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教學法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定實踐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同于傳統的任務教學法,更強調任務的實踐性和職業性。通過在英語聽力課程中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教學方法,筆者發現該教學方法使教學目標更清晰、教學過程更緊湊、教學手段更多樣、教學內容更實用,教學效果也更顯著。
【關鍵詞】基于工作過程 任務教學法 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084-01
一 理論基礎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是指打破原有的學科教學法,按照職業技能要求,重新安排學時和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職業技能的不斷提高,而不是學科知識的不斷積累,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不是教師講授學生接受,而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討論、實踐、思考得出答案。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任務教學法以特定的職業項目為導向,完成任務的過程并不簡單等同于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真實地了解、參與工作過程,提升其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因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任務教學法符合任務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和實施方法,但是其任務的設置要以職業技能的培養為目標。因而,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認真分析教學目標,設計與工作過程相關的工作任務,將教學目標巧妙地蘊含到任務中。
二 英語聽力課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設置
英語聽力課作為英語語言教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聽和說的能力,不能像其他專業的課程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某種職業技能,但它可以通過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完成一系列的職業導向的實踐任務,使學生能夠在特定的真實情境中使用英語。
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教學法,教學內容設定為12個情境,通過設計某一個主題的職業傾向的實踐任務使學生掌握針對特定情境的口語表達和聽力技能。12個情境的設置基于幾種不同的職業,如面試官、銷售人員、天氣預報員等,每個情境的任務都是完成該職業的實際交際任務。教學目標很明確,學生每上完一節課,就應具備在這個情境下順利進行交際的能力:能提問、能聽懂、能回答。職業情境的創設使課堂更生動、豐富,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學習的主動性更強。
三 英語聽力課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教學的實施
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教學法的教學步驟符合Jane Willis在1996年提出的基本模式,即包括:任務前活動、完成任務活動和語言探究三階段。任務前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通過儲存的背景知識,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大膽想象推測聽力任務,以此降低聽力要求。在完成任務階段,學生通過實踐,從而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并掌握語言。語言探究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探索語言,發展學生的句法、搭配和詞匯意識,使他們的語言知識達到系統化。基于此模式,筆者將聽力教學分為聽前活動、聽力實踐和聽后活動三個階段。
第一,聽前活動:包括聽前口語表達訓練和聽力材料預測。要求學生根據情境主題進行口語練習,以發現學生對于某一情境已經掌握的詞匯和表達方式,以及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通常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可以互相提醒,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利用已經掌握的相關知識,同時對主題有深入的了解,便于聽力活動的開展。在聽力活動開始之前,學生通過圖片等材料預測聽力的內容,從而為他們的聽力理解建立認知基礎,降低任務難度。
第二,聽力實踐:即聽力練習,采用聽力六部法。學生不僅要完成一系列聽力任務,還要對聽力材料進行精細學習,掌握重要表達方式,了解其中的某些發音規律。學生需要歸納總結所聽到的內容。
第三,聽后活動:任務完成之后,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完成任務的情況,指出學生的重大語言錯誤并進行語法練習,使表達更準確、更流利。對每個情境下需要掌握的語言結構進行鞏固練習,讓學生真正“學會”重要的表達方式。
四 英語聽力課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教學的實施效果
在聽力課教學中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可讓教學目標更清晰,教學過程更緊湊,教學手段更多樣化,教學內容更實用,教學效果也更顯著。通過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以及在每一個教學情境中設置與職業相關的實踐性任務,使得原本單一、單調、抽象的教學過程變得靈活、豐富、具體、實用,學生在真實的任務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通過層層練習彌補這些不足。學生在上完一節課后,不僅能說出聽了哪些課程內容,而且具備了在類似的真實情境下進行交流的能力。如果學生在工作過程中遇到類似場景,他們可以自如應對,而不是似乎學過但又不知道應該怎樣開口。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12個情境下實際交流的技能,掌握了學習方法,而且增強了自信,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桂蘭.淺析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J].職業,2012(12)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探討 [J].職教論壇,2010(2)
[3]謝莉萍.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J].中國校外教育,2009(S50)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