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創業是就業的重要途徑,并且可以形成“一人帶動一群人”的就業模式。然而,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本文通過查找制約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原因,分析藝術類畢業生創業的有利條件,提出引導激勵藝術類畢業生創業的對策,以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增強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信心,使更多的畢業生走上自主創業之路。
【關鍵詞】大學畢業生 自主創業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048-02
一 制約大學畢業生創業的主要因素
1.傳統世俗觀念的影響
我國歷史上實行了1300多年科舉制度,“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在人們頭腦中殘存。據我們對部分大學畢業生的調查,對“您在確定理想中的職業時,受外界哪方面的影響最大?”回答是“社會輿論”、“家庭”、“學校”和“地區”的比例依次為40.1%、26.9%、18.5%和14.5%,可見,傳統觀念和社會輿論對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2.缺乏相應的社會環境
目前,我國關于大學生創業方面的政策、法規還不健全,商業環境還不算優化。雖然國家和各省、市也都制定了相應的扶持政策,但貫徹落實情況“參差不齊”,甚至存在“紙上談兵”的現象,許多大學生總感到“辦什么事都很難”,對創業后的經營環境更是“心里沒底”。
3.創業教育普遍不給力
一些發達國家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各個階段都有比較系統的創業教育,而國內只有大學階段才開設就業教育課,有的學校甚至大三、大四才開始進行就業指導教育,且普遍存在內容單調、師資缺乏、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因此,很多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概念和觀念普遍不強,缺乏創業的意識,沒有創業的勇氣。
4.大學生缺乏創業素質
目前,我國的大學突出專業知識教育、欠缺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是不爭的事實。大學生在正常的學業中難以獲得創業知識,缺乏社會經驗和實踐操作能力,部分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往往是“眼高手低”。另外,現在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對他們創業素質的提升相當不利。
5.絕大多數家長不支持子女自主創業
許多家長希望子女通過上大學“跳出龍門”,甚至“光宗耀祖”。他們要求孩子“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大包大攬幫孩子找工作,這嚴重扼殺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念頭。據調查,只有5%左右的學生父母和直系親屬支持子女自主創業。可以說,父母的價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言行舉止嚴重影響著子女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他們的創業選擇。
二 藝術類專業大學畢業生創業的有利條件
1.個性特點有助于創業
藝術類大學生與一般類大學生比較,他們更注重追求個人的價值取向,思想更解放,富有創新精神。由于長期的專業訓練,他們觀察外界環境能力相對細膩、理解問題更全面、捕捉信息更敏捷。許多藝術類大學生在高中或更早就開始獨立在外寄宿進行專業培訓,他們獨立生活能力相對較強,在大學學習期間,藝術教育實踐教學也多于一般專業的教育,不少藝術類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從事各類兼職,與一般類大學生相比他們更“成熟”。
2.創業成本相對較低
藝術類專業方面的創業具有規模小、投資少、風險低、見效快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音樂、美術、設計、廣告、器樂、舞蹈等專業,創辦一個小公司或工作室少則2~3人就可以,經費2~10萬元就能解決問題,這樣的規模和投入絕大多數大學生本人和家庭完全能夠承擔,對失敗的風險同樣能夠承擔和認可。
3.藝術類創業空間廣闊
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和審美情趣的提高,對藝術的需求必然會越來越多,這無疑為藝術類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另外,“望子成龍”“藝多不壓身”的傳統觀念使得許多家長熱衷于送自己的孩子學一至兩門藝術特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創業帶來了機遇。
4.藝術類行業創業適合于專業人員
據有關機構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項目與專業相關比例最高的五大專業依次是:藝術類、工商管理類、電氣信息類、外語類、機械類,藝術類排在最前面。在對大連市15家琴行、裝飾公司、廣告制作、攝影等與藝術類有關的行業進行調查時發現,13家公司的創辦人有藝術專業背景。
三 激勵和引導藝術類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對策
1.強化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第三本護照”,是創業的前提性、基礎性工作。必須改變把創業教育作為“輔助教育”“邊緣教育”的狀況,切實將創業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項基礎性、必修性、系統性的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教學大綱,列入總體教育計劃,將創業教育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使大學生剛走進校門就接受就業創業教育,開始萌生創業的意識,這種創業意識,隨著在校時間的增加和教育的強化不斷增強,在畢業時達到高潮,形成強烈的創業欲望,乃至變成創業的行為。
2.建立創業實踐機制
要加強實踐教學,廣泛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和實訓中心,使基地教學、中心教學成為專業教學的主陣地;要扶持大學生創業社團建設,通過大學生創業社團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創業培訓、創業計劃大賽、創業調研、勤工助學、志愿服務、創業咨詢、創業論壇、跳蚤市場等創業活動,為大學生了解創業知識,積累創業經驗。藝術類設計、裝潢、美術、音樂、服裝等許多專業都可以通過建立工作室、創辦公司等途徑開展項目教學。
3.優化政策扶持機制
要降低創業準入門檻,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領域都應向各類創業主體開放;要放寬資本金限制,允許注冊資金分期到位,允許不動產及無形資產作為注冊資金,對大學畢業生申請個體工商業、合伙企業、獨資企業登記,應不受出資數額限制;要減免相關稅費,對從事個體經營的自我雇傭者,除國家另有規定外,應免于工商登記,同時在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方面也應該制定相應的減免政策;要強化資金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提供融資支持,增加小額貸款擔?;鸬囊幠?,對進駐各級政府創辦的孵化基地的創業大學生,可在一定期限內給予租金補貼或優惠。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用水、用電、用氣、通訊等方面給予優惠價格,創業過程中吸納的就業人員在一定期限內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切實降低創業的商務成本。
4.完善創業服務機制
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起滿足大學生創業的培訓體系,逐步將有創業需求的大學生納入創業培訓;應建立大學生創業的孵化體系,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項目推介、經營咨詢等方面的服務;各級主管部門和各高校應該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使校園創業實訓基地成為大學生走向創業的港灣;政府有關部門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信息發布、政策咨詢、項目評估、業務代辦、資金運作、技能培訓等服務,構建起大學生創業全新的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8〕111號
[2]教育部文件.教育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105/xxgk_120174.html
[3]孫貴斌、付晨夕.藝術類大學生自主創業方法研究[J].成功(教育),2011(9)
[4]王玉苓.藝術類大學生自主創業實證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5]柳世全、高華清.大學生創業問題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1(3)
[6]藍少鷗.藝術類大學生自主創業現狀與對策[J].中國國情國力,2010(4)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