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溜”是詩詞創作的一個新名詞。這個陌生的詞是著名詩人、詩評家丁芒先生在《東坡赤壁詩詞》(2013年第一期)“吟苑縱橫”中提出的,他以當今詩詞創作出現的情況指出:“格律溜”本是一個貶意詞,出自兩種人之口。一是精通格律,卻泥古仿古,專事營構艱深奧僻者,以格律唯一,反對的是“溜”。一種是不通格律,視格律為桎梏,力加排斥,反對的是“格律”,現今詩詞創作中確有這兩種人。
一些精通格律者,只注重格律,在遣詞用語上遵循舊的傳統,專營深奧詞語,生僻古典,認為這樣寫出的詩才雅,才能稱為傳統詩,格律詩。卻反對現代用語,因而寫出來的詩,無時代氣息,讀者分不清是何朝何代的詩人所作。有些初學者也受這種影響,只注重格律,把精力集中于選取古代漢語詞匯,避用有生命力的現代口語,反對順口流暢的所謂的“溜”吧!卻自尋許多煩惱,結果詩寫不好,詩意無法暢通,個性不能放縱,讓自己囚禁于古老的格律里不能自拔。
有些人不通格律,對格律加以排斥者,對所寫的東西卻冠以七絕、七律,自以為七絕為七言四句,七律為七言八句,殊不知無平仄、無韻律,順口溜出的作品不能成為詩,順口隨便溜出語句浮、淺、庸、俗,既不是新詩,也不是律詩,更不是曲藝順口溜。
再說“格律溜”者,講究格律,注重“溜”。這些人有律詩功底,詩的語言以口語為軸,立意新穎,思想自由,現實感強,有時代氣息。其詩質、詩味、詩風、詩趣,優于一般的順口溜。我認為“格律溜”不是貶意,而是褒意。丁芒先生也說,“要為‘格律溜’徹底平反。‘格律溜’雖然不是新詩,也不是什么新體詩歌,它還是屬于當代詩詞范疇,然而卻是當代詩詞改革方向的一個邁向新體詩歌最新也是比較重要的津梁”。丁芒先生將自己寫的“格律溜”發表于刊物上,他說:“作為一例,供大家研究,希望能被大家接受和利用。”下面來讀讀他的詩作。
題為:河南鄧州市周學忠快遞詩稿求題因順口溜成一律以壯其行。
鄧州有個周學忠,小說詩書樣樣通。
白發不愁花落地,青燈常詠氣如虹。
曾經以韻簪官帽,告老還擂醒世鐘。
但此奔騰千里去,后人自會唱高風。
我曾經讀過著名詩人熊鑒先生《路邊吟草》還記得兩首七絕。
房地產熱
攘攘熙熙建屋忙,瓊樓遍地好風光。
良田占盡成天國,睡進懸棺不吃糧。
贈某離休干部
脫去烏紗戴葛巾,離開的士杖藜行。
幾番涉水登山后,也說人間路不平。
這些詩格律嚴謹,用語自然、流暢,有現實感,時代性強。
我喜歡這種詩,也曾試寫過,如所作七絕《新春雜詠》:
壓 歲
除夕籌花壓歲錢,山妻爽朗笑開言:
“增收減負農家富,且把紅包翻幾番。”
拜 年
煙花爆竹響連連,結隊童孫來拜年。
瓜果糖糕抓一把,歡蹦亂跳一溜煙。
詩發表于全國公開刊物《詩詞》(2013年第6期)這樣的詩能否為“格律溜”嗎?
我認為:“溜者”,口語也。“格律溜”既講究格律,又注重“溜”,詩的語言流暢順達,這是一種新的詩風,值得提倡,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