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禾,本名李玉文,號石谷,漁翁,1958年生,本科學歷。現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擅長詩書畫印,其獨創的中華“和諧魚”畫備受藏家和觀眾好評。李禾先生熱心公益事業,自2008年以來,連續第六次被河北進德公益授予“進德公益愛心使者”稱號。
2009年,全國僅60位書畫名家入選的《中華文化名人書畫作品郵票卡紀念珍藏冊》收入了李禾的“中華和諧魚”;
2010年,他的“和諧魚”畫《連年有余》系列作品作為文化禮品,贈送給國內外貴賓;
2011年“和諧魚”獲“永遠跟黨走·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大型活動”國畫類金獎;
2010年和2012年,應邀參加臺北《影像流彩 筆墨抒情·海峽兩岸文化藝術名家聯展》和第三屆河北文化寶島行暨經濟合作交流周活動。
2012年6月,李禾參加了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的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書畫交流分會成立大會并任首屆理事。
何以李禾作品屢獲殊榮?就造型而言,李禾的和諧魚借用了鯰魚的須、鸚鵡魚的嘴、神仙魚的身,游離于似與不似之間,經數十年工、寫、彩墨的嘗試,筆墨從不笑到微笑,從靜到動,從甜美到蒼茫的變化,形象漸趨成熟老辣、寓意日益深刻豐富。和諧魚除了象征幸福、吉祥、好運之外,還有“好去長江千萬里”的雄心、“水中仙子不染塵”的傲骨,“魚翔淺底知深淺”的明智,“冬者歲之余;夜者晝之余;此乃大道也”的豁達,更有“身在紅塵,神游物外”、無意名利的逍遙與淡泊。和諧魚是創作者藝術旨趣和儒釋道精神境界的意象表達。
從史料來說,《論語》中有“和為貴”,《禮記》中為“大同社會”,《詩經·大雅》中有不少謳歌“天下一統”太平盛世的詩句。縱觀我國歷史,除卻少有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之外,朝代更迭、興衰的戰亂、動蕩時期居多。我國目前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正是中華民族渴望和平、和諧的集體意識的體現。李禾以藝術家的敏感,圍繞世界和平、社會和諧的主題,把握時代脈搏,以魚喻人,傳達我國傳統文化中魚水深情、魚躍龍門、奮發進取、團結合作的正能量,在“共贏、和平、安全、合作”的大環境中,主張差異者之間的共生共存,發出的是當前我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聲和愿望。
就藝術家而言,對于其作品的剛性詮釋都不夠確切和周全,因為他不只是個畫家,還是個活躍深邃的思想者。畫龍點睛的題跋更為其作品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其間奇情俊語非有才情者莫屬。除了和諧魚,花鳥果蔬皆入李禾畫中,題有“你不能拒絕風,但要站住腳跟”的石與竹,“謙讓三分天地寬,矮人一頭又何妨”的蘑菇和冬瓜,“桃花盛時雖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蔥”的青松,“晚節不嫌知己少,香心如為故人留”的秋菊。李禾最近作品尤愛荷花,他用“身在清池笑對天,污泥不染傲人間,搖風碧葉凌波美,帶露嬌花照水妍” 和“雨過復斜陽,荷花滿池塘,清風悠悠起,葉底陣陣香” 映襯荷花的昂揚、潔凈與清香。李禾堅持治印30多年,刻有《盛世丹青》、《守雅》等金石上品,寫了《畫家心語》、《我以我筆寫我心》、《情到真時筆墨精》等心曲、詩文以及《立世德為首》、《楷書教程》、《隸書教程》、《行書教程》、《篆書教程》以及期刊報紙上200萬余字的著作和文章。
李禾曾說,藝術家的價值、藝術家對人文的關懷不僅體現在畫中,還表現在他的作為上。自1999年李禾自覺筆墨以來,他擔任書畫界眾多職務,熱心公益慈善事業,是書畫慈善捐贈活動發起人,充實忙碌的生活得益于李禾在軍旅時期就已養成的作息習慣:每日晨六時起,晚六時收工。一般而言,優秀藝術家的多才多產有賴于他的成長環境、創新領悟力、勤奮,但這樣的一般性概括源自于藝術家個體日日精進、修煉的持續與探索。期望正值藝術盛年的李禾,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書畫作品。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