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娘湖位于太行山東麓,河北武安市西北部。整個湖面呈倒“人”字形,分東西兩支,各有3公里。水面極其廣闊,資料上說有2700畝水域,有高峽平湖、仙靈峽、宋祖峽、京娘峽、怒獅昂首、神龜探頭等18處景點,單只是聽這些名字,就讓人浮想連翩。
在景區(qū)門口,有三塊巨石互相倚靠,最左側(cè)的石頭上“京娘湖”三個字雄闊大氣、剛?cè)岵瑸橹麜亿w樸初先生題寫。
京娘湖素有“北方小三峽”之稱,水天相接,一望無垠。湖水顏色在陽光里,一會兒似翡翠般碧綠,一會兒再看,又像是天空似的湛藍。站在山上向下俯視,人如蟻,船如豆,那游船后面犁出一條條長長的水花,轉(zhuǎn)瞬又平靜下來。
沿湖兩岸溝壑深谷,赤壁丹崖,在兩邊的峭拔石壁,可以看到輪廓異常分明的“水線”,那是湖水最高水位的分野。“線”之上巖壁的顏色呈深褐色,之下則呈淺灰色。這里的巖石大多為砂頁巖,它們千姿百態(tài)地矗立著,有一種自然的陽剛之美。
(一)
來京娘湖,水上游覽別有一番風味,船行水中,看那蕩漾的湖水,再看兩岸千姿百態(tài)的山石,忽生“浩渺之一粟”的感覺。只覺得眼睛不夠用,還沒看完一景又到一景。與京娘湖最有淵源的是一處題字的巖壁,抬頭望去,摩崖石刻詩句赫然入目:欲出未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fā),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
這就是趙匡胤寫的《詠日》。相傳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前,曾在京娘湖云崖寄志,不僅留下了這首詩,還留下了一段千里送京娘的傳奇,這也是京娘湖的傳說。
關于這個傳說,流傳有很多版本,其中一版本說,京娘姓趙,是山西永濟人,年方十七歲,隨父去曲陽燒香還愿遭響馬劫,幸遇趙匡胤拔刀相救,千里送其回家,一路上趙匡胤對京娘體貼關懷。途經(jīng)武安門道川,京娘晨起,臨淵梳妝,向趙匡胤訴說愛慕之情。趙匡胤躊躇滿志,婉言回絕。是時,一輪朝陽噴薄欲出,趙匡胤作《詠日》題于壁。后來京娘與趙匡胤言情的地方,已成為一座美麗的人工湖泊,人們將其稱為“京娘湖”。并有“搭衣巖”為京娘晾曬衣服處,“梳妝臺”為京娘臨湖梳洗時的巖石。另據(jù)馮夢龍《警世通言》記載,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京娘愿以終身相托,然而趙曰:“本為義氣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與那個響馬何異?況施恩圖報非君子所為。”京娘道:“恩兄高見,妾今生不能補報大德,死當銜環(huán)結(jié)草。”于是京娘投湖自盡(后被趙匡胤追封為貞義夫人),京娘湖亦由此得名。
(二)
在船上看兩側(cè)的懸崖,幾十米高直上直下。船行其中,蜿蜒曲折,上面是一條長長的藍天,下面是一條長長的水道,這就是狹長的“一線天”,導游說這里是仙靈峽最美的地方。我們隨著碧水蕩漾,徜徉遐想,仿佛穿越了幾百幾千年。
船過屏風山,這座山崖如刀削斧劈一般,像一扇巨大的屏風立在眼前,震撼非常。據(jù)說,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在屏風山下能聽到犬吠雞鳴、人喊馬廝之聲,那是趙匡胤救京娘時與賊人的廝殺聲;還有人說這后邊藏著一個寶庫,晚上能隱約看到金銀寶物發(fā)出的光芒。且不管有無此事,這山一入眼,確實雄偉壯闊,讓人不由自主地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值得一說的還有一座叫雙虹映月的橋,又叫疊月橋,十分有趣,有上下兩層拱洞,很有新意。導游說當年造橋時,由于起拱時杉木太短,無法支模,有一位聰明的石匠師傅想出一條妙計,把橋身分兩層支模起拱,于是就有了這橋。許多文人墨客到了這里都詩興大發(fā),紛紛吟詩作賦,贊美這座奇橋。導游還給我們朗誦了其中的一首:“浪涌川谷濤聲高,風推明月過疊橋。搭衣巖下論太祖,梳妝臺前議紅嬌。三峽碧波傳千古,四壁青山頌今朝。若無群英回天力,何來青山陶情操。”
京娘湖還有一處遠近聞名的人文景觀——“京娘湖大壩”,在門道川與常社川入口處,1966年動工,歷時三年多竣工,高80米有余,長近200米,有五道閘門,閘門上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古香古色,十分壯觀。正是因為這大壩,蓄水成湖,才在這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之上,形成了煙波浩淼的十里平湖,山水相連,赤壁丹崖,就是景觀“高山平湖”。
在京娘湖仙靈峽上,有一條過峽索橋——鵲橋,投入使用不久,是這里新的亮點人文景觀。通過大橋后,走在水上棧道上,可以直通老虎洞。之所以叫做老虎洞,傳說在造湖之前,洞中曾經(jīng)住過老虎。后來因為筑壩蓄湖,老虎不知去向。現(xiàn)在的老虎洞里立有福、祿、壽、禧等塑像。
鵲橋的另一端是貞義島,是京娘湖主要景觀之一,這座山的山體很大,其上有京娘祠、云中寺等。京娘祠建于貞義島山腰,有高大的殿宇、彩廊,琉璃瓦閃閃發(fā)光,精致的木門上雕刻著花紋裝飾,雖然建筑稍稍顯舊,但更顯古樸,恍然間有隔世之感。京娘祠內(nèi)堂供奉宋太祖和趙京娘的泥塑彩繪塑像,環(huán)顧四壁,裝飾著有關京娘故事的畫卷、雕塑。祠后的古戲臺是貞義島上一處具有人文特色的景觀,由京娘湖藝術團結(jié)合當?shù)貞蚯ㄆ诮o游客表演,游客也可以即興登臺獻藝,應該很有看頭,只可惜我們?nèi)サ臅r候沒有趕上表演。在京娘祠正殿后的蓮花池內(nèi),是漢白玉雕的京娘雕像,有8米多高,觀之,心里想著京娘的故事,感慨良多。
(責編:劉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