硯升值空間大
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民間文人墨客推崇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有一種硯,雖位不在列,卻不遜于此,它是被譽為“硯中官窯”,即清代皇家御硯松花硯。
據了解,在二級市場拍出的清代年間松花硯價格已然不菲,2011年保利春季拍賣會中,一方“清康熙松花石雕蒼龍教子松花硯”拍出了345萬元的高價。由于松花硯曾為皇宮專用,民間不得流傳,因此存世量甚少。但是,1979年在吉林省,人們又重新找到了松花石原料,使得這種曾經的皇室至寶可以再現民間得以傳承。隨著時代發展,近30年來,色澤豐富、造型精美的松花硯逐漸在一級市場廣泛流通。
安徽省首屆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丁安徽表示,松花硯具有貯水不易干枯、發墨不損,毫夏不枯、冬不凍等特點。其質地溫文如玉、細膩光滑、色彩厚重、紋理自然,并且具有多年文化底蘊。
松花硯從幾千元至幾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價格差距較大。什么樣的松花硯適宜收藏與投資?丁安徽認為,目前松花硯的價位尚處于價格洼地,收藏有潛力雕刻師的松花硯作品,未來具有較大升值空間。“如果從投資角度來看,這就需要藏家獨具慧眼,對于雕刻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方才不會走眼。若從收藏角度來看,符合自身氣質而自己又頗為喜愛的松花硯即可。”
有業內人士說,松花硯產自長白山地域,經歷億萬年沉積,自身帶有獨特自然特性和遠古神秘磁場,所以只要是做工精良、顏色俏麗、質地好的,每一方硯臺都具有較高的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