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導入新課、突破重難點、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等有著自身獨自的特點。因此,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能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變抽象為具體,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師生互動與情感交流。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課堂質量 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151-01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現代化教學手段進入課堂,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利用直觀形象、色彩鮮明、圖文并茂、動靜皆宜、生動逼真的電教媒體,可將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計算、抽象的幾何知識等展示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思維、培養能力,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把樂學落到實處。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和使用,為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真正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一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需要,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生機,使學生學得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創新性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而教師則是以合作者、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地交流,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探求過程之中,特別是在教學活動中碰到疑難問題時,師生共同利用網絡工具尋求解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更多地考慮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合理利用時間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 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靠粉筆、黑板、掛圖或模型,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不感興趣;而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變抽象為直觀,化虛為實,讓學生學習起來興趣濃厚。
學習不是讓學生被動地去接受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探求并將知識內化,形成一種新的理念。無論是多媒體信息技術還是學科知識,都需要給學生創造一定的環境,促進其自主探究和創造的能力。
三 有利于幫助學生獲取技能和經驗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思考,并積極主動地參與,是現代社會對學校培養人才的要求。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提出思考與討論的問題,學生有針對性進行閱讀、思考、討論,并做出回答,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課程改革的重點,強調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將是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據。
四 有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量
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能減輕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的重復勞動,提供豐富的教學參考,實現教學成果、學習成果的數字化共享,培養青年教師少走彎路,盡快適應新課改的教學需要。遠程教育網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大量的計算機輔助測試軟件的出現,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熟練所學的知識,決定下一步的學習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教學。
五 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計算機使用技能
現代化教學手段不但使課堂教學的形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且對教育的主導者——教師的要求也更高。課堂教學課件應是由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采用集體創作的高技術多媒體模塊,結合自身特長和經驗,編輯出可隨時修改的課堂教學課件。因而,教學課件要從多方位的視覺和聽覺,以及心理功能進行設計和開發,并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環節選擇最合適的媒體。
實踐證明,經常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用于課堂教學的教師,他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總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就要求教師有相當的計算機使用技能。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教師,應該積極地推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用于教學課堂。
綜上所述,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充分利用形、聲、色、動、靜的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并茂的視聽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發揮更大的主動作用,樂于接受新知識,老師的角色也隨之真正變為啟發性的教育。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恰當地利用多媒體,才能取得最佳的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龔尚福.多媒體技術及應用[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2]林崇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解月光、王晶、徐惠.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