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雷 露

▲ 2014年“創青春”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閉幕式在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舉行
大學生創業不僅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更是黨政關心的重點。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各級學生聯合會是各高等學校學生會、研究生會和中等學校學生會的聯合組織,由于其成員是各個不同類別的高校,因此,大學生創業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需要什么樣的幫助,學聯會更加清楚。近年來,四川省學生聯合會主動當好黨和政府聯系青年學生的橋梁和紐帶,不斷聯合各方力量,幫助大學生搭建起放飛夢想的舞臺。
兩年一次的“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是目前國內大學生創業創新類最熱門最受關注的競賽。而四川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在全省高校大學生中掀起了創業的熱潮。
今年,為適應大學生創業發展的形勢需要,根據團中央統一安排,團省委和省學聯聯合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科協,在舉辦“挑戰杯”的基礎上,融合創業實踐挑戰賽、公益創業賽,打造出了更具有時代特色的“創青春”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被納入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體系,“創青春”大賽作為四川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重要載體,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組織部也是首次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賽事的主辦方,在全國也是首列。另外,大賽還呈現出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賽事、賽制內容更加新穎,參賽作品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等三個新特點。
同時,省學聯還參與組織了高校畢業生創業大賽,目前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并積極爭取到了240萬元扶持金對大賽的優秀項目進行扶持。因為省學聯在創新創業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完善以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重點的項目征集制度,并與人社、教育、科技、經信、財政等部門密切溝通,推介項目,匯集資源,對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脫穎而出的優勝項目進行幫扶。
今年,在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先后下發的《關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大力促進大學生和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意見》和《關于加大力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意見》的文件精神指引下,省學聯將重點開展“挑戰杯”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校畢業生創業大賽”,拓展發揮大賽的“創業苗圃”功能,推介大賽優勝項目與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等對接,形成“萌芽—選拔—挖掘—孵化—培育”工作鏈條,推動大賽項目向創辦企業轉化和創業園區轉移。并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等部門和高校密切配合,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指導教師業務培訓,大力開展青春創業大講堂、大學生創業成果展(交易會)等活動,營造“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良好氛圍。
“四川已經到了由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過渡的發展階段,轉型才能更好發展。推進轉型發展,必須依靠新的動力源。而這個動力源來從根本上講,就是靠科技、靠創新。”省學聯相關負責人認為,正因如此,今年幫扶創新創業政策比往年更多了,幫扶創新創業力度更大了,幫扶創新創業工作更具體了。
隨著我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氛圍越來越濃,全省創新創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據統計,從2000年第一屆四川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到今年的“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參賽作品數量從73 件增加到842 件,獲獎高校數量從7所增加到現在的48 所。

▲ 相關領導與優秀大學生創業者合影
但從總體數據來看,全世界高校畢業生平均創業率為10%,其中發達國家達到20%,我國僅為1.6%,而四川比全國平均水平還低0.3 個百分點。省學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客觀地講,或許創新創業對于大學生來說,真正一次性成功的機率并不大,因此需要我們更加理性分析、正確看待,不以成敗論得失、不以成果論英雄,更多的是要培養創新意識、激發創業潛能。他呼吁,全社會也要營造氛圍,對創新創業失敗者,要多包容、多理解、多關心,給他們“再來一次”的機會和條件,引導他們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消沉了意志、挫傷了激情。
創新未來,才能引領未來。或許,未來我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們相信,只要這條路上,有不滅的激情,有給力的政策,有貼心的幫扶,大學生創新創業這一“新星之火”必將燃就“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