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教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是推動現代化教學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也是信息化時代進程不斷深入的必然表現。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除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還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的應用實際和效果進行深入探討,旨在給更多需要的同仁以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 整合信息技術 應用 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147-02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為了推動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也已大量應用信息技術。之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是因為生物學科有很多知識點是無法用語言去描述的,但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教師能夠將課文內容的知識點以直觀的、可視的形態表現出來,使課文知識點更具立體性和真實性,有助于學生更快地理解生物知識點,提高教學效率。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概況,筆者現就自身經驗探討高中生物教學中整合信息的應用效果。
一 高中生物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措施
1.尋找合適的切入點
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雖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并非所有的知識點都需要應用到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應用的最主要前提是能夠使學生更快、更加深入地了解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學習的知識點。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時,生物教學必須要懂得尋找合適的切入點。比如高中生物教學諸多難點中的細胞分裂問題。細胞分裂知識可以說是學生后來學習生物遺傳、生物變異以及染色體變化等重點知識的基礎。若學生無法很好地掌握細胞分裂知識,那么在學習這些細胞分裂為前提的知識點時將會困難重重。但由于細胞分裂比較難以理解,所以若教師能在學習這一章節知識時引入信息技術,如利用計算機將細胞分裂和組合的動畫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細胞分裂的過程,在腦海中有細胞分裂過程的印象,那么將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提高教學效率。
2.調動學生感官,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高中生物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內容具有的豐富性、知識全面性以及直觀性的特點讓學生能夠在閱覽圖片或者觀看動畫和視頻過程中領略到更多震撼性的感官感受,從而在深切的感受之后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整合高中生物和信息技術,生物教師應該通過為學生安排更多動畫視頻觀看、實驗操作等活動誘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生物教學課堂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和意志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發散性和逆向性思維的培養。如在學習環境污染危害的課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環境污染紀錄片、讓學生自行在網上搜索關于環境污染的圖片以及組織學生到環境污染嚴重地方實地考察(有條件的情況下)等方式,讓學生在這種視覺、觸覺乃至嗅覺等感受中深刻感知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他們的責任感。
3.借助信息技術創設虛擬場景,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領悟力
生物學科的很多內容都是與現實生活有關的,但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知識學生都不能或沒有機會通過開展實踐的方式去理解,如企業排污帶來的河流污染,如能夠組織學生實地觀看會更加有效果,但這種活動畢竟有限且危險。所以,若能夠借助信息技術的虛擬技術將這些場景通過虛擬構建出來,并讓學生進入其中進行學習和感受,那么將能夠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虛擬構建學習情境的方式除了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性、活躍教學課堂之外,還能夠積累經驗和增強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力。如在學習遺傳規律內容時,教師可利用信息基礎將遺傳規律演示給學生看,并在演示當中為學生解疑答惑,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二 高中生物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
1.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應用主要是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這些信息技術能夠將生物課程內容以非常直觀、非常立體以及非常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對于長期處在傳統學習模式下的學生來說,這種方式無疑是激動人心,有極大吸引力的。如在學習細胞分裂、遺傳規律、種群和群落以及環境污染等知識都可以通過圖片、動畫或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傳達,讓課文中那些小黑字變成生動形象的圖片和影像,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如同親眼所見、親身感受,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愿意跟隨教師引導去探索生物知識、去了解未知世界的美好與刺激。
2.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學效率
生物學科主要是對生物、自然以及人體知識進行探索,屬于一門比較難以理解的學科。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生物學科學習難度較大,找不到入門的方法,有些學生甚至拼命死記也無法提高學習成績。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與學生對生物學科相關知識概念無法理解或者理解不夠正確、深入有關。所以,當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時,除了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探索性之外,還能夠有助于學生在更短時間內更加正確和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識,為更好地學習生物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物學科知識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學效率。
3.增強高中生物學科的復習效果
任何一門學科知識的學習都包括知識的復習,知識復習是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在高中生物復習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加以輔助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有針對性、有重點的復習資料,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知識面。且信息技術還能夠對復習資料進行篩選和整合,整理出最適合不同階段、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復習資料,既能夠減少學生復習資料總量,又能夠取得更好的復習效果。而在復習過程中,教師除了可以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篩選更加針對性的復習資料供學生復習之外,還可以讓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自行在網絡上尋找更具挑戰性的資料進行復習,如此也就能夠同時照顧到不同學習能力等級的學生,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4.促進高中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提升
學習生物科學除了要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之外,很大一個目的還在于提升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所謂的生物科學素養,可以說是一種價值觀。是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后產生的類似愛護大自然、理解人類遺傳、種群以及生老病死的一種情感態度。學習生物學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到生活環境的重要性,破壞環境的可恥性,以及學會保護自身環境的重要性。在此過程中逐漸增強責任感,避免做出對大自然和社會有害的事情,并積極主動地為大自然和人類更好發展而努力,推動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在人們的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除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之外,還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科知識,提高學習生物學科的有效性。并使學生在不斷的深入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生物科學素養,為保護大自然環境和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最大的努力,真正實現開設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梁微.高考生物復習教學有效模式探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151~153
[2]孫景春.淺談生物教學中的多媒體應用[J].科技資訊,2010(20)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