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教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本文從理解信息化教育入手,分析了高職數學中信息化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 多媒體教學 數學軟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085-01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融入了信息技術,全民教育、優質教育、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已成為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信息化教育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數學和現實的聯系也就更加緊密了。信息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探究與實踐,將推動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一 信息化教學,數學教師應具有的素質
1.利用充足的網絡資源
近年來,網絡發展迅速。數學教師在備課時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參考書,而應該多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整理更多的有用信息,時時更新教學素材,制作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課件。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辦公軟件的使用
辦公自動化軟件的使用主要有:Word文檔的編輯處理,PPT課件的制作和Excel的使用。Word是目前使用較多的文字處理器,也是功能最強大的文字處理軟件,可以方便自如地在計算機上編輯、修改文章,這種便利是在紙上寫文章所無法比擬的。與手寫教案相比,電子教案具有便于修改、美化,重難點突出,省時省力等諸多優點。PPT是制作教學課件最常用的軟件。PPT制作課件比較方便,易于上手,可將文字資料、圖片、表格、視頻以及Flash動畫嵌入到PPT幻燈片中。PPT課件的應用,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教師也提出了新要求。運用Excel軟件可以方便地建立表格、輸入數據、插進圖畫、生成圖表、統計運算以及打印輸出等。Excel直觀明了,易學易會;既能對表格數據進行運算,又能對數據庫進行運算和操作,數據處理能力很強;不僅有較好的文字處理功能,而且有豐富的圖表處理功能。
3.MathType公式編輯器的使用
數學課程電子教案、試卷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符號、數學表達式和數學公式。所以,編寫數學課程的電子教案和試卷要比其他課程的教案更困難。所以,熟練使用專門的公式編輯器是所有數學教師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4.Matlab、Mathematica、Lingo等常用數學軟件的使用
數學軟件是專門用來進行數學運算、數學規劃、統計運算、工程運算、繪制數學圖形等的軟件。Matlab是主要面對科學計算、可視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設計的高科技計算環境。Mathematica的特點是高精度的運算功能、強大的作圖功能以及邏輯編程功能。Mathematica的基本系統是使用C語言編寫的,能方便地移植到各種計算機系統上,運算速度快,對系統的配置要求較低,操作方便。Lingo是一套專門用于求解最優化問題的軟件包,其功能比較強、計算效果比較好,使用起來簡便,容易學會。Lingo可用于求解線性規劃和二次規劃問題、求解非線性規劃問題,也可以用于一些線性和非線性方程(組)的求解等。
二 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的運行方案
1.多媒體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想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親自參加學習實踐,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對每一章每一節進行教學設計,合理安排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以達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等方面的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對PPT課件進行深加工,要全面表達教學內容,有較好的創意,合理的知識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將數學軟件引入課堂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高等數學的學習過程不僅概念抽象,不易于理解,而且還存在運算量大、運算復雜等問題。數學軟件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運算效率,便于學生對概念的進一步理解。
3.數學實驗課的開展
課堂中的軟件展示時間畢竟有限,許多學生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不能配備計算機去進行練習與提高。通過建立數學實驗室,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學生不僅可以在實驗室上機,課后也有條件進行數學軟件的練習。數學實驗室安裝了大量數學方面的軟件,如Matlab、Mathmatics、Lingo等數學軟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軟件應用水平。
4.開展數學建模活動,參與競賽
數學建模是一種對實際問題進行建模的過程,通過計算機軟件得到合理結果,并接受實際檢驗的過程。這是一種數學思想的表達,是抽象、建立近乎實際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數學手段,既鍛煉了學生所學數學思想和學生信息化水平,又鍛煉了學生協調配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楊超.淺談數學的信息化教學[J].中學課程資源,2012(3)
[2]王凱璇.淺談中學數學的信息化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1(11)
[3]梁齊飛.信息技術與傳統數學教學整合若干認識[J].成功(教育版),2009(9)
[4]王立冬、袁學剛、劉延濤.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若干問題[J].數學教育學報,2008(2)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