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是我們最為關注的一個方面,他們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心理發展、學習、生活上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重視,當地政府、學校、社會都應多管齊下,確保他們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留守兒童 心理現狀 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194-02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工作,因此留守兒童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留守兒童是指一方或雙方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外出工作或進行其他的活動,而由親屬或自己管理自己的未成年人。全國婦聯在2013年5月10日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已超過6000萬,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一 留守兒童的現狀分析
留守兒童的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國家,也存在留守兒童現象。像亞洲、非洲、拉美、東歐等一些不發達國家,由于經濟的落后,也出現父母為了使生活更好而外出務工或移民,但由于戶籍等的限制,把其子女留在其本地,不能跟隨他們,這部分兒童就是留守兒童。在我國,由于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輸出,越來越多的未成人被留在家中,由其親屬照顧。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增至6102.55萬,發展速度十分迅速,這個總數占全國兒童總數的21.88%,占農村兒童總數的37.7%。
二 留守兒童存在問題現狀的分析
在對多名留守兒童的訪談中,發現一些留守兒童在其成長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學習、人身安全、心理問題、同伴交往、品行、情緒等。
1.學習問題
由于父母外出務工,大部分父母會把孩子留給孩子的祖父母或其他親屬照顧,祖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為孩子輔導課程,而其他親屬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溫飽與安全問題,無心去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由于他們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很多方面還處在關鍵期,且父母不在身邊,在學習心理方面容易出現不想學習的心理,甚至厭學,學習成績一度出現下降等現象。這對他們今后的發展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2.人身安全
由于留守兒童缺乏其父母對其有效的監管,其他監護人也只是照顧其生活方面,他們年齡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弱,易產生安全隱患。安全問題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他們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拉幫結派”,不能明辨是非,容易走上違法犯罪或輕生的道路,傷害自己的人身安全。二是他們易受到不法分子的非法侵害或人身傷害。
如某中學的一名學生,寄養在爺爺奶奶身邊,由于其爺爺奶奶年老,監護能力弱,結果這名學生和同伴一起撬開鄰居家的窗戶,把鄰居家的電視機賣掉換錢。某城鎮的一村上有一名女生,由于長得漂亮,在還沒有成人的情況下遭到了不法分子的欺凌和侮辱,最后自殺身亡。
3.心理問題
根據周宗奎的研究發現,年齡越小的孩子心理問題越發突出,特別是在小學生身上表現得更明顯,男生的表現沒有女生的表現突出。留守兒童的人格、同伴關系、自我意識、情緒都比非留守兒童容易出現問題,他們存在人際關系敏感度、敵意、自卑、家庭安全感方面的問題,有55.5%的兒童會表現出任性、內向、孤獨感、安全感、冷漠感、脾氣暴躁等情緒。
三 結論
針對留守兒童現狀存在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干預措施和方案,同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具有實用性的建議和對策。留守兒童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群體,他們擁有特殊的心理復雜性,因而在干預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父母與子女的聯系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最大的差距就是父母不在身邊,缺少家庭的溫暖和愛。他們的年齡大多處在14周歲以下,是成長中的第二個關鍵期,父母不在他們身邊,他們的成長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身心得不到正常的發展,建議父母親平時多給孩子打電話,或QQ聊天和視頻,多溝通能讓他們感覺到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會一樣地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正常親子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真實地感覺到父母的愛。
2.強化學校及師生之間的聯系
學校,對留守兒童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場所,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學校,校領導應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掌握,對他們的生活、家庭情況、思想方面、學習情況都要進行仔細的詢問和記錄。對他們進行監測,時刻了解他們的最新動態。班主任應承擔留守兒童父母與他們的聯系,承擔起監護人每一階段的基本情況,向他們主動反饋留守兒童在校的表現。同時,班主任可帶領他們多做一些課外活動,讓他們在群體的陪伴下游戲、玩耍,同時,讓孩子們感受到團體的溫暖。讓他們漸漸愛上這個團體,不再感受孤單。作為任課教師,應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狀態,時刻關注他們學習是進步了還是下降了,多鼓勵他們,多給他們學習上的幫助。讓他們感到學校、教師的溫暖,讓他們感到他們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整體。
3.加強社會、社區(村委會)和留守兒童的聯系
社區,也是留守兒童生活的重要場所,社區或村委會又是留守兒童直接接觸的地方,作為社區或村委會的領導,應發揮他們的作用,可以作為當地的志愿人或專業人士,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能,加強監護人與父母之間的聯系,讓他們多給監護人或家長普及親子知識,告訴他們在孩子的成長中,他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他們掌握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了解孩子的最新學習狀況,更新教育觀念,了解子女的身體發育情況,普及基本常識,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社區領導還可以在所在社區內提供一些社會支持,如組織一些活動,讓留守兒童和監護人都參與進來。
四 結束語
青少年,他們正處在人生成長的第二個關鍵期,他們是祖國的希望,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承擔著國家未來的重任,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政府的重視。留守兒童,一個特殊的群體,又面臨著諸多問題,如缺乏父母的關愛、身體發育不良、缺乏安全感、有自卑心理等,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為他們做點什么,讓他們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沒有區別,讓他們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快樂、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周宗奎等.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2]張孝義.社會干預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基于“留守兒童之家”社會干預實驗數據[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