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黎瓊
摘 要 師范生實習支教,是教師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創新教師培養模式、提高教師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當前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師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本文將從師范生實習的必要性和師范生支教實習機制的建立兩個方面,來討論如何利用上支教實習為平臺,全面提升師范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 師范生 實習支教 教師培養
Take Practice Teaching in Remote and Poor Area as a Platform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JIN Liqio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Sending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to remote and poor area to do teaching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stage during the reforming process of teachers' education.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way to innovate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teachers, as well as raising the quality of future teachers. By doing so, the policy of sending downtown teachers to remote areas to help rural teachers is well practiced. In this essay, the writer will first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sending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to remote and poor area to do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several policies is proposed to guarante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in remote and poor area; teachers' cultivation
近年來,支教實習成為我國諸多高等師范院校在教育實習領域探索的一種新模式。所謂的師范生實習支教,就是派遣高年級師范生前往西部農村地區進行支教實習活動。教育部繼2006年2月26日下發《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的意見》(教人[2006]2號)的基礎上,又于2007年7月5日,頒布了《關于大力推進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的意見》(教師[2007]4號)(以下簡稱《意見》),其中要求師范院校組織高年級師范生到中小學進行教育實習,要求各地將師范生實習支教與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結合起來,積極創造條件,安排師范生到農村學校進行實習支教。
1 師范生支教實習的必要性
1.1 響應國家號召,縮小東西部教育水平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但由于歷史及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原因,西部教育相對落后,特別是西部偏遠的農村,存在著師資嚴重匱乏、教師整體素質較低、辦學條件差、設施設備欠缺、留守兒童多等問題。
大學師范生實習支教對促進我國教育公平、發展落后地區教育、縮小東西部教育水平差距有著重大作用。一方面,支教師范生自身可以將發達地區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帶到教育落后的地方。另一方面,支教隊伍的大量投入,可以頂替上專職教師的位置,讓一部分專業教師有時間交換到教育發達地區進行培訓,轉變教學理念,提升教育技能。
當前,教育投入不足、教師隊伍素質總體不高依然是制約我國教育走向均衡優質發展道路的主要障礙。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育資源配置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師范生支教隊伍的到來可以幫助促進教育公平,縮小東西部教育水平的差距。
1.2 艱苦踏實實習,鍛煉師范生教學技能
原有的師范生教育實習,主要是由學校統一編隊或學生分散進行實習,實習時間短,一般為8周時間。而《意見》中明確指出:“高師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組織高年級師范生,到農村中小學進行不少于一學期的教育實習?!?/p>
首先,從時間上看,一個學期的時間,有利于即將成為人民教師的師范生去完整而全面地熟悉基礎教育現狀,體驗課程設置,了解常規教學工作安排,提高他們對教育及教學的認識,加深對教育問題的理解。
再者,由于當地學校對于實習師范生及其教學內容的重視,以及對師范生實習的大力支持和培養,能夠使得參與支教實習的師范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教學、教研活動和進行班級管理的機會,通過備課、講課、評課及班主任班級管理、社團組織、早晚自修帶領等活動,增強其從教能力,提高師范生的組織和管理能力,為他們今后教師職業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3 體驗農村學校,提升師范生為師素養
讓師范生到偏遠的農村去進行支教實習,能夠增強師范生待人處事及適應環境的能力,更能讓師范生切實了解到中西部地區真實的教育教學情況和現實條件,從而提高其為人從師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
一方面,到農村中小學支教實習,可以使尚未踏出學校的師范生真正與社會接觸,增強他們人際交往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學會怎樣在艱苦環境下生活和做事,增強了他們生存與適應環境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實習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在偏遠的西部農村實習,能夠讓即將踏上教師崗位的師范生們看到我國教育發展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大等諸多問題,明確作為人民教師的職責,強化作為人民教師的責任意識,為其踏實努力從事教師崗位打下夯實的基礎。
2 師范生支教實習機制的建立
2.1 選拔機制
