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71”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課堂時間、學生組成、學習內容、學生課下自習、學生學習生活方式五個方面分別將每一個方面化成20%、70%、10%。“271”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教學模式 高效課堂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097-01
一 教師的觀念發生了徹底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徹底地改變,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以往,課堂上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渾渾噩噩地聽,教師把學生當成容器,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識都灌進這個容器里,結果,教師講累了,學生聽暈了,知識灌進去了多少,不得而知。“271”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的“填鴨式”教學變成了探究性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使教師的我要教變為我來組織、我來引導、我來點撥,使學生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樂學,教師不再是死教書、教死書,學生不再是死記硬背的學死知識。如以前的識字教學,都是我一筆一畫的教,怎么讀、怎么寫、什么結構、什么偏旁等,然后拿著木條,逼著學生會寫。現在不一樣了,我只是說:“看誰用什么方法能記住這些字?”很快,學生會發現很多識字的方法,很快便記住這些字,而且還想出了一些老師意想不到的方法,教學效果良好。
二 “271”課堂教學模式的“高效”體現
第一,學生的學習效率高。學生通過預習,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然后通過探究、討論、爭論,最后得出結論。這樣,既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精神,又學到了自己想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學會學習、高效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第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自學力、思維力、生成力、表達力,尤其是創造能力。“271”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將70%的時間留給學生活動,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身體動起來,然后通過思考,讓學生心動起來,最終達到神動,有所領悟,有所收獲,有所創新。
第三,實現了學生的解放、教師的解放、學校的解放。以往,學生學業負擔過重,而這些負擔都是一些簡單重復的課業,學生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反復機械地抄寫生字、課文等,沒有一點鉆研和探究,老師也擔心學生學不會,不得不布置一些重復性的作業,致使教室成了學生學習的“牢籠”,學校成了師生完成課業的“工廠”。“271”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這一現狀,完成了教育的解放,教師不再是生產零件的“機器”,而是成為了開發學生智力的能手,學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創新的能源,教室、學校則成了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因此,“271”課堂教學模式的結論是:教育即解放,教師即開發,學生即創造,教室即成長。
第四,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達到共同促進、共同提高。“271”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好學生的一切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學生,使差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受其影響而有所提高。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提出各種問題,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這就要求教師思維敏捷、不斷思考,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及時引導,恰當點撥。這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成長和提高的過程。
教師針對各小組提出的問題迅速進行組織整理并結合自己已準備好的新授課的教學設計,對學生提出的疑點和相關的新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分析、講解,此間盡可能地讓學生回答,教師盡量減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內容的陳述,并及時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充分利用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位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課堂因互動而精彩。
總之,我認為,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會有什么樣的課堂,有什么樣的課堂就會有什么樣的教育,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有什么樣的國家和民眾。“271高效課堂模式”實現了三大轉變:教師角色的改變,“師長”變“學長”,把學生推到前臺,自己退到后臺,讓學生自己跑;學生角色的改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開放、自主、安全的課堂,讓學生的主動發展成為現實,擺脫了被動接受的局面;教室功能的改變,“教室”變“學室”,“講堂”變成學生自由發展的“天堂”,教室成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參考文獻
[1]盧秀芳.關于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7)
[2]馬娟.高效課堂教學,教師執著追求和夢想[J].文教資料,2010(36)
[3]呂改成.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1(11)
[4]張美華、徐春河、葛平蘭.淺析小學德育課程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0(5)
[5]李仲瑩.小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的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3)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