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3~6歲幼兒來說,概括能力的發展極為重要,這是幼兒智力發展的具體體現。本研究通過分析研究將幼兒的概括能力分為直觀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和初步本質抽象水平三個發展階段。通過探討3~6歲幼兒的抽象概括能力的發展,分析了幼兒在分類實驗中體現出來的概括能力處于不同發展水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提高幼兒概括能力發展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幼兒 分類 概括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165-01
一 3~6歲幼兒的概括能力
人的概括能力的發展一般是從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對于3~6歲的幼兒的幼兒來說,其智力可以分為概括力、理解力、判斷力和想象力。對于概括力的發展,可以理解為思維的核心,具體指的是在思想上根據抽象出來的事物的本質特征,然后將同樣的事物綜合在一起的思維過程。概括性強的語言能夠更加清楚、明確、形象地表達出人對各種事物、觀點和印象的表達。這對于早期發展中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認知思維方面的特點也決定了形象化的語言對幼兒們語言發展所產生深遠的影響。
3~6歲幼兒的概括能力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有了很快的發展,但在總體上看,幼兒逐漸從對事物外部感性特點的概括轉移到對本質屬性的概括。具體而言,幼兒概括水平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直觀形象水平。他們雖然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但所能概括的通常是僅限于事物的直觀性、形象性特征或屬性。(2)形象抽象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概括能力正處在從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過渡的狀態,其概括主要屬于形象抽象的概括水平。(3)初步本質抽象水平。再大一些幼兒的概括開始以本質抽象概括為主。隨著學習和智力的提升,幼兒漸漸地能夠對事物的一些本質和事物的聯系進行概括,但也僅限于初步的概括,由于其知識水平有限,幼兒缺乏相關經驗,所以對具體的事物的高度概括還很難。
二 分類實驗研究
國內外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分類實驗的研究來具體分析幼兒的概括能力。具體的實驗一般有:實物、圖片的分類排除實驗,這是要求孩子給不同的實物、圖片以不同的顏色讓其區分,以考察幼兒能否區分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特點。還有幾何圖形的分類和從一堆實物圖片中讓幼兒找出不同的物體等。
這些實驗、研究大多是使用一些兒童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事物,并分析了兒童在分類過程中所處的不同水平。實驗中除了用實物分類進行分析,還通過不同維度的幾何圖形讓幼兒進行分類,讓幼兒從相似的圖形中找出本質的區別進而歸類,這是概括能力的體現。而通過實驗也可以同樣分析得到,對于不同性質的材料來說,幼兒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概括能力。
從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一般來說,幼兒對于幾何圖形進行分類較為容易,而對于不同類別的圖形的區分較難。這是因為幾何圖形一般看起來比較直觀,所具有的特征顯而易見,都是根據外表特征進行分類的。因為幼兒的形象思維占據優勢,容易從表面現象進行概括是相符合的,如果幼兒的知識經驗水平受限,則只能看出表面特征,幼兒對于不同類別的圖片就顯得很難區分。
究其原因,可以分為幾個方面。(1)一般不同的教育條件會對兒童概括能力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不同的教育條件對兒童的抽象概括能力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特別是當要求兒童概括知識性較強的材料時,這種影響就顯得更大。對于接受較好教育的兒童明顯表現出較為優秀的概括能力。(2)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表現出不同的對事物的概括能力,對于年紀稍大的孩子會表現出更好的概括能力,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接受更多的事物,知識和閱歷經驗都有明顯地增加,所以有更好的分析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
三 如何培養幼兒的概括能力
歸納總結能力能夠有助于學生養成分析問題的好習慣,并從中找到、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獨立解決問題的效果。而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可以體現在幼兒平時生活和學習的小事兒中,比如讓幼兒復述故事等。所以,作為父母,可以在平時的學習、閱讀和生活中加強對幼兒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1)提高幼兒對學習生活的興趣,通過教幼兒繪畫、聽歌等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其在學習中提高概括能力;(2)通過教幼兒閱讀,閱讀和思考是學習進而提高幼兒概括能力的最好辦法;(3)需要一定的正確引導,讓幼兒堅持學習,并且家長要用一定的方法去引導幼兒學習,培養其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 總結
本文主要通過分類實驗研究對3~6歲幼兒的概括能力進行分析,將幼兒的概括能力水平分為三個階段,并解析了不同幼兒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概括能力水平的原因,提出了需要通過家長引導幼兒通過閱讀等方式培養他們的概括思維。
參考文獻
[1]呂靜.3~6歲幼兒在分類實驗中概括能力的發展[J].心理學報,1987(1):1~9
[2]戴斌榮.兒童分類能力發展研究綜述[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1):124~129
[3]鄭金香.幼兒辨別的認知復雜性發展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6
〔責任編輯:李錦雯〕