選拔過程中,師范院校應當對師范生的專業技能以及教師素養進行全面的考察。師范院校應當派遣教學技能和專業基礎都相對扎實的師范生。選拔的形式可以有專業技能筆試、心理測試、面試、團訓、模擬課堂等,多種方式有機結合,從而全方位地考察師范生的綜合能力。
2.2 培訓機制
首先,要做好師范生實習支教前的專業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我們要肯定他們的選擇,要支持他們為西部教育事業而付出的努力和貢獻。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告知其當地的艱苦的教學和生活條件、落后的教學資源以及可能產生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其次,要對其教學技能和專業基礎知識進行培訓。師范院校要請專業教師對其進行一系列的課堂教學實際技能培訓;同時,要帶領學生熟悉當地的教學教材,使其能夠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知識的運用,教授課程。當然,還要對師范生如何開展課后活動、業余社團、以及專業講座等技能進行相應的培訓。再者,要培養其團隊合作意識。培養整只師范生支教團隊的隊伍意識就相當重要。通過團隊協作,可以互相幫助,排憂解難,互相幫助,從而更好地提升支教服務水平。
2.3 保障機制
(1)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探索建立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和高師院校服務基礎教育試驗區,促進師生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實踐,在教師培訓、教育教學研究和咨詢等方面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服務。高師院校和實習基地支教可以以愛心義教、互動課程、遠程體驗等多種形式的結對互動形式,扎實建立相互之間的協作培養關系。
(2)配備專業實習導師。師范生支教實習隊伍應當配備專業的實習導師,采取導師帶隊、師生結合、合理配置、成組派遣的方式,組建實習支教小組。專業實習導師能夠加強對實習支教師范生的全程指導和跟蹤管理,特別是在師范生實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教學問題和教學困擾進行及時的指導和解答,對提升師范生支教教學質量、提高師范生專業教學技能等諸多方面起著積極而切實有效的作用。高等院校可以在教師考核、職務聘任和表彰獎勵等方面體現積極的政策導向,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并深入中小學第一線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3)提供學習生活綠色通道。高等院校派遣的實習支教師范生以高年級為主,而高年級學生往往要面臨尋找就業崗位、考研出國升學、畢業論文撰寫等諸多事宜,而長期在外地實習往往會對了解本院校內所發生的事宜和具體的通知產生影響,特別是在招聘期間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開通學習生活綠色通道就變得尤其重要,如雪中送炭般給予在外支教師范生最堅實的保障。
同時,也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應急預案,當參與支教的師范生在當地生病或者遇到安全隱患時,一定要第一時間與當地學校負責人、帶隊教師和學生取得聯系,盡可能地提供一切方便的通道給予保障和支持。
(4)確保經費充足。《意見》中指出,要切實保障師范生實習支教經費。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加大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安排用于師范生實習支教的專項經費。
專項經費應當包括對實習學生的補助經費,也包括對農村中小學校教師的培訓經費。實習學生的專項經費包括學生生活補助、人身保險、基本辦公經費補助、交通補助、補課經費等。對教師培訓經費包括培訓活動經費、培訓資料、住宿及生活補助等。高師院校要加大師范生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保證師范生實習支教經費用到實處。
2.4 反饋和延續機制
實習師范生在實習期間,要定期讓派遣院校和實習基地予以反饋,實行及時匯報、定期匯報。結束支教實習后,要在實習基地和派遣院校認真總結實習經歷并且及時匯報。高等師范院校要推廣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典型經驗,對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個人和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和宣傳。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高等師范院校和實習基地學校也要積累經驗,不斷完善培養模式和服務模式,為師范生開展支教實習、為中小學學生學習知識、為高等師范院校和實習基地的共同建設作出努力。
3 師范生支教實習現狀及展望
師范生實習支教,是教師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創新教師培養模式、提高教師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當前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師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目前,在一些試點學校,實習支教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實踐證明,實習支教既是高校師范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時也是解決貧困地區農村師資短缺的有效途徑。高等學校師范專業學生到農村貧困地區中小學進行支教,是融農村基礎教育師資問題與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于一體的雙贏互惠的改革探索。
實踐證明,以支教實習為平臺,提升師范生綜合能力,是培養師范生的新模式、新途徑。無論是高等師范院校、實習基地學校還是師范生本身,都要牢牢抓住機會,積極創新,不斷突破,將實踐育人落實到實處,為培養新一批90后師范生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褚宏啟.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雙重目標[J].教育研究,2008(6):7-13.
[2] 郭建耀,閆禎.師范生頂崗支教實習的現實意義與存在的問題[J].當代教師教育,2009(2):33-36.
[3]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的意見[Z].教育部,2007.
[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5] 陸有銓.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反思[J].基礎教育,2011(6):21-24.
[6] 潘涌.論開發中國西部的教育發展戰略[J].湖北社會科學,2001(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