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首要任務,在初中物理教學新課標中,明確地提出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階段是形成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學生通過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夠培養其觀察思維和想象力,間接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本文主要是通過分析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通過一些實際教學案例,分析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創新人才 創新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134-02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社會不僅僅需要理論知識廣博深厚的人才,而且還需要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這樣的人才能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相關的數據和理論知識證明學生形成這種能力的時期是中學階段的教育,科學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生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通過創新思維,人們就可以間接地認識各種事物。學生如果能在中學階段激發其創造性思維,那么就能夠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或者是生活中獲得更大的幫助,也可以為學生其他的能力培養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一 創新能力培養相關含義界定
創造性思維是指認識主體在強烈的創新意識下,以頭腦中已有的信息為材料,通過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借助想象與聯想、直覺與靈感等,以漸進性或突發性形式對頭腦中現有知識和信息進行新的加工和組合,從而產生新觀點、新設想的過程。而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使學生在系統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發展其創新能力。創新教育追求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激發和培養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啟發學生創新性地學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而不是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消極地記憶知識。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是新課改教學中首要的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迎合了當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個主旋律。
二 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和必要性
1.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理科,主要是以實驗為主,就是說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教學是以實驗教學為依托。學生在有效的物理實驗教學中能夠熟練各種實驗技能,還能在實驗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對待學術嚴謹的態度,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構建起物理知識體系。新課改中明確地提出了學校的教育需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實驗教學恰好就能將這些特點反映出來,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實驗教學,這樣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符合處在中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
2.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第一,社會的高速發展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隨著人類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越來越被重視,這是因為創新是這個時代最根本的特征。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推動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對于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來說,哪個國家可以最大限度地發現更多的潛在的人才、并采取合理的方式發展、在遇到問題時又能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持,那么這個國家就能夠培養出大量的創新人才,國家就能夠擁有大量的創新型人才資源,就具備了發展知識經濟的巨大潛力,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獨占鰲頭。現在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更需要培養創新人才,而且還需要根據本國的特色去發展國家的科學技術能力,這更加地要求國家培養創新人才。
第二,教育改革要求在初中階段培養創新能力。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教育對學生后期的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對處于基礎教育的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因為在基礎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縱觀各國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階段,可以發現,每個國家都將基礎階段視為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美國在知道蘇聯衛星上天之后,意識到本國在基礎教育上面投入的力量不夠,所以趕緊制定相關的策略,加強基礎教育的教學。所有的這些事實都進一步地說明了不論任何領域,任何一種創新形式都是和基礎教育密不可分的。在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的學科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脫離了具體的學科知識來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是空想,不切實際的理論。
第三,轉變教師教育觀念需要在學科教學中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關鍵的問題是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讓教師意識到教育不是為了簡單地獲得知識,教學也不僅僅是灌輸式的教育,而是需要讓教師認識到教學只是學生的一個發展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要培養未來學習的能力。教師的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暫時性的傳輸知識的工具,而需要幫助學生發展認知能力。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以往的封閉式的教學將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學生若能積極參與到學習的每個階段,學生的創造性就會越來越被人重視,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將被中斷,教師也失去了以往教育中的權威地位。這時以往的師生關系已不適應當代的教學,教師需要借助學生的積極參與并且以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應該能幫助學生在自學的道路上迅速前進,教會學生怎樣使用大量的信息,教師更多的是一個向導和顧問,而不是機械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在創新教育體系中,師生關系將會進一步朝著“教學相長”的方向轉化和深化。
三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具體方案
1.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才能夠讓物理實驗教學的優點發揮到極致,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一個外因,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主要起協助作用。由于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還是不成熟的個體,教師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動手能力,這些都能間接地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思維。如初中學生在學習重力的方向時,容易片面地認識重力是垂直向下,所以在表示不同情況時的重力方向時就簡單地畫成垂直向下,而容易出現多個誤區。再如和垂直于斜面向下,這時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魅力,來指導學生。
2.及時地改進一些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實驗
教師需要及時地改進一些書本上面已經過時的實驗,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將改進后的實驗與課本上的方法對照比較,分析優劣,體會實驗創新的實用性,并引導學生思考是否還有其他的改進方案。教師還可以在課下指導學生對一些物理實驗進行改進,成功地創新演示實驗,有利于克服學生的思維定勢,開拓學生思維,激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提出富有新意、與眾不同的實驗方案,以此激勵學生的創造意識。
3.在教學中可以引入開放實驗題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所謂的開放型習題就是結構性不完整的習題,通常會有多種路徑去實現最終的實驗目的,這主要是因為開放性的試題是和結構性完整性實驗題是不一樣的,結構完整的實驗題有“固定的條件”和“固定的答案”,但是開放性的實驗室不存在單一的方式。開放型的實驗沒有固定的實驗器材,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通過另類的思考去完成該問題。一般來說,學生在完成開放型實驗題時,不同的學生會采用不一樣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擁有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幫助學生開拓思路,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進一步發展。比如如何測物質的密度?學生可以采用不一樣的方法,不僅僅是書本上單一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就能夠培養學生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得到與眾不同的思維成果。
參考文獻
[1]陳安俊.物理學科創新思維素質的培養[J].物理教學探討,2005(11):32~36
[2]黎堅.在習題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J].教學月刊,2004(5):13~14
[3]黃標.試論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3(3):33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