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教學一直是理科中的重點學科,由于物理學科自身的特性導致物理學習難免會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對物理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進,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運用人文精神和教學培養的相關理論,來分析如何在物理教學中采用人文精神的原則和方針來增強完善物理教學。
【關鍵詞】人文精神 物理教學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132-01
一 前言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的學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都涉及一些物理知識,熟練地運用物理知識可以有效地保護自身。因此,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能使學生快速學到相關的知識已成了物理教學中的重點,而在運用中如何利用物理知識成為了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由于物理學科自身的特性導致物理學習難免枯燥無味,這時就需要對物理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進行轉變逐步滲透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目前,采用人文精神的方式逐步將傳統的物理教學向新型物理教學轉變完善和延伸,這也是物理教學的必然趨勢之一。因此本文轉換思路從以下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是分析人文精神的內涵和最基本內容;其次是分析傳統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最后是分析如何將人文精神加入到物理教學中的培養。
二 人文精神的內涵和基本內容
1.人文精神概論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
2.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
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人本觀念,也就是要以人為核心,關注人的變化,重視人的價值,關注以人為本的理念。(2)個人觀念,也就是要以人的權利為核心,人的自由權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也就是要突出人的自由性,而不是對人采用壓制捆綁的方式對其進行束縛。(3)自由觀念,也就是要發揮人自由的天性,對人的精神領域的關注,不要對人進行身體或心靈的束縛,不要扼殺人的創造性和天性。從以上對人文精神的相關理論的分析中,能夠發現,人文精神主要突出對人自由天性的教育和引導,保證人天性的發揮。因而在現代的物理教學中,要注重運用人文精神來引導學生。
三 傳統物理教學的弊端分析
1.教學模式陳舊
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中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的教學方式還是采用填塞式的教授方式,這樣會導致學生對于物理學習處于被動,由于物理學科自身的特性會導致物理教學枯燥無味,使物理教學有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只是有一個輪廓而對于物理的概念卻沒有確切掌握;物理教學授課方式陳舊,這種授課方式對于基本知識的學習或者常識的學習是有必要的,但對于物理學習來說,它作為需要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學科一味地聽講是不會取得任何的效果的,雖然對基本原理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毫無用處,正因如此阻礙了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教學內容陳舊
一般的物理教學課程都采用標準版本的全國統一教材,這樣的教材很難或者在短時間內很難更新,這樣會將物理知識固定化而導致沒有與實際應用接軌,在內容上沒有進行定時的更新和必要的修訂,導致物理教學浮于表面。
四 物理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培養
1.轉變觀念
要想突出人本精神在物理教學培養中的作用,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一些疑問,來增強學生對于物理領域未知知識的好奇心,同時還要增強學生在物理教學中的動手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
2.培養方式的更新
在物理教學中采用互動的培養方式,而不是單一的填塞式教學,在課堂上要采用互動的方式增強對于物理知識的探討和深入研究,打破傳統的模式,打破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3.釋放學生的天性
物理學科沒有統一標準的答案,任何想法或者任何研究都會促進物理的學習,因此在學生提出一些疑問時不可以打壓而應該討論;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和培養人文精神才能逐步完善物理教學。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