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是學生了解化學領域的啟蒙階段。新課標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中心,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從而為今后的化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實驗教學有一個新的認識。本文主要就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強實驗教學進行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123-02
眾所周知,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新課改反復強調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簡單地傳授知識,還需要將學習方法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新的化學課程標準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需要出發,發揮學科的自身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技能的過程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所有的教學任務都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并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首位,促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整體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 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課標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如果想要完美地完成新課標制定的各項任務,就需要明確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只有提高了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效果才能夠提高化學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才能夠幫助學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化學實驗這樣的體驗式教學,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會主動地學習一些重點和難點,學生通過實驗還能間接地知道自己在哪個方面有欠缺。縱觀初中化學課本,細心的教學者就會發現課本的很多化學概念以及化學規律都是從現實生活的案例中抽取出來的,所以學生需要對這些化學現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才能夠協助他們更好地學習相關的化學知識。
2.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一般來說,實驗教學可以比講授式教學更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在學科知識的探索上建立一定的自信。首先,化學實驗就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最好的教學手段。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中可以掌握各項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果只是教師簡單地講解,不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就不能熟練地掌握相關的技能。只有通過實驗教學,學生才能夠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培養相關的實驗能力。其次,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由于實驗觀察一般都需要學生集中精力去發現一些細微的問題,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學環境中就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還能夠在實驗教學的實驗設計和結果的分析中培養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化學實驗課能夠給學生提供最優良的化學實驗環境,學生能夠將化學實驗中學習到的知識和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學生就可以在反復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合作技能和溝通能力
新課程教學理念明確指出,教師的教學不能只面對少數學生,而是需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論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不好的,都需要將這些實際情況考慮進去,只有這樣,所有的學生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以實驗教學為主導,學生能夠在實驗中發揮每個人的優點,大家能夠分工合作,只有大家配合才能將一個實驗完成,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無法將實驗完成的。所以,化學實驗能夠為學生的合作技能和溝通能力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4.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由于化學是一門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學生可以在化學的學習中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種化學現象。化學實驗探究是通過化學實驗探究活動去學習化學的,化學實驗教學將實驗過程放在中心,還將實驗的結果應用到生活中。化學實驗還重視體驗、重視所有學生的參與,把學生放在這樣的一個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能夠為化學實驗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給學生提供精心選擇和比較簡單的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可以在實驗中反復琢磨這些有生活趣味的感性知識。化學實驗還能夠清楚直觀地將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解釋出來,化學的這些特點讓學生在實驗前就有一定的好奇心,學生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便能夠在實驗教學時集中精力。學生在教師一步步的引導下,能夠激發自己動手去實驗的愿望,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一些難題解決。
二 新課標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新路徑
1.減少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傳統的演示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很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總是被動地參與教學,所以在今后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就需要改變這種狀態。新課標倡導探究性的實驗教學,“所謂的探究性化學實驗教學就是以實驗為基礎,把實驗作為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要求課堂教學盡可能用實驗來展開,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實驗能動性,使學生親自參與實驗,引導學生根據實驗事實或實驗史實,運用實驗方法論來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變化規律。”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實驗教學中就必須將學生視為主體,讓學生在整個實驗教學中都能意識到自己被尊重,他們就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勇敢地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提出來。學生能夠在這樣的過程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解決遇到的問題。當現實生活和自己學習思維重疊的時候,學生就能夠感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促使學生進一步學習。
2.引入多媒體技術教學,培養學生的感性意識
雖然在編寫初中化學教學教材的時候,編寫者有意將一些存在危險性的實驗盡量排除,但如果學生在實驗中不能夠特別小心,化學實驗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污染性。高科技的引入,便能夠避免這些問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或者在實驗之前給學生看一些實驗出現的問題的視頻,就能夠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比單純的講授發揮的作用更大,多媒體的引入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多次觀察一些可重復性差、耗費時間長且不適合在課堂上進行的實驗。如初中化學的氫氣、一氧化碳和甲烷氣體的爆炸實驗,由于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一般在教學中,教師是不會親自做實驗的,這時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通過多媒體演示整個實驗過程,學生也不是單純地看著書本上的那幾條規律,而是對氫氣、一氧化碳和甲烷氣體這些物質的特性有了更直觀、形象的認識。師生通過間接地體驗實驗,提高了這堂課的教學效果。模擬化學實驗同樣能夠給學生非常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實驗真實感,而且還節省了一大批實驗資源。
3.課堂實驗教學和課外活動完美結合,因材施教
在課堂外,教師可以組織成立化學興趣小組,為對化學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探索平臺,由于每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不一樣,教師可以有計劃地組織一些活動,這樣才能夠將課堂實驗教學和課外活動完美結合。教師在課外活動中可以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如針對學校附近的河流污染問題,引導學生找到污染源,并鼓勵大家去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由于興趣小組的學生是因為對某個問題感興趣才聚集在一起的,教師可以充分地認識學生的特點,引導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興趣小組來承擔一定的任務,而不能讓興趣小組名不副實。
長期以來,在化學教學中,實驗往往只是一種形式,淪為知識灌輸的附庸或失去了它應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新課程標準理念引領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一定要有所變化,使學生由被動、機械地操作變為主動、探究地實驗,以活躍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潛能,真正做到使學生成為實驗教學的主體。
參考文獻
[1]車志玲.新課標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2(20)
[2]高建軍.淺論新課標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3(8):17
[3]任貴友.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做法[J].考試周刊,2011(10):18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